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布鞋的马云(精装版) 9787550234932 王利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布鞋的马云(精装版) 9787550234932 王利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17.4 3.5折 49.8 全新

库存169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利芬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34932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9787550234932

上书时间2024-05-24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业的经历和经验,及其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讲述了马云创业十年的经历及经验总结,对于任何想在互联网取得成就的创业者,这本书都是不可不读的佳作!本书由最熟悉马云的创业者——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携手马云最认可的媒体人李翔联合撰写,分别从创业新视角与时代大视野两方面,讲述在阿里巴巴27个关键时刻,马云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作者简介
李翔,记者和作家拥有超过10年的商业报道经验,长期跟踪采访阿里巴巴,曾数次采访马云,被很多人视为马云最信任的记者。
2004年在《经济观察报》开始职业生涯。2011-2013年,任esquire中文版的主编。随后重新回到商业报道领域,出任《财经天下》周刊主编。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CEO央视资深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2006年创办《赢在中国》,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节目。2007-2009年,马云连续三个赛季担任总决赛评委,并担任36进12和12进5的评委。
2009年底创办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担任制片人、主持人,制作《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公益真人秀节目,马云再次担任总决赛评委。

目录
序言  马云对我创业的决定影响最大
[节点1]
1992年,第一次创业:海博翻译社
  创业项目的选择
[节点2]
1995年5月,成败中国黄页
  找到创业方向
[节点3]
1997年12月,外经贸商务信息中心
  选择创业团队
[节点4]
1999年1月,湖畔花园创立阿里巴巴
  建立清晰的愿景
[节点5]
1999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
  要有懂资本的人才
[节点6]
1999年10月,第一次融资:高盛
  如何取舍融资
[节点7]
2000年1月,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
  理想的投资人
[节点8]
2000年,首次危机,裁员
  扩展规模时最容易犯错
[节点9]
2000年9月,西湖论剑,打造企业文化
  造势
[节点10]
2000年10月,中国供应商
  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节点11]
2003年5月10日,再入湖畔花园做*
  阿里生态系统的开始
[节点12]
2003年至2006年,大战eBay
  找到一流的对手
[节点13]
2003年,创支付宝
  根据用户的需求创新
[节点14]
2004年6月,网商大会
  一定要有梦想
[节点15]
2005年,杨致远和雅虎并入阿里巴巴
144 连续犯错
[节点16]
2006年,《赢在中国》任评委
  “创业名嘴”诞生
[节点17]
2007年11月,B2B上市
  抓准时机
[节点18]
2008年,做阿里云
  超前布局,拥抱变化
[节点19]
2009年,阿里造节,“双十一”
  C2B时代到来
[节点20]
2010年,支付宝内资化、VIE事件、拆支付宝
  创业者面临的暴风雨
[节点21]
2010年,合伙人制度激活102年价值文化
  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节点22]
2011年2月,诚信反腐
  触及底线
[节点23]
2011年6月,淘宝一拆三,三拆七,七拆二十五
  组织结构大变革
[节点24]
2013年5月,布局物流,做“菜鸟”
  对社会有敬畏之心
[节点25]
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
  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
[节点26]
2014年,IT到DT,*的移动战略
  面向新经济体的布局
[节点27]
2014年9月,美国上市
  感恩过去,敬畏未来
附录  马云演讲:与年轻人面对面

内容摘要
 翻开王利芬、李翔编著的这本《穿布鞋的马云(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你将看到一个真
实的马云: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要
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
上市只是一个加油站,目的是走得更远。
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我花时间最多的是研究国内外企业是怎么失败的。这两年我给我们所有高管推荐的书都是讲别人怎么失败的。因为失败的道理都差不多,就是这么四五个很愚蠢的决定,但是每个人都以为这个错误别人会犯,我怎么会犯。但是你一定会犯,即使提醒过你,你还是会犯。
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在学习别人的失败时,除了觉得自己没在这儿跌倒心里窃喜外,还要反思,因为这些失败迟早都会来,关键是想好今天该做什
么样的防范。

精彩内容
 1988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当时杭州师范学院500多名毕业生中,马云是唯一一个被分到大学任教的本科生,其他的都被分到中学教书。当时改革开放已经10个年头,人们思想活跃,不会再稀罕所谓的“铁饭碗”,而更看重如何赚钱。马云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想法,也为了给学校树立个好的榜样,当时杭州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孟跟马云制订了一个“5年之约”,到了那个学校5年内不能辞职出来。
马云不想辜负老领导的期望,便痛快地答应了。
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期间,马云是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马云教学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不喜欢一言堂的死板授课,他更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所以,在马云的课堂上从不乏欢声笑语,学生们都很爱上马云的课,马云的课堂常常座无虚席。
与此同时,他在西湖边发起了一个“英语角”,在翻译界慢慢地有了一些名气。当时全国经济飞速发展,而在杭州乃至全国,既懂英语又懂贸易的人才很稀缺。在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很多老板找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不能全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有到期。
马云对那几年高校任教的生涯很珍惜。时至今日,马云已经蜕变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提起当时在大学教书的日子,他还十分怀念:“我是教师出身,我曾经在大学教过6年的书。”2004年,马云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时,他对台下的学生讲:“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可是我创建阿里巴巴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经验教给学生。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的学习不光是学书本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创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了一些经验。”在大学教书的那段时间,是马云厚积薄发的阶段,不但积累了人脉,还沉淀了心性。在兼职做英文翻译的时候,马云发现身边很多同事和退休老教师都赋闲在家。创办一个翻译机构把他们全动员起来的念头油然而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选址杭州青年路27号,这个近30平方米的地方现今作为海博翻译社的一个接待部被保留下来。当时的翻译社就是个小店,所有的员工加起来5个人。马云跟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元人民币,租了一个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
翻译社的注册资本是3000元。创业之初并不顺利,翻译社经营起来困难重重,第一个月的营业额不足千元。人不敷出的状况令翻译社的员工动摇了,但马云坚信翻译社可以做下去。
与此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发现卖鲜花跟礼品可以挣钱,马云就背着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之后他将办公室一分为二,一半拿来卖鲜花礼品,一半做翻译社。而且,马云也常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售卖。为了挣更多的钱,马云甚至还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材销售员。为了推销产品,他跑遍了杭州各家中小医院及个体诊所。马云用这些小买卖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卖礼品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翻译社仅能挣几百元,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翻译社呢?马云的同事就建议只开礼品店,将来成立一家礼品公司,但马云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老师们的问题,还是为了挣钱?既然是为了前者,那就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熬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在经营翻译社的过程中还出现过另外一个问题。
当时他们请了一个有出纳经验的女孩子收钱。后来不断发现当天实际的营业额跟他们预想的不一样。但是当时大家都是抓大不抓小,没有太在意。直至三四个月后才发现,那个女孩每天从翻译社的收人中拿走一
两百元。这个事情让马云得出一个教训:小公司也需
要制度,也需要体系。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