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 9787030720795 赵晓鹏,丁昌林 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 9787030720795 赵晓鹏,丁昌林 科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24.1 7.5折 299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晓鹏,丁昌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0795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99元

货号1202653671

上书时间2024-04-26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晓鹏,1957年生于陕西榆林,197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流变学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杂志编委;陕西省凝聚态结构与性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长期从事智能材料,光信息材料与行为等方面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SCI论文290多篇,引用4900余次,H因子40;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3项,另有34项已经公开;国内外出版专著12部(章)。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二等奖(2003年、2009年)、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优秀发明人等荣誉称号。

目录
前言

上篇  由下向上制备光学超材料与超表面

第1章  光学超材料与超表面概述

1.1  光学超材料设计

1.2  光学超材料新物理特性

1.2.1  负折射效应

1.2.2  完美成像超棱镜

1.2.3  光学隐身斗篷

1.3  光学超材料制备

1.3.1  “自上而下”刻蚀技术

1.3.2  “自下而上”电化学方法

1.4  光学超表面

1.4.1  光学超表面设计原理

1.4.2  光学超表面特征

1.5  光学超表面实现

1.5.1  Pancharatnam-Berry相位不连续

1.5.2  间隙模式引起的相位不连续

1.5.3  惠更斯超表面

1.5.4  超透射阵列超表面

1.5.5  双层光学超表面

1.6  光学超表面应用

1.6.1  光束偏转器与超透镜

1.6.2  光学偏振控制器

1.6.3  消色差光学超表面

1.7  光学超表面的问题与展望

1.7.1  超表面中的损耗

1.7.2  光学超表面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树枝结构红外和可见光超材料

2.1  双模板法制备树枝结构超材料

2.1.1  制备流程

2.1.2  周期性多孔氧化锌模板制备

2.1.3  红外银树枝结构超材料

2.1.4  红外银树枝结构性质

2.1.5  可见光银树枝结构性质

2.2  电沉积法制备铜树枝结构超材料

2.2.1  红外铜树枝负磁导率材料

2.2.2  红外铜树枝结构超材料

2.3  电沉积法制备银树枝超材料

2.3.1  点电极电沉积法

2.3.2  平板电极电沉积法

2.4  红外树枝结构超材料

2.4.1  制备流程

2.4.2  结果与讨论

2.5  可见光树枝结构超材料

2.5.1  实验制备

2.5.2  结果与讨论

2.6  空间光谱分离现象

2.6.1  绪言

2.6.2  超材料楔形光波导制各

2.6.3  楔形光波导结果与讨论

2.6.4  普通楔形光波导制备与测试

2.7  柔性基底树枝结构超材料

2.7.1  柔性基底树枝超材料制备

2.7.2  光学特性测试

参考文献

第3章  准周期渔网结构超材料

3.1  引言

3.2  理论和仿真分析

3.2.1  理论模型

3.2.2  仿真计算S参数

3.2.3  反演计算有效介质参数

3.2.4  非对称引起的损耗

下篇  超原子和超分子构筑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

附录

内容摘要
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中波的行为,在信息传输,网络、光和声的调控等领域都有许多潜在应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研究。本书从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的概念出发,依据局域共振原理,采用仿生设计模型系统介绍了作者课题组近二十年在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总结和探讨了自下向上组装的光学超材料和超表面结构单元、树枝状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内在联系及变化规律,为研制高性能光学超材料和超表面提供了新方法。基于声学超原子和超分子模型介绍了负质量密度、负弹性模量、双负声学超材料与超表面;超原子簇和超分子簇产生的多频与宽频声学超材料及超表面。另外,本书还从理论和实验介绍了窄带、多带与宽带超材料接近吸声器,水介质中超声超材料、拓扑声学超材料。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光学工程、声学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