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未来的记忆 9787547309452 河合隼雄 东方出版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未来的记忆 9787547309452 河合隼雄 东方出版中心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

17.4 5.8折 30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河合隼雄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09452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0元

货号3546530

上书时间2024-05-2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河合隼雄所著的《给未来的记忆》可读性极强。本书以回忆作者成长中经历的小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像一则则“小寓言”,平易近人又发人深省。
本书可以为所有想要认识自己、促进自我成长的人充当指引。回忆童年、回忆生平是心理治疗中非常常用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是这位心理学大师以自己为案例,为广大读者演示的自我分析、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之路。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首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性文化人物。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在家人中间——丹波筱山的回想
  逝去的弟弟
  幼儿园入园式时发生的事
  爸爸盖的大房子
  爸爸和妈妈,在松山相遇
  在绦山开齿科诊所
  继承了家业的伯父
  遗传了爸爸的性格
  “男孩子,一样可以哭”
  中学生,真了不起
  筱山这样一个宇宙
  拿手的科目是数学和语文
  撒了谎,无精打采
  微弱的抵抗
  特别的照顾
  与岩波文库相遇
  比起文学,更喜欢故事
  哥哥们的读书指导
  从电影看欧洲文化
  妈妈的《万叶》、《古今》争论
  中学时代的读书
  神话和传说故事
  把雅雄哥哥的《德米安》给丢
  与西方音乐相遇
  青春时代的歌
  当了军医的二哥
  我怕死
  给爸爸的信、爸爸的决断
  没想到的结果
  中学时期的恋爱观
  又轮到父亲出场了
  矛盾的爱国少年
  动员、空袭、原子弹
  战败时
  瞄准大学入学考试
  充满希望的时代到来了
  工专时代的学友
  决定进京大数学系的理由
第二章  自由和混乱——当教师,然后开始领悟心理学
  从自卑感起步
  办“河合学堂”买长笛
  雅雄哥哥,进京大动物学系
  别漏掉老师的自言自语,才能对付考试
  跟“女王”结婚是不可能的
  下决心休学
  当高中老师的话,必定是超一流的
  京大交响乐团的花絮
  没人理你,反倒是好事
  宫泽贤治和电影
  河合流的电影讨论会
  休学后的一年
  高炉之火永不熄灭
  难得的辉煌记忆
  因质数“17”当选自治会委员
  体验到跟“学生运动”的偏离
  各自的发展方向
  学着心理学的教师生活
  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比起出人头地,还是好好活着
  也教过可爱的初中学生
第三章  进入心灵的深层——倾倒于临床心理学/
  在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夹缝中
  向高桥雅春学习罗夏墨迹测验
  测试前思考的效果
  痛感对人的理解的肤浅
  京都罗夏研究会
  当时的心理学的趋势
  总得有人来做
  当了天理大学的讲师
  京大也有了变化的征兆
  罗杰斯的“非指导咨询”
  先决条件是要了解人
  给布鲁诺·克洛普佛的信
  伯丁教授的课程
  为了留学猛练英语
第二次挑战,终于取得了富尔布莱特奖学金
  河合隼雄是双胞胎
  越是身边的事情,越是搞不清楚
  日本临床心理学的黎明期
  临床心理学会的气氛
  有关木偶戏和表演
  “一下下”四重奏乐队
  音乐会和乌冬面的比较
  谢尔顿的人格理论
  与鹤见俊辅相遇
  罗夏测验的诸因素
  善于了解人的内部
  走向荣格的前哨战
第四章  与异国文化相遇——在美国的留学时代/
  终于赴美
  夏威夷的前期培训
  见到克洛普佛教授
  克洛普佛的课好让人感动
  读荣格的入门书
  接受斯皮格尔曼的分析
  1美元的分析费
  你到荣格研究所去吧
  学科的讲座和考试
  教师的力量
  成为克洛普佛的助手
  助手制度
  痛切地体验到自己是日本人
  Et美思考的原理不同
  捡到匈牙利硬币的梦
  阿帕支族的巫师
  跟洛杉矶交响乐团的人学长笛
  美术馆巡游
  不管怎么说,做了不少事
  用英语学德语
  迅速决定
  不是近代科学,而是现象学的接近法
  自我强度
  克洛普佛发怒的威力
  用罗夏测验推算生存年数
  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共时性
  荣格派在美国属于少数派
第五章  通向分析家的道路——在荣格研究所的三年
  为了成为国际一流的人
  60年代初期在瑞士留学的意义
  既然拿着奖学金
  1法郎的书立
  接待日本客人
  至少三年的必修课程
  没有入门教育的开始
  自己选择分析师
  各个领域的领头人来上课
  冯.弗兰茨先生的讲座
  可变的规则
  心理学各种流派和平共处
  到精神病疗养院实习
  实践孕育出理论
  什么时候接受中期考试
  冯·弗兰茨和乌鸦的梦
  又一种共时性
  凄惨的宗教考试
  五个当事人剩下一个了
  占卜
  通过追求阿尼玛原型来确立男性形象
  跟日本人当事人的不合拍
  “日本灵魂到哪里去了?”
  当事人的自杀未遂
  做分析拿钱
  督导
  督导的难点
  从每一个人的做法中学到的东西
  自己开辟道路
  在萨尔茨堡学德语
  梦领我走向日本神话
  脱口而出的“太阳的女神”
  写诗和叙事(讲述故事
  读《一片阴影》
  给尼金斯基夫人当日语教师
  与精神分裂的丈夫在一起
  到宾斯万格那里去
  和尼金斯基夫人之间印象深刻的谈话
  珂勒先生
  关于双语
  资格论文的题目
  尤兰德.雅克比
  如何理解荣格,面对面的论战
  资格审查会议,还是激烈论战
  是谁安排了这些
  自己心中的“天照大神”
  进荣格研究所的必要条件
  说“不要资格”,其实还没脱离日本式
  家庭、朋友
  如何看“学派”
  与箱庭疗法的卡尔夫女士的相遇
  日本人对箱庭疗法的贡献
  荣格和东方
  最后
后记

内容摘要
 河合隼雄所著的《给未来的记忆》是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先生唯一一部全面追溯自己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求学生涯的自传作品,也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佳作。全书由一百多篇小短文组成,以河合先生标志性的讲故事手法和轻松聊天笔触写就,温情而励志。在深入浅出之中,引领读者逐步自省,发现通过回溯记忆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道路。

精彩内容
 说说我小时候最初的记忆。我有一个夭折的弟弟
,记得这个弟弟跟我还有母亲在家里的后院玩儿,弟
弟拿着一根棒子什么的,嘴里大叫着“冲啊、冲啊……”,“冲啊、冲啊”是玩打仗游戏时发出的声音,母亲就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记不清楚我当时是不是也
一起在叫,但是弟弟这么叫着的情景记得很清楚。
这是我5岁左右,弟弟呢,到3岁还是没到3岁时的事情。
接着,还是这个弟弟的记忆。房间里有一个柜子,柜子最上边打开门,就能看见里边放着点心。弟弟
够不着,总是跑到柜子下,一边摇着柜子,一边说“奥西么”。那时候孩子们把好吃的叫“什么”,意思是“什么好东西”,“要”说不清楚就成了“奥”,“什么”成了“西么”。记得到糕点铺买东西的时候,小孩子们都会说“给我一分钱的什么”,意思就是“我有一分钱,卖给我点儿什么好吃的”。
弟弟说不清楚“想要什么好吃的”、“我要点心”,就一边说“奥西么”,一边摇柜子。这情景现在还在眼前。
那时候我们的家还是那个旧家,不算太宽敞,后来父亲盖了特别大的新房子。这还是盖新家之前的事。在旧的家里,大家都睡在一问房间里,房间里有柜子,弟弟就这么一边摇着柜子一边说的。我们这些大的兄弟们都学他:“奥西么、奥西么……有关弟弟的记忆这么鲜明,大概还是因为他早早地就去了。好像那以后过了没多久弟弟就没了。
据说,弟弟去世要抬棺出去的时候,我大哭着拦着棺材不让出门:“不能扔了他,不能扔了他……”这件事儿后来妈妈说了很多遍,听得多了觉得是有记忆的,其实我自己并不记得。只是老听母亲说,也就觉得好像是干了这么件事儿。这对我来说是绝对非常重要的回忆。所以,前边这两个场景一直不能忘掉,记得那时候经常玩“冲啊、冲啊”的游戏,这事儿跟
母亲也说起过好多次。
弟弟死后,好像妈妈陷入了忧郁状态。这些我都记不太清楚,只是后来听大人们说那段时间妈妈每天光是在念经,真的,光是念经。那时候,我肯定是成天缠着妈妈,这些记忆都无意识地留了下来。这些记忆在我的一生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弟弟怎么会死的?当时家里有女仆(那时候都这么叫),弟弟掉到脏水沟里,女仆把他救上来了。只可惜,喝了很多泥汤,泥汤又呛到肺里,结果因肺炎死去。妈妈后悔得不得了,责怪自己不当心把孩子丢了。从母亲那里听到过不知多少遍,说这个孩子多么多么聪明。我们兄弟几个经常跟妈妈开玩笑:咱们家最
秀才的就是这个弟弟了。
后来,也说不大清楚,可能是因为发生过这种事吧,小小年纪,就想过很多关于人的死亡的问题。那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应该是5岁左右吧。有时候自己憋住气、闭上眼睛,想看看自己没有了意识会是一
种什么情形。真是拼命地在想这些事。没有跟自己的兄弟们说过,也没告诉爸爸妈妈,只是自己一个人在想。一般来说,我认为孩子们考虑死的问题,比大人们想象的要多。
P3-P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