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情操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情操论

9.24 3.1折 2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李伟霞 译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03

怡然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李伟霞 译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48409595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16页
【内容简介】
在《道德情操论》中,他立足于同情的基本原理,对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作了精辟入里的阐述,并对道德评价之原则等各种美德特质进行了精彩说明,同时也评价了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为西方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促进人类进步与和谐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魁克卡迪,青年时最早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后转入牛津大学。1750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在此期间,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了第一部着作《道德情操论》,并因此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地位。此后,于1766年开始着手《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写作,1773年基本完稿,后又经3年润色,直至1776年3月出版。此书的出版不仅在英国本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欧洲和美洲大陆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因此,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保护神”。
【目录】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篇论合宜性
第一章同情
第二章相互同情的愉悦
第三章比较感情的“一致性”来判断他人的情感表达是否适宜(一)
第四章比较感情的“一致性”来判断他人情感表达是否适宜(二)
第五章亲切和值得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论各种情感的合宜程度
引言
第一章源于生理的情感
第二章思维定式产生的情感
第三章不友好的情感
第四章友好的情感
第五章自私的情感

第三篇论顺境和逆境如何影响人对合宜性的判断;为何一种情况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
第一章旁观者的感受远不及当事人那般强烈
第二章追逐名利兼论社会阶层的不同
第三章趋炎附势风气对道德情操的败坏

第二卷论奖励与惩戒的对象--功与过
第一篇论认识功劳与过失
引言
第一章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获得奖励:同样,任何表现为合宜的怨恨对象的行为,显然应该受到惩戒
第二章合宜的感激对象与合宜的怨恨对象
第三章不赞同施恩者就不会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反之,赞同加害者就不能体会受难者的怨恨
第四章对前几章的要点论述
第五章对功过感的解析

第二篇论认识正义和仁慈
第一章两种美德的区别
第二章正义感、悔恨感,兼论对功劳的意识
第三章造物主赋予心灵这种构造的作用

第三篇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情感变化不定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论我们评价自身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一章自我赞许和不赞许的原则
第二章对赞美和值得赞美的喜爱;兼论对责备和该受责备的畏惧
第三章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自我欺骗的天性,兼论概括性准则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道德的概括性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且它们被看做造物主的法则
第六章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是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同其他动机一起起作用

第四卷论效用性对赞同感的影响
第一章效用性的表现形式:美感
第二章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性格与行为的美

第五卷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第二章习惯和风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引言
第一篇个人的品质对自己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个人的品质对别人幸福的影响
引言
第一章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所依据的次序
第二章天性致使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次序
第三章普施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自我控制
第四篇结论

第七卷道德哲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篇道德情感理论中应加以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各种美德之本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章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学说
第二章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学说
第三章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学说
第四章美德存在于邪恶之中的学说

第三篇各种赞同之性质的学说
引言
第一章赞同存在于自爱之中的学说
第二章赞同存在于理性之中的学说
第三章赞同存在于感觉之中的学说
第四篇不同的作家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