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科学技术史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浙江科学技术史话

正版全新,绝无盗版,可开发票

23.6 5.6折 42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晓、朱继勇、徐德明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9

SeasonSun书肆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晓、朱继勇、徐德明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7102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陈晓、朱继勇、徐德明编著的《浙江科学技术史话》介绍:我们考察浙江科技史,就应当从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类创造一件石器开始,按其时间先后次序追述下来。这是浙江人技术的萌芽。这种萌芽、发育极其缓慢,但它毕竟顽强地生长着。 
 我们考察浙江科技史,就应当非常重视搜集考古学工作者的成果。在文字产生以前,浙江先民的智慧和技艺,只能通过物化了的文物保存下来。被保存下来的文物仅是浙江先民的智慧和技艺之物化的一小部分,而这些文物被发现和解读却是少之又少,因而极其珍贵。
【目录】
1安吉县远古人类 锤击法打片技术 
2浙西上山古遗址 最早人工栽培稻 
3杭州萧山跨湖桥 出土中国第一舟 
4釜罐盆钵盘和豆 制陶器型成系列 
5浙江余姚河姆渡 水稻栽培执牛耳 
6复合农具称骨耜 耜耕农业显优势 
7有件骨哨真奇特 狩猎吹奏多曲调 
8纺轮梭子踞织机 纺织技术竖丰碑 
9木杵陶釜和陶甑 饭稻羹鱼成大观 
10石斧石凿和石楔 榫卯构件创奇迹 
11船桨陶舟独木舟 走向江河和海岛 
12喝水不忘掘井人 此有中国第一井 
13海洋文化指示器 有段石锛原创地 
14“漆”的国度是中国 髹漆技术原创地 
15技术艺术并蒂莲 审美追求创奇迹 
16原始技术成集群 系统思维现端倪 
17太湖流域古先民 制陶技术放异彩 
18房屋形式多样化 木作技术显奇巧 
19石犁犁床和犁把 犁耕农业新纪元 
20犁斧锛锄耜锤镰 农业工具成体系 
21水稻田和排水沟 农田水利开先河 
22凿井技术有创新 饮用井水大普及 
23杵臼鼎和甑箅甎 煮粥蒸饭且酿酒 
24醪醴之液甜而稠 酒器大盛奇而妙 
25渔网渔坠和渔舟 水中之肉鲜而美 
26猎猪驯猪又祭猪 可畏可爱又可敬 
27腰机织布滕複梱 纺轮捻杆纺且捻 
28植桑养蚕称悠久 丝绸之府四千年 
29木胎陶制杯和盘 嵌玉漆绘红黑配 
30快轮制陶新发明 精致规整陶器群 
31多经多纬人字形 菱形花格辫子口 
32精美绝伦玉制品 目不暇接世称奇 
33取材天日山余脉 加楔石凿法开采 
34“马犛截玉”割坯料 砣切法加切割法 
35玉琮玉璧和玉钺 琳琅满目玉饰品 
36实心钻法穿小孔 管钻法加琢钻法 
37用砺石先粗后细 细砂粒加圆砂轮 
38他山之石可攻玉 黑石英加玛瑙石 
39木竹片不断摩擦 皮圆轮来回旋转 
40抽象思维大飞跃 原始文字显端倪 
41土木工程显水平 造就“中华第一城” 
42三叉型器玉梳背 羽民之国在东南 
43玉镯玉扣玉带钩 木屐之祖在良渚 
44文明曙光升东南 海内海外强辐射 
45社会畸形内耗多 技术创新陷低谷 
46大禹治水在何方 史实传说总相宜 
47治水平土出经验 “五行”思想是结晶 
48社会进入低潮期 青铜时代却到来 
49印纹硬陶在发展 原始青瓷原创地 
50铜钺铜戈和铜镞 铜锛铜镰破土器 
51低潮徘徊一千年 异军突起称吴越 
52青铜农具大发展 精耕细作大农业 
53干将莫邪欧冶子 青铜宝剑天下传 
54百尺渎和古水道 富中大塘又石塘 
55划船楼船和战船 习水便舟远名扬 
56黄酒之祖古曰醪 箪醪劳师美名传 
57原始青瓷大普及 龙窑烧陶大发明 
58为缔为络纤且调 当暑是服轻飘飘 
59君臣皆醉我独醒 智慧超群性刚烈 
60孙子兵法十三篇 军事科学第一典 
61天道皇皇不知老 人贵节事有可为 
62爱民怀德加九术 治国之道重实效 
63商品流通有法则 货币周转有规律 
64卧薪尝胆谋改革 越王勾践图霸业 
65技术先进显优势 传播海外创文明 
66秦始皇会稽刻石 宣省时俗第一文 
67会稽出现《越绝书》 浙江方志开先河 
68人物为经编年史 《吴越春秋》记盛衰 
69铜器制造大转型 一枝独秀是铜镜 
70制瓷技术臻成熟 中国青瓷发源地 
71冠伦大才在上虞 吞吐百家著《论衡》 
72实事疾妄立宗旨 驱民使之归实诚 
73弘道济世为己任 圣言未必句句真 
74天道自然无为妙 重玄议轻效验虚 
75检验真知有三表 疏于理性是缺陷 
76历史进化争于力 但必有无德之患 
77既“毕睹千道之要”又“尽知万物之性” 
78行天星度是自然 圣人神助不可能 
79百川动静自有度 子胥驱涛属谬说 
80人生祸福属适然 “鬼神所报”是缪说 
81龙神升天是虚言 物类可察亦可知 
82祷祭不能感天地 抑恶扬善诚可赞 
83人死无知不为鬼 鬼的传言不足信 
84失实之议难以教 虚伪类真不苟同 
85虚象为言不足取 实事验证明是非 
86祭祀意在报恩功 鬼神未必欲享之 
87勤学好问善精思 仁且智者可为圣 
88阴阳相激是为雷 雷之发气动和声 
89风雨之气感虫物 益虫之生依温湿 
90天气为主变于上 人物为从应于下 
91禁忌能逢凶化吉 惑世俗执据何义 
92论“物生自类本种” 明“草本生于实核” 
93雨露霜雪气之态 物体之重不自称 
94太平以治定为效 百姓以安乐为符 
95天人合一自然观 天论气论形神论 
96人禀元气成其性 善恶转化在人为 
97修身养性可长寿 寿之为仙不可能 
98十二生肖古今传 完整记载《论衡》中 
99回首一生诉衷肠 唇枪舌剑辩是非 
100绝境逢生传佳话 慧眼识珠有蔡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