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代名刻张之洞广雅书局官刻初印本《通鉴纪事本末》卷214。稀见大开本。太仓张溥论正,番禺黎永椿校。

510.4 七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广雅书局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史部>纪事本末类

尺寸28 × 18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2-08-01

信古堂的书摊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书衣后加,略有虫蛀
商品描述
简介:广雅书局是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创办的,创办后,因“海内通经致用之士接踵奋兴,著述日出不穷,亟应续辑刊行”,在十月创立广雅书局。书局原设于菊坡精舍,后在省城旧机器局厂屋修葺应用,聘请顺德李文田学士为总纂,开局以后,雕刻成书者千余种,雕片逾十万。书局所刻的各种经籍图书,均赠藏广雅书院藏书楼(名冠冕楼),供院中诸生随意借阅研习。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资治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袁枢为人正直,对政治腐败,朋党互争,压制人才等丑恶社会现象是很不满的。当时现实政治的直接刺激,是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的原因之一,给内外交困的赵宋封建政权提供安邦治国的药方。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解决读《资治通鉴》的困难。由于《通鉴》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实,取材宏富,但它只是每年记述,对于一件事情连续好几年的,它未能连贯记述,如果要了解其全貌,就要翻阅好几卷,读者很不方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衣后加,略有虫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