•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姜女石:秦行宫遗址发掘报告 下册

100 1.5折 680 八品

仅1件

天津宁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玉冰、杨荣昌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12

上书时间2022-07-28

新祎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华玉冰、杨荣昌 著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30477
  • 定价 6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姜女石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并经过大面积系统发掘的秦代大型建筑遗址群之一,是秦统一大帝国的象征与见证,同时又是一项将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古代人类工程。它的发现对秦代考古、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均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目录】

前言
一遗址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遗址范围
(二)自然环境及保存现状
(三)历史沿革及周围景观
二工作历程
(一)了解遗址整体面貌
(二)确定单体遗址的范围及性质
(三)对重要遗址进行保护展示
(四)编写报告

第一章石碑地遗址
第一节遗址分期
一工作概况
(一)遗址测绘
(二)统一布方
(三)全面勘探
(四)系统发掘
二遗址分期与年代
(一)层位堆积及其成因
(二)遗址分期与建筑年代

第二节秦代遗存
一概况
(一)建筑布局与分区
(二)建筑构件综述
(三)瓦件戳印
二第Ⅰ区建筑遗存
(一)第l组建筑遗存
(二)第2组建筑遗存
(三)第3组建筑遗存
三第Ⅱ区建筑遗存
(一)第1组建筑遗存
(二)第2组建筑遗存
(三)第3~5组建筑遗存
四第Ⅲ区建筑遗存
(一)第l组建筑遗存
(二)第2组建筑遗存
(三)第3组建筑遗存
五其他区域建筑遗存
(一)第Ⅳ区建筑遗存
(二)第V区建筑遗存
(三)第Ⅵ区建筑遗存
(四)第Ⅶ区建筑遗存
(五)第Ⅷ区建筑遗存
(六)第Ⅸ区建筑遗存
(七)第X区建筑遗存
六小结
(一)缜密的规划与设计
(二)规范且成熟的建筑技术
(三)富有特色的建筑材料

第三节汉代遗存
一建筑遗存
(一)第Ⅰ区建筑遗存
(二)第Ⅱ区建筑遗存
(三)遗物
二窑址
(一)形制与结构
(二)窑内堆积
三小结

第二章止锚湾遗址
第一节遗址概况
一分布范围
二遗址概况

第二节遗物
一秦代遗物
(一)建筑构件
(二)日用陶器
(三)铁器
二汉代遗物
(一)板瓦
(二)筒瓦
(三)瓦当
第三节小结

第三章黑山头遗址
第一节建筑遗存
一建筑单元划分
二第1组建筑
(一)1号建筑(J1)
(二)2号建筑(J2)
(三)1号院落(Y1)
(四)14号院落(Y14)
(五)廊道(L1)
三第2组建筑
(一)东区
(二)通道(L3)
(三)西区
三第3组建筑

第二节遗物
一板瓦
二筒瓦
三瓦当
四空心砖踏步
五井圈
六排水管
七铺地砖
八戳印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瓦子地遗址
第一节工作简况
第二节建筑遗存
一遗迹
二遗物
(一)建筑构件
(二)日用陶器

第三节窑址
一遗迹
(一)地层堆积
(二)形制与结构
二遗物

第四节小结
一关于建筑址
二关于窑址

第五章周家南山遗址
第一节遗址内涵
一工作简况
二遗址内涵
(一)地层堆积
(二)遗址分期

第二节秦代遗存
一遗迹
二遗物
三戳印
四小结

第三节汉代遗存
一遗迹
(一)夯土基础
(二)灰沟
(三)墙基
二遗物
(一)建筑构件
(二)日用陶器
(三)生产工具
三小结

第六章大金丝屯遗址
第一节工作简况
第二节遗迹
一第Ⅰ组窑址
二第Ⅱ组窑址
三第Ⅲ组窑址
四第Ⅳ组窑址

第三节遗物
一建筑构件
二日用陶器
三生产工具

第四节戳印
一板瓦戳印
二筒瓦及瓦当戳印

第五节小结
一关于遗址的范围、年代及功能
二关于窑址的构造

结语
一秦代遗存
二汉代遗存

附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