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 作品保真 品相如图

1200 八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李滨声

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笺纸

装裱形式镜框

尺寸68 × 45 cm

上书时间2019-11-07

兄弟书坊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男,汉族,1925年出生于哈尔滨,原籍辽宁本溪。擅长漫画、戏曲人物画。曾用名李洛非,笔名梨园客。

1949年,他就参与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工作;1952年,27岁的他为配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京召开,设计并雕塑完成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和平鸽";同年,他成为《北京日报》的第一批美术记者,开始探索提倡社会道德的人民内部讽刺画,自此享誉漫画界数十载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李滨声

别名
李洛非 梨园客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5

职业
漫画家

毕业院校
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科

代表作品
《喧宾夺主》、《三星铅笔》

职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目录
1人物经历
2个人生活
3主要作品
4社会职务
5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李滨声
李滨声
自幼寄居沈阳外祖家中,外祖父翁恩裕民国初年是国会议员,后来回原籍,当时街邻多为知识界人,少有接触劳动人民机会,因此对于人生观的形成从根本上缺乏积极条件。

少年时代从师学画。年届学龄值"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华造成治安混乱,外祖父在家中设私塾,组织亲友儿孙共7人同窗开蒙,念《三字经》、《百家姓》。四年后以同等的学历插班到沈阳(当时已改称奉天)市第五小学高小一年级就读。小学毕业继上中学,当时叫"国民高等学校",学制4年。1941年毕业后曾在银行当过练习生和准行员。1943年参加协和京剧研究会。1944年年满19岁,按当时伪满的兵役法须应征,行贿100元逃避过兵役,改为"勤劳俸仕"(备战劳工)一年,即在一个叫"藤仓橡胶株式会社"的战备厂义务劳动。未到期满中国胜利,日本投降被解放。

1946年春迁来北京,插班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系,1949年毕业后,又入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科学习。同年9月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委文委美术组任干事。50年代他的富有"京味幽默"的漫画即引人注目。所作新闻漫画常以组画形式在报纸上发表。其中《喧宾夺主》、《三星铅笔》曾分获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一、二等奖;漫画《丫环带路》获全国漫画展佳作奖,漫画《迎客松》获首届 "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1950年至1951年夏,于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任雕塑组创作员。1951年6月至1952年9月于北京市总工会文教部任《北京工人》杂志美术编辑。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和"读者来信组"的支持下,对于开拓"内部讽刺漫画"做了试探(解放初期报刊上只登"国际漫画"和镇反漫画)。由于有些漫画社会反响不错,曾被嘉奖并被选为第二届北京市人民代表。

1952年后任《北京日报》美术编 辑,1957年在列席北京市宣传工作会议和市人代视察中,由一张漫画《没嘴的人》被指控为攻击社会主义,划为右派分子,受二类处理,劳动改造。1978年平反,恢复工作,又工作十年,1987年评为高级编辑,于1987年离休。1994年7月被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授予首届"金猴奖",和中国漫画"金猴荣誉奖"。又被政府授予"特殊津贴"。 2005年6月20日,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李滨声先生《燕京画旧》首发式"在老舍茶馆举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