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堂丛稿 9787545707779 陈巨锁 三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隐堂丛稿 9787545707779 陈巨锁 三晋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7.3 5.7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巨锁

出版社三晋

ISBN9787545707779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2672423

上书时间2024-05-14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故乡风景》;《故乡人家》;《清明节琐记》;《端午说艾》;《腊八记趣》;《蘑菇》;《隐堂小记》;《隐堂花事三记》;《赏花小记》;《碧桃记》;《毛笔的故事》;《砚台的故事》;《苦禅先生》;《力群先生》;《岭南麦华三》;《潘絮兹与五台山》;《杨善深与五台山》;《孙其峰与五台山》;《梅舒适印象》;《悼念聂云挺同志》;《董其中先生的雅舍》……《隐堂丛稿》收录著名书法家陈巨锁先生的游记,随笔共计51篇。

目录
微动涟漪复归平静(代序)
故乡风景
故乡人家
清明节琐记
端午说艾
腊八记趣
蘑菇
隐堂小记
隐堂花事三记
赏花小记
碧桃记
毛笔的故事
砚台的故事
苦禅先生
力群先生
岭南麦华三
潘絮兹与五台山
杨善深与五台山
孙其峰与五台山
梅舒适印象
悼念聂云挺同志
董其中先生的雅舍
茂林小记
怀念朝瑞
《张启明书画集》序
《郜继善画集》序
《忻州十人书法作品集》序
《原平书画选》序
《定襄书画名家作品展》前言
《潘新华书法集》序
《范越伟书法集》题记
学书琐语
答“书谱社”记者问
亲近《出师颂》
亲近宋克
沉晦庆昭苏
——王荣年书法作品读后
从屈兆麟的《寿星图》说起
游觉山记
五台山观瀑记
游崞山寺记
人川记
西安四日记
苏皖行记
广东九日记
欧行记略
台湾八日记
五台山消夏十日记
俄罗斯之旅
游独担山记
宁武记游
滇行日记
入山深浅去且尽丘壑美
——陀罗道上

内容摘要
 《隐堂丛稿》收录著名书法家陈巨锁先生的游记,随笔共计51篇,其中既有对我国名胜古迹的细微探研,又有对书画前辈的追思、细描,而文笔拟古,或妙趣横生,或字字珠玑,《隐堂丛稿》不失为一部好的资料集,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精彩内容
 故乡原平市屯瓦村,坐落在云中山麓,永兴河畔,东去原平四十里。山村四山环抱,一水中流,林木挺秀
,人杰地灵。村分南北,俗称河南(南屯瓦)、河北(北屯瓦)。
河北以烽火垆为中心。烽火垆者,古之烽火台也,高踞大梁之上,天长日久,风削雨蚀,人畜践踏,渐次低下。我之少年所见,已成一土丘矣。然其工用,仍不可小觑,凡村中发号施令之事,必由执事者立于烽火垆头,早年是先筛锣(敲锣),后喊话,后来是用喇叭喊话,通知村民开
会、交粮、修路、支差……大凡涉及村民的公共活动,都在这烽火垆头传达或宣布。特别是在那日军侵华的年代,这里更担负着报警的任务,每有紧急情况,垆头便会有急促的打锣声,村民闻声而走,避人山中,霎时间,山村便会成为一座没有人烟的空村。烽火台消失了,烽火垆却似
乎还延续着历史的使命,担当着烽火台应有的作用。
北屯瓦村围绕着烽火垆,房舍毗连起伏,道路转折高下。吾家在正街的楼门巷,东边有当铺巷,西边有油房巷,此三巷皆为尽头巷。正街东尽头有戏台院,转北而去是东巷廊,至东五道庙,转东向而出村口,有东河。戏台院南去有大道,过永兴河,便是南屯瓦。正街至西五道庙前,北去为西巷廊。沿西巷廊前去,有碾房,碾房前路分东西,西北去,可上二梁、大梁,并转至烽火垆头。东去一
马鞍形的山梁,直通东巷廊。西五道庙西去为张家院,再西去为文殊寺和北屯瓦村小学。
这文殊寺可算是屯瓦村的一处古迹了,寺院有正殿三间,内供三世佛、四菩萨、二弟子、二力士。佛坛肃穆,法相庄严。南楼三间,为山门,建筑古朴,气度超然。登楼南望,寺前平畴碧野,绿树烟村,永兴河,清流漱石,浪花飞溅。南屯瓦古堡雄踞山头,老松蔽地,苍鹰盘空。
山门左右,为钟鼓楼,值有进香者,则钟声镗镗,山鸣谷应。寺院东为禅堂,西为伽蓝殿,地藏殿,龙王殿。
殿之廊下,古碑比列,多为明清镌刻。据碑记,文殊寺始建于唐,而大殿寺额为“成化七年”所立,有明代重修碑记多通。寺院青砖墁地,刺梅数丛,春夏之交,花光灼灼
,香气袭人。山寺门前,古松数株,老干撑空,龙鳞斑驳,立于松下,松涛瑟瑟,如泣如诉。松围数尺,二人方可合抱,其树龄,当在千年以上,正唐时旧物也。寺有老善友管护,夫妇二人,无子女,皆垂垂老矣。然撞钟礼佛,尚有力气。
寺东为小学,是我少年时读书处,校院有紫荆一株,亦上百年老树,曲干盘枝,颇有姿态,每年春天,花如云霓,香溢校园。值师外出,少年学子,嬉戏树下,或有爬于树上者,呼三喝四,其乐无穷。
寺之西为寺沟。沟前,有沙地坡坪,难为禾稼,浅草碎石,野花缀文,每夏雨连阴,数日天霁,浅草碎石上,则生地皮菜,携小铲,提荆篮,蹲爬是处,忙于掇拾,或有比我等先到老媪者,跪于地上,细心捡剥,还不时告诫我们,不要忙于抢夺,以免糟践天赐山珍。
复西去里许,至“石门沟口”,沟口两山对峙,天成石门。雨后,山洪自沟口外溢,轰轰然,声威甚壮。山之麓,渠之畔,有石青黑,状似青蛙,叫“蛤蟆石”,其地名“蛤蟆石湾”,湾前有水磨一盘,立轮打卧轮,卧轮连磨盘,为民磨面,昼夜旋转。磨主孙银台,腰缠绳索,操劳一
世,累得不能立起行走,躬身九十度,踽踽而前,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尚不肯在家休息,时常往水磨房检修故障。
绕过水磨,沿永兴河西北而去,距屯瓦村五里,为王家庄(今王家营)。半路有“大仙庙”,仅一间之小庙,然门头、窗棂间所悬红布多多,上书“灵应”“有求
必应”等字样,背柴者,驮炭者,多于此处歇歇脚,乘乘凉,看看庙,喝口山泉水,提提精神,然后上路。
王家庄,俗称“庄子上”,是仅有200多口人的小山村,清末曾出过一位举人,叫王耀武,他的两位孙子曾是我完小时的同班同学,他们没有享受过祖上留下来的荣华富贵,却背了一个家庭出身为地富子弟的沉重包袱,被压迫得半生缓不过气来。这山庄,也曾是虎豹出没的地方,有民谚日:“庄子上,老大(大音作代,老大为老虎的俗称)趴在窗子上。”村中饲养牛羊多多,早年间却常遭野兽的袭劫。
由王家庄西北去五里,是荆芥村,有我的外祖家。村居半山之上,爬上“东围坡”,有黑色巨石巍然而卧,石之侧一古松老干虬枝,西风中,松动山吼,常恐此地会有老
虎出没,童年的我,误以为这里便是那武松打虎的景阳冈。
这里有东西“围坡”的名目,想必也曾发生过围猎的故事。
过“观音阁”,走不远,便是我的外家,门之西侧有老爷庙(关帝庙),内塑红脸绿袍的关圣人,长须飘洒,双目炯炯,作“读春秋”状。庙踞高台之上,有乔松护持,直干干云,气势凛然,我与同年仿岁的姨姐、表兄,常于松下剥松香松子、挖昆虫,兴致还不小呢。
此山村,在日军侵华时期,曾遭烧杀,我外祖家的两进院落,竞皆化为灰烬。外祖父的一位叔伯兄弟,是个读书人,有点书生气,竞遭鬼子杀害。一个宁静的山庄,一
日之间,几成地狱。在我记忆中,破瓦颓墙残垣断壁
中,是由梁柱而化成的木炭,孤儿寡母,是被惨遭杀害而遗留的破碎家庭。风景如画的荆芥村,也曾为我留下过如
此惨绝的印象。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