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桃花扇(平装) 9787501376247 袁行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桃花扇(平装) 9787501376247 袁行霈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

34.8 6.0折 58 全新

库存19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行霈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76247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3481284

上书时间2024-05-19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 读

一、生平事迹.

二、成书过程.

三、版本情况.

四、舞台流传..

五、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六、艺术形象..

七、思想出新.….

八、悲剧结局.…

桃花扇

试一出先声(康熙甲子八月).第一出 听稗(癸未二月).…第二出 传歌(癸未二月)…第三出 哄丁(癸未二月).…

第四出 侦戏(癸未三月)..

第五出 访翠(癸未三月)..

第六出 眠香(癸未三月)..

第七出却奁(癸未三月).

第八出 闹榭(癸未五月)..

第九出 抚兵(癸未七月)..

第十出修札(癸未八月).

第十一出投辕(癸未九月)..

第十二出 辞院(癸未十月)..

第十三出 哭主(甲申三月).

第十四出 阻奸(甲申四月).

第十五出 迎驾(甲申四月).

第十六出 设朝(甲申五月).

第十七出 拒媒(甲申五月).

第十八出争位(甲申五月).

第十九出 和战(甲申五月)..

第二十出 移防(甲申六月)..

闰二十出 闲话(甲申七月).

加二十一出 孤吟(康熙甲子八月).

第二十一出 媚座(甲申十月).

第二十二出守楼(甲申十月).

第二十三出 寄扇(甲申十一月).

第二十四出 骂筵(乙酉正月)…

第二十五出 选优(乙酉正月).

第二十六出 赚将(乙酉正月).

第二十七出 逢舟(乙酉二月).

第二十八出 题画(乙酉三月).

第二十九出 逮社(乙酉三月).

第三十出 归山(乙酉三月).

第三十一出 草檄(乙酉三月)..

第三十二出 拜坛(乙酉三月).

第三十三出 会狱(乙酉三月)..

第三十四出截矶(乙酉四月).

第三十五出誓师(乙酉四月)……

第三十六出 逃难(乙酉五月)..

第三十七出 劫宝(乙酉五月).…第三十八出 沉江(乙酉五月)..

第三十九出 栖真(乙酉六月)……第四十出入道(乙酉七月).续四十出余韵(戊子九月).……

附录

桃花扇序.

题辞.

小 引……

凡例

本末…

小识.

跋 语.….

桃花扇后序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一、生平事迹

孔尚任,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擅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尝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永载史册的,是《桃花扇》。

尽管孔尚任在清代剧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人生之路并不顺坦。清顺治五年(1648)九月十七日,即清朝政府入关的第五年,他出生在山东曲阜,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曲阜这块土地,经过千百年岁月浸润,空气中都漂浮着儒家思想的气息,在这气息中还夹杂着明朝文人士官的亡国之痛。年少的孔尚任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氛围中长大,既接受了传统儒家经典教育,也体悟到易代之悲。他的父亲孔贞璠为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入清后,绝意仕宦,闲居家乡,与明朝的遗老们多有交游,这影响了成年后的孔尚任戏剧观的形成。孔贞璠有一位挚友对孔尚任后来的戏曲创作影响极大。他就是贾应宠,字凫西,号木皮散客,有才情,擅长用鼓词表达对政治现实的看法,尤其对《论语》有独到见解,创作有《木皮散人鼓词》。孔尚任特别欣赏这位父执,两人成为忘年交,他还根据贾凫西的言行撰成《木皮散客传》。《桃花扇》里《听稗》出里柳敬亭说的五段鼓词,即引自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足见父辈们的故国之思对孔尚任戏曲创作的影响。

与父辈们不同的是,孔尚任对仕途始终怀有兴趣,这与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笼络汉族士人密切相关。康熙八年(1669)前,二十一岁的孔尚任已是诸生。但康熙十七年(1678)他参加乡试,并没有成功。落第后,在石门山过了四年的隐居生活。康熙二十年(1681),捐纳田产,成为国子监生,可见他身在山林、心在清廷,始终不忘“兼济天下”的儒家理想。

《律吕管见》是他在石门山隐居阶段撰成。作为传奇作家,既要熟谙诗词创作,也要掌握音律。孔尚任精通音律。他的好友王士禛曾记述:“国子博士孔尚任东塘精于音律。”(《居易录》卷十八)孔尚任自己也谈过自幼留意,夙承家学,他说:“乐律深邃精微,非狂鄙所能窥。但夙承家学,幸有备官遗器,存什一于千百。二十年来,悉心考证,已试之于阙里,行之于雍宫。”(《湖海集》卷十二《答费此度》)他把自己研究律吕的心得,都凝结在《律吕管见》里。在《与颜修来》中,孔氏提到此书,疑有刻本流传①。孔尚任探究乐律,为他创作曲牌体剧《桃花扇》打下了基础。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还在过着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孔尚任,接到衍圣公孔毓圻的邀请,为其料理夫人张氏丧事。在办丧事过程中,孔氏自如应对,给孔毓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第二年,聘请孔尚任纂修《孔子世家谱》和《阙里志》,并训练礼生、乐舞生,监造礼乐祭器。这为后来康熙帝驾临曲阜、孔氏家族祭孔典礼做好了准备。由此,孔尚任在家族内的声誉日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对于孔尚任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康熙帝南巡回京,途经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荐在御前讲经,他的才华获得皇帝的赏识,“天颜悦霁,顾侍臣曰:‘经筵讲官不及也。’”并谕示随从大臣,“孔尚任等陈书讲说,克副朕衷,著不拘定例,额外议用”(《出山异数记》)。可见皇帝对孔尚任的讲经非常满意,并有意要褒奖他。很快,孔尚任升擢国子监博士,在国子监开坛讲经,从此进入京城,开始俯仰沉浮的官场生活。

两年后,孔尚任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孙在丰的助手,赴淮安、扬州一带开始疏浚黄河海口的工程。治河期间,孔尚任结识了当时有名的文人画家、明代遗老,如黄云、冒辟疆、宗元鼎、杜溶、邓汉仪、李沂、徐……



精彩内容

本书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剧中既浓墨重彩地赞颂了李香君的忠于爱情、忠奸分明,也写了她对国家大势的朦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