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学评论(2018\3) 9787562283539 编者:黄永林//阎志//张永健|责编:古沁//宋文静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文学评论(2018\3) 9787562283539 编者:黄永林//阎志//张永健|责编:古沁//宋文静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0.7 5.9折 35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黄永林//阎志//张永健|责编:古沁//宋文静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283539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9336950

上书时间2024-05-09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作家语录
  写作的两股劲儿
文学新势力·石一枫
  主持人语
  如此完好的撕裂——谈石一枫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复刻“幽灵”——从《阿Q正传》到《心灵外史》
  信仰迷失与叙事伦理——读石一枫的《心灵外史》
  安小男的性格悲剧和小说新趋势——读石一枫小说《地球之眼》
诗人档案·刘川
  主持人语
  剑未磨好,自杀的人已经伸出脖子
  回归现场,其实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川访谈
  “清清品其味,缓缓舒我眉”——刘川诗歌印象
  “山止川行”:解忧时代病——论刘川诗歌中的新伤痕美学
新文学史家访谈录·雷达
  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的相关问题——雷达先生访谈录
华东论坛·文学汉语的百年演变
  主持人语
  晚清民初“国语”概念的演变
  试论胡适汉字改革的矛盾态度
  从“爱,卑,西,——”到“啊哩流也”——论许地山《玉官》中玉官的发声与主体性建构
  “我们”:“被围者”的困境——论穆旦四十年代中后期诗歌中的人称结构与主体意识
  结构、形式与修辞——以象征为中心的1940年代穆旦诗歌语言考察
红柯纪念专辑
  主持人语
  复调书写下的生命盛宴——评红柯新作《太阳深处的火焰》
  兄弟·皮影·太阳——《太阳深处的火焰》片论
  论红柯“天山系列”小说的生态叙事
  论红柯小说的爱情叙事
  重寻生命的强力——论红柯小说《百鸟朝凤》的文化反思
  作为可能性的红柯
  缅怀西去的骑手——“红柯中短篇小说集品读会”会议综述
湖北文学微观察
  《松垮纪事》的叙事伦理
  乡土情怀、现代意识与历史重述——关于蔡家园的《松垮纪事》
  多重呈现与理性反思——评蔡家园的长篇非虚构《松垮纪事》
  于众声喧哗处聆听历史边缘的声音——论《松垮纪事》的叙事策略
  冥想、诗性和悲悯情怀——读陈旭红的中篇新作《迷渡》
  几子诗:另类与别样的存在——论周晓明教授的诗歌创作
  生活的诗——读张三夕随笔《在路上》
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
  “岂为夸与名,憔悴使心悲”——试论中国现代画家诗词中的政治身份认同
  居正及其组诗(词)创作

内容摘要

《新文学评论(2018/3 Vol.7 No.3)》:
  就我个人有限的阅读来看,石一枫的中篇小说《地球之眼》,不仅是2015年度小说的重要收获,恐怕也将是新世纪以来中篇小说的上乘之作,是继《那儿》、《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之后,又一部直面当下社会问题的力作。它传神地勾勒了贫、富两种人物的打拼史、争斗史,成功地塑造了当下贫、富、中三个阶层的人物典型,突出地呈现了当今社会令人揪心的道德困境。面对残酷的丛林法则和攫取财富的罪恶之手,是同流合污还是毫不妥协,这是个问题。负载这一问题的“屌丝”人物安小男,最让我同情、揪心。
  《地球之眼》名为中篇,实际上是个小长篇。八万字的篇幅没有丝毫阅读疲劳,非常吸引人。能够降低阅读难度,同时保持思想深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恰好到处的、调侃的、个性化的语言,缜密的结构,鲜活的人物形象,大量有关监控技术、企业运作、居家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细节,都展现了石一枫圆熟的写作技巧。小说特别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抓到了当下中国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冲突,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小说让我感觉到,处处有良心之眼高悬,与追名逐利的世俗之跟相互怒视。
  与《那儿》、《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一样,《地球之眼》也是控诉,是悲情,但它更加复杂,更圆润。说它复杂是因为,它不仅揭露出了安小男所代表的“屌丝”们的病苦,还揭露出了李牧光所代表的官二代的病苦;不仅富人李牧光心狠手辣,穷人安小男也绝不心慈手软。对立双方没有胜利者,穷人、富人都是失败者,都是道德的摧毁者。这是小说的悲剧力量所在。它超越了敌强我弱的叙事模式,抛弃了单纯的悲情渲染,将着眼点放在矛盾冲突的上一层,即形而上的道德层面。它关注现实的矛盾冲突,但更关注矛盾双方所共享的恶的逻辑。说它圆润,是说它没有在叙事上拉偏架。采用安小男、李牧光、“我”三三制原则,平衡了三个阶层人物的戏份,达到了审美上强、中、弱/善、中、恶均匀分布、你中有我、相互转化的效果。起初善的,结局未必善:开端恶的,终了未必恶。借助这一精彩构思,小说成功进行了思想冲刺,减少了形而下的束缚,跃人了形而上的领地。
  安小男和李牧光两人的人生道路,比起涂自强的悲伤历程来,有着丰富的概括力。包含了“屌丝”、官二代两种不同的生活轨迹,一种艰苦挣扎、处处碰壁、走投无路,一种高枕无忧、一路通吃、随心所欲;一种诚实劳动,一种坐享其成。安小男是“属丝”典型,大学时的学术尖子,电子专业高才生。非同寻常的是,他一直追问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从学校到社会,坚持不懈:“你觉得当前的形势是不是很严峻,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是不是失效了?”“腐败的根源难道不是道德败坏吗?”小说提到一个细节,安小男代笔为李牧光写了一篇历史论文,系统阐述了他的道德天问,“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是如何不断降低的?他从秦王扫六合、五胡乱华和竹林七贤一直写到了五四运动,写到了‘文化大革命’。在他看来,中国原本是有道德的,但中国的历史却是一个不断击穿道德底线的过程。一穿再穿,时至今日,我们的民族已经相当于穿着开裆裤上街了”。这些话,见出小说的历史视野和文化抱负。作者明白,将社会问题归结于道德堕落有失肤浅,但抓住了民众的普遍心理。
  ……




主编推荐

《新文学评论》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邀请各方学者和作家等,对现当代文学评论、文学史发展、现当代旧体诗词等领域,或撰文抒发己见,或参与访谈剖析心声。



精彩内容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本期设有“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华东论坛”、“红柯纪念专辑”、“湖北文学微观察”“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等栏目,角度新颖,文章内容丰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