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学:1954 9787020082858 孙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学:1954 9787020082858 孙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5.5 7.3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玉明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82858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11734809

上书时间2024-05-12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俞平伯误入“红尘”
一 人生路上的“错误抉择”
二 从《红楼梦辨》到《红楼梦研究》
三 引火烧身的《红楼梦简论》

第二章 两个小人物意外走“红”
一 《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
二 《评(红楼梦研究)》
三 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三章 亲自发动并领导了这场运动
一 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二 运动终于爆发
三 他一直控制着运动的方向

第四章 他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 “贵族老爷”冯雪峰
二 批判运动中的胡风

第五章 《文艺报》成了替罪羊
一 “替罪羊”罪有应得
二 万炮齐轰《文艺报》
三 自相戕戮自张罗
四 “丁、陈事件”的导火索

第六章 风暴中心的俞平伯
一 “红极?时”反招祸
二 一次奇特的座谈会
三 他陷人了风暴的中心
四 风暴中的孤独者
五 严寒中的一丝温暖

第七章 胡适与“新红学”
一 “新红学”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二 破“旧”立“新”的《红楼梦考证》
三 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
四 “作茧自缚”的“自叙传说”

第八章 “胡适思想”批判
一 他注定了被批判的命运.273
二 阵容强大的批判大军.284
三 大洋彼岸的胡适..303

第九章 运动中的几个“难友”
一 周汝昌引火烧身
二 顾颉刚“在劫难逃”
三 文怀沙“罪有应得”
四 吴恩裕的惶恐
五 王佩璋的人生悲歌 

内容摘要
《红学:1954》以翔实的史料,全面地描述了1954年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实际上,这是一场连环套式的大运动,由几个彼此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小运动组成,可谓“戏中有戏,山黑套山”。如此丰富复杂的内容,要用一个名掌准确简练地涵蓝它,委实很难。作者着意叙写了知识分子群体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面对历史的狂潮,人性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捉摸,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运动规模的越来越大,斗争手段花样翻新,与知识分子阶层的积极参与,又是密不可分的。 

主编推荐
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抒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人与岁月”丛书于是应运而生。 

媒体评论
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1954年,作为学术的红学受到了怎样的创伤。一位红学界的人士曾说过,1954年之后,“红学扫地尽矣”。这一评论大体是公允的。……而今,批判运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当年弥漫着浓烈味的批判硝烟早巳散尽,尘埃亦已落定。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艰辛与曲折,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我们今天有理由也有条件对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做一理性的回顾与反思。
    ——宋广波
孙玉明的诠释只是这场运动和这个历史事件的本质化的诠释,真正值得关注并引人思考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戏剧性的变化,当时深陷其中的精英知识分子命运的变化,成为由历史苦难积累起来的思想史资源。这场大批判所造就的历史苦难,是当代思想史永远无法吞咽的苦果。
    ——刘继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