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拓本
  •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拓本
  •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拓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拓本

8000 九品

库存2件

陕西咸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邕

传拓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纸张白棉纸

装帧其他

尺寸160 × 100 × 25 cm

数量1册

货号12

上书时间2014-10-04

松鹤斋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李思训碑局部,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陈思《宝剑丛编》、赵明诚《金石录》等书定为开元八年720年立。但据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和王昶《金石萃编》两书考证分别以为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或开元二十七年立。[1]为睿宗李旦之“桥陵”陪葬墓群中神道碑之一。铭文内容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上半部字迹较清晰。现存陕西蒲城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额题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楷书30行行70字。此碑书法劲健凛然有势。用笔清劲自然瘦劲异常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犹是盛唐风范。此碑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为李邕精心之作。为历代书家称道。
李邕(67
商品描述
李邕678-747年字泰和江都人开元间曾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精于翰墨尤喜行书。自唐太宗李世民始以行书写碑后此风气浙开李邕即为其中的大家。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名重一时。后人也多采用行书写碑。李邕书法的个性特点比较明显字体左高右低笔力遒劲舒展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反对机械地摹仿提倡创新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他的笔力遒劲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能诗文工书法尤善行楷书。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前前后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人才常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穷人以致家里很少积蓄。据文献记载他前后撰碑八百余通当时的官绅及佛寺多以重金请其撰书碑文流传至今的有《云麾将军李秀碑》、《岳麓寺碑》等。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增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藉。” 明王世贞评述“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如蒋子文佻达好洒丹青竟为神也。”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梁启超谓“北海碑版照四裔云麾《李思训碑》尤极龙跳虎卧之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李思训碑局部,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陈思《宝剑丛编》、赵明诚《金石录》等书定为开元八年720年立。但据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和王昶《金石萃编》两书考证分别以为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或开元二十七年立。[1]为睿宗李旦之“桥陵”陪葬墓群中神道碑之一。铭文内容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上半部字迹较清晰。现存陕西蒲城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额题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4行12字。正文行楷书30行行70字。此碑书法劲健凛然有势。用笔清劲自然瘦劲异常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犹是盛唐风范。此碑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为李邕精心之作。为历代书家称道。
李邕(67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