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之美 9787559639561 傅佩荣 北京联合
  • 论语之美 9787559639561 傅佩荣 北京联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之美 9787559639561 傅佩荣 北京联合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

31.1 6.9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3956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895029

上书时间2024-05-22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凝聚傅佩荣教授对《论语》三十年研究的成果。
★周国平、陈来、杜维明等多位专家学者极力推荐。
★收录傅佩荣教授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国学讲稿精华,师生思想碰撞层层深入,以当代视野阐发经典新意,犹有昔日孔门十哲的论道风采。
★封面全新升级,采用起鼓、磨砂双重工艺,打造经典品质,既适合舒适阅读,又适合收藏展示。\"

目录
\\\\\\\"卷一 绪 论 001 
1. 《论语》缘起 002 
2. 为学有术 004 
卷二 学而第一 015 
1. 学问特色016 
2. 四个层次 020 
3. 修身之道 022 
4. 为民爱人 031 
卷三 为政第二 033
1. 为政以德 034
2. 善与真诚 035 
3. 孔子言孝 039 
4. 问学为师 052 
5. 君子之道 057 
6. 人性向善 062
7. 礼仪制度 064 
卷四 八佾第三 067 
1. 礼主别异 068 
2. 祭祀之礼 079 
3. 乐其可知 085 
4. 君子之风 087 
卷五 里仁第四 089 
1. 里仁为美 090 
2. 仁者安仁 090 
3. 知识辨析 092 
4. 超越自我 102 
5. 一以贯之 103 
卷六 公冶长第五 113 
1. 知人之明 114 
2. 教学有方 118 
3. 宰我其人 120 
4. 性与天道 120 
5. 君子言志 122 
卷七 雍也第六 127 
1. 心之修炼 128 
2. 哲学深意 129 
3. 教育理想 132 
4. 弟子问仁 133 
卷八 述而第七 139 
1. 何有于我哉 140 
2. 德行修养 142 
3. 道德仁艺 143 
4. 子之所慎 144 
5. 生活态度 148 
6. 孔子其人 150 
7. 怪力乱神 151 
8. 顾諟天命 152 
9. 圣人与仁 153
卷九 泰伯第八 155 
1. 人文教化 156 
2. 守死善道 157 
3. 圣明之君 160 
卷十 子罕第九 163 
1. 意必固我 164 
2. 受命于天 164 
3. 学习感悟 168 
4. 天不可欺 169 
卷十一 乡党第十 171 
1. 人文精神 172 
2. 与朋友交 172 
卷十二 人性向善 175 
1. 研究方法 176 
2. 人性向善 177 
3. 真诚由内 184 
4. 善与追求 193
卷十三 先进第十一 203 
1. 用人之道 204 
2. 孔门诸贤 205 
3. 鬼神生死 209 
4. 学生特色 211 
卷十四 颜渊第十二 217 
1. 颜渊问仁 218 
2. 行仁之道 221 
3. 天道之辨 224 
4. 无信不立 227 
卷十五 子路第十三 231 
1. 名正言顺 232 
2. 子为父隐 233 
3. 行己有耻 239 
4. 教育目标 242 
卷十六 宪问第十四 243 
1. 仁者管仲 244 
2. 以直报怨 253 
3. 知子者天 254
4. 修己安人 259 
5. 不出其位 260 
卷十七 卫灵公第十五 263 
1. 子路其人 264 
2. 人能弘道 266 
3. 朝闻夕死 267 
4. 杀身成仁 269 
5. 曰“如之何” 271 
卷十八 季氏第十六 273 
1. 损益三乐 274 
2. 三戒三畏 275 
卷十九 阳货第十七 281 
三年之丧 282 
卷二十 微子第十八 287 
舌挞隐者 288 
卷二十一 子张第十九 295 
万仞宫墙 296
卷二十二 尧曰第二十(总结的话) 301 
1. 儒家原则 302 
2. 孤魂野鬼? 304\\\\\\\"

内容摘要
本书凝聚了傅佩荣教授对《论语》三十年研究的心血。作者围绕《论语》中精要命题逐句细解,指引读者轻松领悟《论语》精髓,感悟《论语》中人文与人格之美。本书还收录傅佩荣教授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国学讲稿精华,师生思想碰撞层层深入,以当代视野阐发经典新意,犹有昔日孔门十哲的论道风采。

精彩内容
\\\\\\\"(一)读《论语》要注意它的四个层次。第一,最重要的是孔子自己说的话。第二,是孔子与他第一流弟子的对话。孔子这个老师对学生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因为他懂得因材施教。学生如果很差劲,孔子的回答通常没有太多精彩之处,他甚至懒得多讲,而对于好学生的问题,他会特别注意。第三,是他和比较差的学生的对话。可以参见《先进第十一》,孔子门下,分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很多人都以为孔子的学生木讷,其实也有口才好的,比如言语科的两个就很突出。孔子第一流的学生最多到言语科为止,只有六个人,还有少数几人不在十哲,如曾参的父亲曾点。冉有以下算第二流的。不要以为孔子的学生都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只有一个颜渊,还不幸短命死掉了(二)孟懿子是鲁国孟孙氏的世袭大夫,名叫仲孙何忌,仲孙即孟孙。他奉父亲孟僖子之命,向孔子学礼,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孔子要“对曰”,因为下对上叫作“对”。不管对方年龄多小,只要有官位,而孔子的位置没他高,就用“对曰”,表示尊重他的地位。
后来樊迟来了,他就是三次请教孔子“什么是仁”的学生,三次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这个学生很老实。当然有时候说老实,也包括笨在内,因为笨的人比较老实,这是一种正常情况。最怕的是笨人还奸诈,现实中有这种人,孔子也提到过。 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立刻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孔子与学生说话,经常希望学生问“何谓也”,樊迟这个学生有一个好处,他知道自己是个笨人,就老老实实地问“何谓也”。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为什么孔子特别讲到礼呢?古代有个观念:“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是,讲礼不要跟老百姓讲,因为老百姓没有受过这种教育,不知道礼数是怎么回事;刑罚不要针对大夫,因为剥夺他的官位,就已经让他一辈子丢脸,就会知耻了。当然,任何人犯法其实都应该受罚。
因此,孔子强调针对贵族子弟,要求他们特别守礼。还有一句话是“富而好礼”,也说明礼节和穷人没太多关系。孝顺就要做到不违背礼仪,因为贵族子弟应该富而好礼,什么都由礼来规定,这叫作人文之美。
(三)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的“文”指文献,对书本文献方面的了解和解释;“章”指修养上的表现。 子贡说:“老师在文献与修养方面的成就,我们有机会听到,老师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说法,我们就没有机会听到了。”子贡说得不错。孔子讲人性,就只有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讲到天,“天何言哉”,“知我者其天乎”,这时候身边往往就是子贡。子贡也听老师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很想知道天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代学者认为,《孟子》发挥了人性论,《易传》发挥了天道论。很多人对此做过研究,这种说法部分准确。《孟子》中的《告子篇》,以谈人性为主,确实发挥了孔子的人性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