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换热器技术及工程应用 9787122434708 郭宏新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效换热器技术及工程应用 9787122434708 郭宏新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

124.1 6.6折 188 全新

库存59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宏新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34708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88元

货号13901699

上书时间2024-05-19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宏新,男,1963年8月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圣集团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冻土工程中心主任,国家标准委员会热棒工作组组长,江苏省工业节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 "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方向为能源动力工程相关领域,高效传热技术、清洁能源LNG及新能源多晶硅工艺装备、节能环保工程,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万华化学等大型国有企业委托的多项重大装备国产化研究。其中LNG气化器及液化装备国产化(列入中石化"十条龙"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石化百万吨乙烯PO/SM 装置脱水反应器国产化以及20万吨乙二醇项目偶联反应器、国家工信部大型LNG 液化成套装备、LNG输送管道绝冷系统、超长距离热力管网输送系统、高压管道减震系统、大型火炬气回收系统、高含盐废水零排放系统等重大装备及系统工程研发制造服务等,打破了国外在同类技术上的长期垄断。牵头制定国家标准5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4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5项,南京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获得发明专利7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苏省科学进步二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录
第1章高效换热器的发展001 1.1概述001 1.2高效换热器的研究现状003 1.2.1理论基础研究004 1.2.2研究主要方法004 1.2.3研究技术特点005 1.3高效换热器的发展趋势006 1.3.1计算流体力学的广泛应用006 1.3.2特种材料应用007 1.3.3特种制造技术007 1.3.4特殊结构形式008 1.4强化传热技术的效应评价准则008 1.4.1第一种工作效应对比的评价准则数009 1.4.2第二种工作效应对比的评价准则数011 1.4.3第三种工作效应对比的评价准则数011 1.4.4考虑成本和运行费用的评价方法012 参考文献013 第2章高效换热途径及机理014 2.1概述014 2.2强化传热形式015 2.3特型管016 2.4结构紧凑型换热器019 2.5内插件022 2.6表面处理023 2.7改变管束支撑结构024 2.8小结025 参考文献026 第3章螺纹管换热器028 3.1概述028 3.2螺纹管结构特点及加工028 3.2.1结构特点029 3.2.2适用范围029 3.2.3螺纹管的加工029 3.3螺纹管换热器传热计算032 3.3.1传热及压降计算033 3.3.2总传热系数计算035 3.3.3对压降的影响036 3.3.4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037 3.4螺纹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038 参考文献040 第4章波纹管换热器041 4.1概述041 4.2波纹管换热器特点及加工042 4.2.1波纹管换热器特点042 4.2.2适用范围044 4.2.3波纹管的加工与检验044 4.3波纹管换热器强化传热设计045 4.3.1强化传热原理045 4.3.2传热及压降计算046 4.3.3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050 4.4波纹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052 参考文献053 第5章T型槽管换热器055 5.1概述055 5.2T型槽管特点及加工055 5.2.1T型槽管的结构特点055 5.2.2T型槽管的加工056 5.2.3T型槽管的结构参数056 5.3T型槽管换热器的沸腾强化传热057 5.3.1T型槽管强化传热特点057 5.3.2T型槽管的强化传热模型058 5.3.3T型槽管的强化传热计算060 5.4高蒸发管064 5.5T型槽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065 参考文献066 第6章翅片管换热器068 6.1概述068 6.2翅片管分类069 6.2.1强化单相流体传热的翅片管070 6.2.2强化冷凝相变传热使用的翅片管071 6.2.3其他高效翅片管073 6.3翅片管加工方法及性能073 6.3.1翅片管特点073 6.3.2翅片管性能比较076 6.4外翅片管传热计算077 6.4.1总体传热量的计算077 6.4.2传热系数的计算077 6.4.3翅片效率的计算080 6.4.4翅片管压力损失的计算087 6.5内翅片管传热计算087 6.6翅片结构和管排布对换热效果的影响090 6.6.1翅片结构对换热效果的影响090 6.6.2翅片管排布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092 6.7典型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092 6.7.1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基本方法092 6.7.2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步骤093 6.8翅片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094 6.9翅片管发展及改进097 6.9.1翅片管发展趋势097 6.9.2新型翅片管传热元件098 6.9.3涡流发生器技术098 参考文献099 第7章扭曲管换热器101 7.1概述101 7.2扭曲管换热器特点102 7.2.1强化传热机理102 7.2.2扭曲管换热器特性103 7.3扭曲管换热器的设计104 7.3.1传热与压降计算104 7.3.2结构强度设计105 7.4扭曲管换热器的成型与制造108 7.4.1扭曲管成型108 7.4.2扭曲管换热器的制造109 7.5扭曲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109 参考文献112 第8章表面多孔管换热器114 8.1概述114 8.2强化沸腾传热原理114 8.3表面多孔管特性116 8.4表面多孔管传热计算120 8.5表面多孔管的制造与检验121 8.5.1表面多孔管的制造121 8.5.2表面多孔管的检验123 8.5.3表面多孔管换热器的制造125 8.6表面多孔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126 参考文献129 第9章内插件换热器131 9.1概述131 9.2扭带片132 9.2.1间隔扭带片133 9.2.2半扭带片134 9.2.3开槽扭带片134 9.2.4锯齿扭带片135 9.2.5组合扭带片135 9.2.6翼片扭带片137 9.3螺旋片138 9.4螺旋线圈139 9.5绕花丝140 9.6扭曲片静态混合器142 9.7其他结构146 9.7.1多孔介质146 9.7.2交叉锯齿带146 9.7.3组合型内插件147 9.8内插件性能对比149 9.9内插件的工业应用150 参考文献151 第10章涂层高效管换热器154 10.1概述154 10.2滴状冷凝涂层管换热器154 10.2.1概述154 10.2.2滴状冷凝实现方法155 10.2.3滴状冷凝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158 10.2.4纯蒸汽滴状冷凝传热计算160 10.2.5含不凝气蒸汽滴状冷凝传热计算162 10.2.6滴状冷凝技术的工业应用165 10.3防腐蚀涂层换热器165 10.3.1概述165 10.3.2碳钢材料腐蚀机理166 10.3.3碳钢材料防腐蚀措施167 10.3.4防腐蚀涂层换热器的适用场合169 10.3.5防腐蚀涂层换热器的传热计算171 10.4涂层施工技术要求171 10.5涂层性能检测、检验标准173 10.6防腐蚀涂层换热器的应用及发展174 参考文献176 第11章热管式换热器181 11.1概述181 11.2热管原理与技术特性181 11.2.1热管工作原理181 11.2.2重力热管传热计算184 11.2.3重力热管构成与分类195 11.2.4重力热管技术特性198 11.3热管换热器的类型与结构200 11.3.1整体式热管换热器200 11.3.2分离式热管换热器205 11.3.3热管的腐蚀与防护208 11.4热管换热器的设计213 11.4.1设计计算214 11.4.2校核计算226 11.4.3计算软件简介231 11.4.4强度计算234 11.5热管制造与检验238 11.5.1热管制造238 11.5.2热管检验239 11.6热管换热器的工业应用242 11.6.1冶金行业242 11.6.2石油和化工行业273 11.6.3电力与环保行业282 11.6.4工业炉窑286 11.6.5新风换热288 11.6.6冻土安全290 参考文献293 第12章绕管式换热器294 12.1概述294 12.1.1绕管式换热器的优点295 12.1.2绕管式换热器的缺点296 12.2绕管式换热器设计296 12.2.1设计方法296 12.2.2绕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300 12.3绕管式换热器的制造301 12.3.1工艺流程302 12.3.2制造过程工艺要求302 12.4材料选择306 12.5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业应用307 12.5.1大氮肥低温甲醇洗装置307 12.5.2芳烃联合装置308 12.5.3甲烷化装置309 12.5.4加氢裂化装置310 参考文献312 第13章螺旋折流板换热器313 13.1概述313 13.2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计算313 13.2.1结构特点314 13.2.2设计与制造316 13.3强化传热319 13.3.1强化传热的原理319 13.3.2传热计算321 13.3.3压降的影响322 13.3.4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323 13.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工业应用324 参考文献327 第14章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329 14.1概述329 14.1.1技术特点330 14.1.2换热芯体形式330 14.1.3换热板叠加结构331 14.2制造方法332 14.2.1流道刻蚀方法332 14.2.2扩散焊接技术333 14.3集成加工和检测评价技术335 14.4换热特性335 14.5阻力特性337 14.6传热设计338 14.7换热器设计计算338 14.7.1换热面积计算339 14.7.2整体设计340 14.8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工业应用340 14.8.1海上液化天然气340 14.8.2超高温气冷核反应堆341 14.8.3空气冷却341 参考文献342 第15章换热器材料344 15.1概述344 15.2金属材料344 15.2.1碳素钢及低合金钢345 15.2.2不锈钢346 15.2.3镍及镍合金348 15.2.4钛及钛合金350 15.2.5铝及铝合金351 15.2.6铜及铜合金352 15.2.7钽、锆材料353 15.3非金属材料354 15.3.1石墨354 15.3.2氟塑料359 15.3.3陶瓷361 15.3.4玻璃362 参考文献363

内容摘要
本书将无源强化传热分为五大类,逐章依次介绍各种强化传热技术的原理、结构、应用场景、设计计算、制造检验及工程应用,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企业管理\生产人员在从事换热器选型、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时,提供参考,在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各种换热器用材料及典型结构,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快速了解各类材料及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本书适合从事换热器选型、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企业管理\生产人员参考学习。

主编推荐
目前同类图书,大部分编者为高校教师,书中篇幅以介绍原理、理论基础、试验的内容居多,对于高效换热器的加工、制造、检验及应用内容涉及较少,本选题各章节均涵盖了以上相关内容,可以很好的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借鉴。在目前国家强调节能减排及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推动高效传热技术有着很强的主观需求和外在压力,本选题契合时代主题,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增效,应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精彩内容
《高效换热器技术及工程应用》将无源强化传热分为五大类,逐章依次介绍螺纹管传热器、波纹管传热器、T型槽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扭曲管换热器、表面多孔换热器、内插件换热器、涂层高效管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绕管式换热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等各种高效换热器,详细阐述各种强化传热技术的原理、结构、应用场景,设计计算、制造检验及工程应用。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企业管理/生产人员在从事换热器选型、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时,提供参考,并且在最后一章简要介绍了各种换热器用材料及典型结构,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快速了解各类材料及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