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遗产地茶文化空间演化研究 9787510895203 郭伟锋 九州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遗产地茶文化空间演化研究 9787510895203 郭伟锋 九州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24.6 2.8折 88 全新

库存2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伟锋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520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0976921

上书时间2024-05-3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伟锋,男,河南襄城人,博士,硕导,学术兴趣集中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文化旅游、创意空间等。围绕这些研究主题,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旅游局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厅级课题10余项,并为政府、企业等编制了10多项旅游规划和可行性报告,在《JournalofTravelResearch》《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3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综述6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内容框架55

第一节 理论方法57

第二节 内容框架72

第三章 茶旅融合与茶文化空间的发展:武夷山案例77

第一节 武夷山旅游发展概况79

第二节 武夷山茶旅融合84

第三节 武夷山的茶文化空间90

第四章 武夷山茶文化空间的形成研究109

第一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形态的形成111

第二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功能的形成135

第三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文化形态的形成154

第五章 武夷山茶文化空间格局研究167

第一节 茶文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169

第二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的布局与趋势170

第三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格局分析180

第四节 不同阶段茶文化空间形态的区域分布190

第六章 武夷山茶文化空间演化研究205

第一节 茶文化空间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207

第二节 茶文化空间的演化机理研究229

第七章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演化的理论总结255

第一节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的演化模式257

第二节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的演化特征264

第三节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三制四力”的联合动力机制267

第四节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的演化机理279

第八章 旅游地茶文化空间演化的实践启示295

附 录307

参考文献319

内容摘要
第一节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社会背景:现代化进程与城镇空间生存悖论

19世纪中叶至今,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社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2014年城镇化率提升到5477%,城镇人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城镇空间迅速扩张的同时,城镇居民处于一种生存悖论状态,即人住进了高楼大厦,精神却在外面淋雨。

(1)人的生存向度从时空维度解读为:时间上,机械乏味;空间上,狭隘封闭。结果是人被安置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全面异化的城市生活之中,内在于生活世界的自在价值随之被埋葬了。现代化、城镇化招致了时空的异化,人成为工具理性役使下的“单向度的人”。

(2)旅游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旅游地的游览性、休闲性、娱乐性迥异于惯常生活环境,成为寻求愉悦感的“异位空间”,旅游活动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寻觅。

()产业背景:文化空间与旅游新业态的契合

(1)旅游业进人大众旅游时代,产业发展空前繁荣。我国从发展旅游业以来,已经历了产品和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把景区包装成旅游产品,可以筑巢引凤,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90年代,随着游客的增多,围绕着游客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供给链逐渐形成。今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空前繁荣。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人均出游达3次之多,解决就业人数达到’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比重为102%。旅游不但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产业转型升级.文化空间地位突显。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是个喜讯,互联网与旅游的结合,加快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游客已经从“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经历游”转向了文化、休闲、体验的“享受游”,供给侧不断涌现的新产品、新线路、新方式中更多融人了“商、养、学、闲、情、奇”等文化元素。在出游方式上,自由行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而且,随着80后、90后这批年轻游客群体中的主力军兴起,越来越多个性化、定制化、地方性的旅游产品逐步占领市场,文化空间已不仅是为游客提供游览服务的地理和物理场所,而是为游客提供分享和体验的精神场所。

(3)旅游地文化空间种类繁多,特色越来越明显。旅游产业生产出来的文化空间的基础是景区、饭店、购物场所、休憩商务区、接待中心、机场等组成的复杂空间网络。今天,除了传统“高大上”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传统的文化空间外,博物馆、文化遗址、主题公园、游憩商务区、古城、古镇、古街、民俗文化生态村、演艺场、农家乐等文化空间逐渐向游客开放,与此同时,“低小吊”的房车营地、帐篷度假营地、树屋等新兴空间已经开始占领年轻游客的市场。旅游地文化空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更具有艺术性、人文性、诗意性、体验性等,例如北京。798艺术区、深圳华侨城、阳朔西街、丽江古城、厦门曾厝垵等。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更注重小尺度空间文化氛围的提升,即便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都要进行人性化设计,融入众多的文化元素。总之,文化空间在旅游地的兴起不仅符合旅游业新常态的发展需求,而且也迎合着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是旅游供给侧改革和发展的新领域。




主编推荐

茶文化历史悠久,我国是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书将武夷山作为主要遗产地,茶作为文化载体,结合历史、地理、旅游多角度,从理论层面对茶文化空间的自然演化、人为演化、演化路径等进行了研究。



精彩内容
本书以茶文化空间的形成与演化为切入点,以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为案例地,试图通过量化研究分析出茶文化空间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外在的驱动因素和内在的演化机理。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的方法对茶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借用供需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及相关学术成果,构建武夷山茶文化空间演化的指标体系,建构旅游地茶文化空间演化的理论模型,通过驱动因素的动力作用与空间综合水平演化的客观响应来诠释茶文化空间的演化机理。结果显示,市场供需因素作用力,为茶文化空间演化的动力引擎;政府管理因素作用力先抑后扬,是空间演化的幕后推手;文化资本作用力较弱,但稳定持久,是空间文化内涵演变的助推力。

媒体评论
茶文化历史悠久,我国是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书将武夷山作为主要遗产地,茶作为文化载体,结合历史、地理、旅游多角度,从理论层面对茶文化空间的自然演化、人为演化、演化路径等进行了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