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情--燕京大学英国教授林迈可及其夫人李效黎的抗日传奇 9787547609804 (美)李效黎|译者:肃宜 上海远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安情--燕京大学英国教授林迈可及其夫人李效黎的抗日传奇 9787547609804 (美)李效黎|译者:肃宜 上海远东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

43.1 7.4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李效黎|译者:肃宜

出版社上海远东

ISBN9787547609804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63615

上书时间2024-05-22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再版说明
她深深地怀念着延安(第一版序)/贺崇寅
中文版序
1  我的老家——离石
2  太原北平我的中学时代
3  抗战爆发入学燕京
4  结婚
5  支援八路军
6  投奔抗日根据地
7  前往平西地区
8  在萧克将军的司令部
9  聂荣臻将军总部
10  吊儿村
11  艾丽佳
12  忙碌的迈可
13  一段平静的日子
14  反扫荡
15  严峻的考验
16  到延安去
17  中共领导人
18  重庆来的中外记者团
19  美军观察组到延安
20  延安时期的中美关系
21  詹姆斯
22  德国投降
23  抗日战争胜利
24  告别延安

内容摘要
 《延安情:燕京大学英国教授林迈可及其夫人李效黎的抗日传奇》是作者李效黎女士的自传体回忆录。书中主要记叙了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段经历:1941—1945年11月,她与英籍丈夫林迈可于珍珠港事变之日,离开北平燕京大学,到八路军华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在聂荣臻将军、萧克将军处,辗转晋察冀边区,足迹遍及华北的山山水水;1944年春夏前往延安,在延安他们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
书中对当时晋察冀华北抗日根据地和延安的战斗生活、生产情况以及帮助共产党建立无线电通信指挥系统,均有许多真实的描写,是一本生动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材。

精彩内容
 我的老家——离石也算是一种机缘吧,我没有像老家其他女孩那样,在离石那偏僻的地方生活一辈子。我的老家——离石,是军阀阎锡山所统治的山西省内105个县城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阎锡山成为山西都督,后经多次军阀混战仍幸存下来。1930年他曾出兵反对蒋介石,失败后不久他又效忠蒋介石,仍回山西当省长。
从此长期盘踞山西,直到1949年被共产党的军队打败。
山西省在北京西南,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和高原,面积虽有英格兰那么大,但公路很少,1937年以前只有两条铁路,人们如想出门,只好骑马或步行,因此很少有人愿意离开故乡。
离石四面环山,西边紧靠黄河,交通不便。那里到处是黄土,很易耕种,大多数人以农为生。上层人物大多是地主或官僚。离石人很保守,也很勤俭。如
果有人想离开故土,远走高飞,就会被他的双亲和亲友视为耻辱。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勤劳肯干,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所以当我父亲突然悄悄地离开老家时,在当地引起极大的震惊,祖母气愤地表示从此以后不愿再理这个儿子。当我已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在老
家我发现当地人对我父亲离家的行动,仍认为是不可宽恕的,对李家是一种羞耻。
这件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三年,离石的老百姓对清朝会不会复辟尚不清楚。我父亲认为民国的成立,才是中国的希望。可是别人认为他的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并警告他“千万不要这样想!谁知那个皇帝什么时候复位,到那时闹革命的人是要被杀头的”。
当时,我们李家已逐渐衰败。往日的繁华是高祖父李将军创下的。祖父在世时虽不如过去,但尚能保住这份产业。自从祖父去世后,这个大家庭就无人能够当家了。伯父自以为是一家之主,可以随心所欲,娶了好几房妻妾。他是个喜欢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是出名的赌徒。叔父是祖母的宠儿,8岁就学会了抽鸦片,烟瘾越抽越大,甚至把婶母的衣服和首饰拿去当掉来抽鸦片。
伯父和叔父长得都很高大英俊。我父亲也很高,超过6英尺,但祖母不喜欢他,说他长得酷似他的奶妈。而父亲生性倔强,不会奉承,更得不到祖母的欢心。因此家中的许多活动祖母都不让父亲参与,只让他在家塾读书。
李家府邸在这一带是很有名的。据说高祖李将军作战勇敢,战功赫赫,因而得到了一笔数万两银子的优厚赏赐,此后,他就在家乡建造了这座华丽的府邸。虽然经过多次战乱,房屋已有破损,但家里仍储藏着大量财富。自祖父去世后,无人知道这个家庭财产的总额。只知道城外东关向东走所有肥沃的土地以及东门外的市场,还有那边的商店、酒店和供来往运输货物的骆驼队落脚的客栈全属于李家。这座府邸四周有高高的围墙,东西两座塔楼,里面分成许多小庭院供各房子孙居住。
辛亥革命后,一位新的地方宫上任了,县城里有了新的变化。父亲对此十分感兴趣,常和地方官在一
起叙谈。父亲从他们那里获知在北京以南300里外的河北省开力、了一所军校,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就是在此校受训的),专门培训军事人才。父亲当时虽已成婚,并有了两个子女,但仍毅然决定只身离家进军校。那个时代的中国,一个男人离开家庭以后,老家的人仍旧会照顾好他的妻子儿女的。
我母亲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妇女,她懂得必须顺从丈夫和孝敬双亲。她与世无争,但目不识丁。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十分感谢她支持我们上学读书,使我们不致于像她一样遭受文盲之苦。
我母亲是祖母为父亲择婚的,他们在结婚那天才见面就相爱了,并且感情一直很好。母亲因此很孝顺祖母,祖母也很喜欢这个儿媳。
我和哥哥、姐姐不同,没有在这个讲究封建礼教的古老大家庭生活过。父亲在保定军校4年,毕业后分配到太原,他的第一个职位是指挥骑兵的陆军中尉。于是就把我母亲、哥哥、姐姐接出来。我就是在太原出生的。
父亲的第二个职位是在距离石县200里的介休县当连长。当我们住到介休县时,因姐姐要出嫁,母亲带着姐姐和我一起回离石老家。那时哥哥已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这次回老家的情景我已记不清了,后来母亲告诉我,当姐姐出嫁坐进花轿被抬走时,我大哭了一场。姐姐比我大13岁,她的婚姻也是凭媒妁之言
决定的。
这次回老家原只打算住几个星期,后来竟住了一
年多。有一天母亲突然决定要回到父亲那里去。原来她获悉父亲在介休娶了一房小妾。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