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 9787505965331 卞毓方 文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 9787505965331 卞毓方 文联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15.1 5.1折 29.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卞毓方

出版社文联

ISBN9787505965331

出版时间2009-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1565992

上书时间2024-06-0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季羡林的内心世界
  机场送别小泓,他眼圈红了
  破译季羡林的两把钥匙
  求仁得仁,与亲子决裂
  “不是亲属,胜似亲属”的“打工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第二章  早年的人生雨巷
  兼祧多家的野孩子
  一个人的德文专业
  《清华周刊》与校内风云
  现代版的瑜与亮
  傅斯年、汤用彤、胡乔木
  张冠李戴的《梦游清华园记》
  三十年代的政治试题浅议
  在欧洲成了无神论者
  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一瞥
  蹦出来的一中校友王昭建
第三章  拈花微笑的“红衣少年”
  “我不是儒家,也不是释家!”
  背和诵的表演
  “我们有哲学,但没有思想。”
  “读书不肯为人忙”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文的花絮
  两个难兄难弟,一对大活宝
  梦见吃鱼翅
  书法,海内一宝
  “物无涯,悟无涯”
  “清华三孙(荪)”,一份超凡脱俗的爱
第四章  闲话季羡林
  都是随笔惹的祸
  多愁而又多欲、自尊而兼自卑
  真实度与自由度
  游戏与道具
  奥运会有此一“顾”
第五章  解读《病榻杂记》
  关于“三辞”
  《在病中》
  初恋·美人观、爱情观
  《元旦思母》
  《天上人间》与《论“据理力争”》
  《难得糊涂》
  刘波风波
第六章  亲属眼中的季羡林
  弥足珍贵的季氏族谱
  弭金冬:舅舅留给我的印象
  常永德:舅舅的家庭观
  彭松:儿时的家庭生活
  季承:成长的记忆
  难得的天伦之乐
  旧日的美好,现实的遗憾
  附录一:季清眼中的奶奶
  附录二:陈寅恪的小女儿陈美延
第七章  医院内外,朦胧的剪影
  剪影2007
  动感2008
  翠花胡同·中关园一公寓·朗润园
  官庄之行
第八章  人,不能真正逃出命运
  斜刺里杀出的张衡、唐师曾
  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歪打正着,父子在病房相见
  走近了看
  站远了看
  聚焦2009
  晚年生命之最
尾声  季羡林笑着走了 

内容摘要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一个大家所
不知的晚年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学者,除了学问与厚道,名气与谦逊之外,往往同木讷与土气连在一
起,好像不土不是季羡林,一脸肃穆,表情如刀刻一般才是季羡林,而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更为全面、真实的季羡林,幽默又不乏睿智,博学而又谦逊,字里行间体现了季老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真我个性。

精彩内容
 1981年8月,某日,季羡林的长孙季泓去美国留学,这是全家的大事,上自季羡林和夫人,下到儿子季承全家、女儿婉如一家,以及秘书李铮,都到首都机场送行。唯有老祖(婶母)缺席,她老人家讲迷信,说:“我是只接人,不送人。”在机场,当季泓再次拥抱完全家,然后经过安检,隐入候机大厅,季羡林的眼圈红了,他流露出少有的伤感。
在这之前,季羡林是不同意孙儿出国的。无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国门初启,留学大潮汹涌澎湃之际,年轻人渴求放飞的心,是无论如
何也拴不住的。何况,老爷子自己就是一只“老海龟”,没有当年在德国的十年苦学,哪有今日的种种辉煌。所以,他的阻拦不发生效力,季泓还是执意要走。
若问:季先生为什么不同意孙儿留洋呢?这要从他本人谈起。季羡林1930年高中毕业,到北平投考大学,同时被北大、清华录取,他之所以弃北大而取清华,看中的,就是后者曾经作为“留美预备学堂”的背景——学生毕业之后,留洋相对方便。那么,季羡林为什么非要留洋不可呢?这是因为生计所迫。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留洋犹如镀金,弄个洋博士、洋翰林,回国好找工作。
季羡林在德国攻读梵文,这是冷门中的冷门,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呢?理由可以说出一箩筐,核心还是一点:冷门竞争少,易于猎取饭碗。
留德十年,固然成就了一位大学者,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这一点,如鱼饮水,冷暖只有季羡林自知。
比如说,家庭的创伤。
这创伤,就是长期别离。
在战火,在动乱,在相隔天涯,有谁也尝过长期别离的痛苦吗?人与人的缘分,讲究距离,“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季羡林前半辈子尝够了远别的酸甜苦辣,他害怕在垂暮之年再次经受长相思的煎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季羡林一生最为平静惬意的时期。这个时候,政治上,他抬头了,当上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所所长;学术上,百废俱兴,厚积薄发,正成为许多学科的带头人;家庭,老少团聚,你尊我让,你孝我慈,一片祥和安乐。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个时候,小泓要出国。
对于小泓,也许还有家人,自然是件好事。对于季羡林,却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他一定预感到了什么。他的伤感,不是普通的伤感,季羡林自制力极强,通常是不会红眼圈的。那么,他是预感到了什么?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