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藏(全二百三十册)
¥
89000
6.4折
¥
138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径山藏编委会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定价138000元
上书时间2024-03-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径山藏》又名《嘉兴藏》、《方册藏》,是我国编纂刊印的大藏经中收录内容最多的一部,其大量收录了先前的大藏经未曾收录的佛教典籍。同时,它又是我国第一部方册本大藏经,标志着经本形式的改革,是佛经向现代化过渡的呈现。
《径山藏》的刊刻从晚明至清中期,由紫柏、密藏、袁了凡等人发起倡议,内容包括正藏、续藏和又续藏。
由于经版在嘉兴楞严寺汇集印刷流通,故称《嘉兴藏》;《方册藏》则得名于其线装的特点。
2016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径山藏》丛书,共计二三〇册。
《径山藏》是我国宋清之间收书最多的大藏经,大量收录了先前的大藏经未曾收录的各部典籍,包括各禅门宗派的诗僧语录和著作。
明万历年间,紫柏大师任命弟子密藏道开主持方册大藏经的刊刻大业,此部大藏经的刊刻从晚明至清中期长达200多年。紫柏大师等人有感于《大藏经》卷轶浩繁、不易流通,发愿以方册本形式重刻藏经,使得《径山藏》成为我国第一部方册本大藏经。
《径山藏》刻藏工程庞大,汇集了约有五省数百人的刻工匠进行刻书工作,各地的工匠在此交流经验,因而《径山藏》早期的刻书成果普遍被认为较为精良与工整。
万历年间,佛教的发展得到了朝廷、皇宫以及部分士人的支持,佛教活动获得积极的开展因缘。在三教合一、融会贯通的整体环境中,佛教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在如此大环境影响下,人民认为阅读、抄写和印刷经书有助于积累功德,也促成了佛典的发行需求。
以往《大藏经》梵夹装帧形式卷轶浩繁,印制成本较高,不利于流通,而且当时明朝的雕版印刷术和刻书出版业有了更成熟的发展,为《径山藏》的刊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其刊刻发起于明万历七年(1579),由紫柏大力倡议和密藏道开主持,也得到了众多人士的支持,刊刻得以付诸现实,影响力更加深远。
大藏经的刊刻开始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在四年期间刊刻有正续藏共五百二十余卷。但因山上环境过于苦寒,物资交通运输困难,募缘不易,故在万历二十年南迁至浙江径山寺寂照庵继续进行刊刻。由于主持刻藏的人事更迭,万历三十一年,刻藏地点分散至嘉兴、吴江、金坛等地。康熙十六年,正藏、续藏部分刊刻完成,其后进行又续藏的开刻工作,时至雍正元年,补刻工作完成,学者以为又续藏的刊刻大致终止于雍正年间。
《径山藏》的刊刻发起倡议者合计二十余人,其中紫柏大师被认为有重大功绩。
真可(1543—1603年),俗姓沈,字达观,明代高僧。因受赐紫柏袈裟,晚号紫柏,人称紫柏大师,又称紫柏尊者,吴江(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三年(1575),真可游河南少林寺,后到浙江嘉兴。此时真可在僧界颇具名望,多人向他求教学习。真可在嘉兴修复了当地古刹楞严寺。 尔后,《嘉兴藏》的经版在楞严寺汇集,进行刷印流通。
万历七年(1579),袁了凡居士曾经发起大藏经的刊刻,向幻余法本提出了刊刻构想但是未能实现。紫柏大师听闻此事后,大力号召,鼓励善信“捐身命之财,镌坚固之板”,“以‘刻藏之旗鼓’作为精神导师,任命弟子密藏道开主事,二十多位僧侣、明朝官员、佛教居士创议倡刻方册藏经,于燕京龙华道场盟誓,假明见护法集资之力,共同发愿成就刻藏之伟业”,自此走上了一条极其艰辛且漫长的创刻之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