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研究

10.24 3.2折 32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瑾玫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怡然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瑾玫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2909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0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陈瑾玫所著的《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研究》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宏观经济及产业经济数据为依据,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并实施的产业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本书对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构建了一个可行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价体系框架。运用这个评价体系,首先分析评估了产业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接下来分别分析评估了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产业组织政策对规模经济和产业效率的影响、产业技术政策对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效应、产业布局政策对产业布局优化的作用,从而得出了中国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总体结论。在分析阐述中国产业政策效应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条件下增强中国产业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
【目录】
导论  0.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  0.4  研究方法  0.5  本书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章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  1.1  产业政策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1.1.1  产业政策的概念    1.1.2  广义产业政策与狭义产业政策的关系    1.1.3  本书研究范畴的界定  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1.2.1  纠正市场失灵:产业政策的新古典理论依据    1.2.2  顺应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产业政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依据    1.2.3  推动创新与产业集群:产业政策的演进经济学理论依据    1.2.4  提升国家竞争力:产业政策的结构主义理论依据  1.3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基本理论    1.3.1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涵义    1.3.2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意义    1.3.3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原则与步骤    1.3.4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依据    1.3.5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内容第2章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模型与方法  2.1  资源的倾斜配置与产业的超前发展测度指标  2.2  资源配置效应评价方法    2.2.1  资源总配置效应的计算    2.2.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计算  2.3  产业结构高级化评价方法    2.3.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    2.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评价指标  2.4  市场结构与产业生产效率评价方法    2.4.1  市场结构评价方法    2.4.2  产业生产效率评价方法  2.5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2.5.1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体系    2.5.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2.6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经济计量分析法    2.6.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6.2  向量自回归(VAR)与协整分析方法    2.6.3  方差分解法    2.6.4  一般均衡分析法第3章  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3.1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    3.1.1  转轨时期的产业结构政策    3.1.2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时期的产业结构政策  3.2  中国产业组织政策    3.2.1  转轨时期的产业组织政策    3.2.2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时期的产业组织政策  3.3  中国产业技术政策    3.3.1  转轨时期的产业技术政策    3.3.2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时期的产业技术政策  3.4  中国产业布局政策    3.4.1  转轨时期的产业布局政策    3.4.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产业布局政策第4章  产业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4.1  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4.1.1  产业政策对三次产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4.1.2  产业政策对工业各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4.2  资源配置总体效应:经济增长的视角    4.2.1  三次产业资源的总配置效应分析    4.2.2  工业资源的,配置效应第5章  产业政策的结构优化效应  5.1  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1.1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    5.1.2  产出比重变化的反应弹性比较    5.1.3  生产要素密集型部门的升级变化    5.1.4  重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变化    5.1.5  产业关联程度的变化    5.1.6  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5.1.7  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对称性  5.2  倾斜性产业政策效应分析——以农业为例    5.2.1  倾斜性产业政策的产出效应    5.2.2  倾斜性产业政策的收入效应  5.3  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价第6章  产业政策的规模经济及效率效应  6.1  产业政策与规模经济  6.2  产业政策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6.2.1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6.2.2  国家资本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    6.2.3  工业内部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  6.3  产业政策与产业生产效率    6.3.1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分析    6.3.2  自然垄断行业效率分析——以电信业与电力行业为例  6.4  产业组织政策效应评价第7章  产业政策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效应  7.1  产业创新能力分析    7.1.1  产业政策与技术进步分析    7.1.2  产业政策与产业创新能力综合分析    7.1.3  产业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分析    7.1.4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分析——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7.2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    7.2.2  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7.3  产业技术政策效应评价第8章  产业政策的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  8.1  产业政策对区域资源配置的影响    8.1.1  区域资源配置的变化    8.1.2  产业政策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8.2  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8.2.1  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8.2.2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    8.2.3  区域工业结构的比较    8.2.4  产业集聚的状况  8.3  资源的区域配置效应  8.4  产业布局政策效应评价第9章  中国产业政策效应弱化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9.1  中国产业政策效应弱化的形成原因分析    9.1.1  产业政策运行的微观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9.1.2  国内外新环境下产业政策面临的两难境地    9.1.3  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一致  9.2  增强产业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    9.2.1  产业政策框架的重新审视    9.2.2  产业政策的转型与规范    9.2.3  产业政策应与其他政策协调一致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