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学衡社会史丛书 9787100160278 (荷)田海|总主编:孙江|译者:李恭忠 商务印书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学衡社会史丛书 9787100160278 (荷)田海|总主编:孙江|译者:李恭忠 商务印书馆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62.6 8.2折 7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田海|总主编:孙江|译者:李恭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60278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6元

货号30289819

上书时间2024-04-26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  预备考察
  第一章  天地会(三合会)的阐释
    第一节  三合会知识研究
    第二节  界定三合会现象
    第三节  关于三合会知识的资料
第二部分  表演
  引言
  第二章  团体和地盘
    第一节  创建团体:进香
    第二节  确立地盘:斗和祭台
  第三章  边界和通道
    第一节  出生、生和死的循环
    第二节  三合会入会仪程
    第三节  作为戏剧的仪式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国社会的血盟
    第一节  血盟
    第二节  文书的运用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洪门及其道德戒律
    第一节  三合会的血盟
    第二节  盟书的格式和仪式用途
    第三节  建立洪门
    第四节  结论
第三部分  叙事
  引言
  第六章  神灵救劫范式
    第一节  来自神灵的救主
    第二节  马朝柱案
    第三节  范式的共同主题
  第七章  三合会知识的救世主义起源
    第一节  戏剧化的人物
    第二节  救世主义的其他要素
    第三节  三合会神灵信仰的结构
    第四节  行动中的神灵信仰
    第五节  结论
  第八章  三合会政治理想的核心
    第一节  正统论
    第二节  三合会的政治理想
    第三节  政治理想的实践
    第四节  天命和社会关系
  第九章  界定三合会的使命
    第一节  立会根由
    第二节  “失却天恩”情节
    第三节  结论
    附:关于少林寺的新说法
第四部分  总结分析
  引言
  第十章  作为客体的知识
    第一节  为三合会知识付费
    第二节  了解重于分析
    第三节  建立团体
  第十一章  三合会知识的回顾
    第一节  三合会知识的语境和功能
    第二节  三合会知识及其口述起源
    第三节  一部不同的三合会历史
    第四节  创建自然团体
征引文献
索引

内容摘要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一书,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天地会、中国秘密结社以及民间文化史研究的一部杰出著作。该书采用了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兴起的另一种秘密社会史研究路径,即文化人类学,本书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解读天地会的仪式、符号和话语,重在阐释这些元素如何建构起天地会作为一种共同体的内部认同。简单来说,田海笔下的天地会,文化建构才是核心。田海精通中文,这大大有利于他仔细爬梳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史料。他细致梳理了民间宗教和迷信文化中的末世/救世论,并概括为“神魔救世范式”,即末世灾劫+神魔救世+法术器物。天地会的种种仪式和神话传说,终跳不出这个框架。这些仪式和神话的意义是为原本缺乏如共同家族、邻里、职业而结成的天地会创造了一种原本并不存在的认同,这种认同既要说明天地会作为一种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又要与其成员的知识背景相适应。田海除了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天地会之外,他还赋予给天地会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这当是此书一大贡献。

精彩内容
三合会血盟的基本程式由起誓和诅咒两部分组成,它们要在充当见证者和应验者的天地神灵面前举行。起誓诅咒的同时要饮一杯掺和了禽血和/或人血的酒。誓约可以(但不一定要)写成文书,起誓完毕即烧毁。钻过一道刀剑架起的门关是仪式的一部分。
早期的证据来自于1786—1787年林爽文起义之后的审讯资料,这些资料证实了起义参与者起过“誓”,但明确提到采用了“歃血”这一古老做法的仅见于1786年底在台湾发现的盟书。稍后才发现了一则关于歃血为盟的完整描述,它出自三合会师父陈信的一名徒弟。这名师父早在1787年就开始在台湾活动,但在林爽文叛乱被镇压后一直隐匿起来。在此期间,他教会了谢志如何举行盟誓仪式,并给了谢志一份盟书。
1790年,谢志及其门徒在户外设立了一座祭桌,并向神灵供奉一只童子鸡。他们钻过了一道刀架门,随后谢志拿出陈信给他的那份旧盟书,所有人都跪伏在祭桌前,谢志对天宣读了如下口头誓约:“一人有难,大家帮助,如若负盟,刀下亡身。”接着谢志在桌前焚化了那份盟书,每人都饮下掺和着子鸡血的酒,仪式随即结束。后来谢志及其大徒弟被审讯时,他们只记得那份盟书的部分内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人有难,大家帮助。若是不救及走漏消息,全家灭亡,刀下亡身……总要同心协力,若是负盟,刀下亡身。
师父们总是向徒弟许诺好运以换取他们的效忠。他们还教给徒弟传统的三合会暗号—左手伸三指朝天。“同心”一词让我们想起前一章中提到的一些血盟仪式中的“同心酒”。陈信的盟誓与当时保留下来的另一份盟书之间有些差别,这表明陈信在台湾时与卷入林爽文起义的网络并不相干。
血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因而在起誓之前饮血,便使誓约具有最强大的可能效力。一起饮酒则在参与者之间营造了一种纽带,这种纽带相当贴切地表现在三合会内部的一种说法上,即把酒说成“家和兴”。大多数三合会会众的供词都具体提到了血和酒的使用,只有很少一些案例提到不用血和酒就起誓,而提到只传授会内知识但不需发誓的案例则更少。考虑到三合会团体普遍采用歃血为盟这一事实,上述这些偶尔的例外肯定是由个别师父的怪癖所致,甚至有可能是由于我们手头资料的疏漏造成的。我们只在江西—闽北地区三合会最初几十年的历史上发现了不采用血盟就传授三合会最起码知识的事例。但是,即使在这些地区,也不可能不经起誓即传授更详细的会内知识。
如同清代一般的起誓一样,三合会盟誓时只用(通常是白色的)童子鸡的血,从来不用其他动物的血。童子鸡很便宜就能买到,而且它也被普遍看作是一种生命的象征。砍去子鸡的头,然后将鸡血滴入酒中。有时,每位参加者都要割破自己的一根手指(具体而言一般为左手手指),将血滴入酒中,然后饮他们自己的鲜血。另外一些情况下,童子鸡的血与誓盟者左手手指的血一起混在酒中。不管是子鸡血、人的手指血,还是两种血混用,它们都是滴入酒中饮下的。
前述供状中提到的将手指血与子鸡血一起滴入酒中饮下盟誓的例子不多。但颇为重要的是,这些案例中除两例以外,都提到了实质性的三合会知识的传授。最早的一份供词出现于1806年,随后是1807年(传授了少量的会内知识)、1815年、1819年、1821年(传授了少量的会内知识)、1831年、1833年和1835年的一些案子。此外,19世纪40年代以后,会簿中描述的程序也包含有将手指血与子鸡血一起掺入酒中的内容。仪式的扩展与会内知识传授的增加之间存在着联系,这表明,人血与鸡血混合在一起,是为了强化盟约的力量及对参加者的后续效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