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洛伊德口误(关于心理学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9787515324302 (英)乔尔·利维|译者:鲍冷艳 中国青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弗洛伊德口误(关于心理学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9787515324302 (英)乔尔·利维|译者:鲍冷艳 中国青年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4.8 7.3折 33.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乔尔·利维|译者:鲍冷艳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24302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3.8元

货号2967513

上书时间2024-04-14

白湘云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乔尔·利维编著的《弗洛伊德口误(关于心理学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一本帮助人们解读人心真相和培养积极心态的心理学绝佳读物,不仅能让你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享受轻松一刻,还能帮你拓展视野,化解常见的烦恼琐事。
本书最大的作用就是教会人们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学会识人辨人,掌握为人处世的策略,在人际关系中赢得主动,从而在家庭、职场中如鱼得水,拥有幸福豁达的人生。通过这本书,你将了解:人们为什么会自卑?
为什么有些人爱听谄媚之语?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为什么有些人讲话可以彻底改变另一些人的信念或者态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看不见的大猩猩
  ·木匠环境和缪勒 — 莱尔错觉 
  ·鸡尾酒会效应 
  ·似曾相识
  ·解离症和神游症现象 
  ·梦 
  ·幻 觉 
  ·错 觉 
  ·恐惧症
  ·睡眠瘫痪症
  ·通 感
第二部分
  ·认知失调
  ·心理防御机制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自卑情结
  ·安慰剂效应
  ·巴纳姆效应
  ·冷读术
  ·晕轮效应
  ·失言——弗洛伊德口误
  ·妄想症
  ·文化束缚综合征
第三部分
  ·洗脑术
  ·团体迷思
  ·权力服从
  ·斯坦福监狱实验
  ·虚假记忆
  ·催 眠
  ·巴甫洛夫的狗
  ·斯金纳箱
  ·需求层次理论
  ·聪明的汉斯
  ·厌恶疗法
  ·波波玩偶实验(不倒翁实验)
  ·电休克疗法
第四部分
  ·荣格:原型和集体无意识
  ·艾瑞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心智理论
  ·情智与情商
  ·弗洛伊德
  ·自我、超我、本我
  ·阳具妒羡
  ·阳具象征
  ·盖吉受伤事件
  ·莱因的反精神医学
  ·小阿尔伯特——心理学界最出名婴儿
  ·赖 希
  ·裂脑研究 
  ·罗夏墨迹测验 
  ·图灵试验
译后记 心有千重结 

内容摘要
 乔尔·利维编著的《弗洛伊德口误(关于心理学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共有50个章节,简单介绍关于心理学你需要知道的名词来源、意义、心理学实验以及各学说代表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本书区别于其他心理学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百多年来的各种理论学说,发现并提出了不少值得读者认真考究的疑点和问题,我们称之为心理学陷阱。作者挖掘的内容全面透彻,切入点新颖,引人人胜,文风诙谐幽默,而且表述流畅,语言特色明显,这些综合性优势是心理学作品中前所
未有的。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威力非常的厌恶疗法、在吵闹场合听到别人小声念你名字的鸡尾酒会效应、无时无刻不萦绕你我心的幻觉记忆、怪诞离奇的妄想症、
冷读术、弗洛伊德口误、催眠、错觉、阳具妒羡、睡眠瘫痪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大众感兴趣的心理学名词,还有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包括波波玩偶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权力服从实验、罗夏墨迹测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图灵试验等。也能读到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华生、赖希、连恩、巴甫洛夫和阿德勒等知名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与发现。
带着兴趣认真阅读本书,会有助于你在身处书中提到的相似境遇时,跳出陷阱,培养更加积极的心态


精彩内容
 起先,弗洛伊德根据思维的高低形态(指的是思维的空间布局),将精神解析成三部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但是到了1920年,随着人格结构学说的提出,弗洛伊德不仅清晰地阐述了人格模型的构成,而且对人格的发育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见解。
他认为,在人的意识中,“本我”部分涵盖了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本能都具有生物性和“动物”性,弗洛伊德认为这类本能包括爱欲和性冲动(生
命)中动);在性冲动中,又包括性欲和桑纳托斯本能,后者即死亡本能。因为桑纳托斯本能的存在,人才会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本我”受制于“快乐原则”,也就是要求“即时的满足”;换而言之,就是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本我”就开心,如果欲求没有得到满足,“本我”就不开心,或者会感到痛苦。逻辑或现实对“本我”毫无影响,“本我”也不在意外部的世界,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就属于完全“本我”的生命体。
随着孩子日益长大,“本我”的欲求和外部世界的现实状况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冲突,于是应对现实的那部分心智变成了“自我”。“自我”的运行原则是“现实主义”,牵涉到如何从实际出发,来满足“本我”的欲求。“自我”会进行以下选择:选择推迟时间,以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选择妥协,现在就能折衷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过,“自我”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快乐,避免痛苦。“自我”是理性的,而且,“自我”不会考虑道德或者伦理等问题,“自我”采用纯粹的实用主义。
通过“超我”,道德开始登场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都被“超我”吸收了。
然后,“超我”努力控制着“本我”的各种冲动,特别是那些被列为禁忌的冲动,诸如淫欲和暴虐。由于“超我”包含了良心,所以,如果“自我”违背了道德准则,或者“自我”屈从于“本我”冲动,或者“自我”的行为违背了“理想中的自我”,那么“超我”就会惩罚“自我”。补充一点,“理想中的自我”还包含着家庭和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期许。如果“自我”无法符合“理想中的自我”,那么人就会产生罪恶感;反之,如果人选择了“正确”的行为,就会产生自豪感。如果人负担着过重的“超我”,尤其是在“理想的自我”脱离现实的的时候,就会引发神经官能症,或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本我”完全处于潜意识状态;与此同时,“超我”和“自我”则从意识层面一直延伸到了潜意识层面。
有这样一种说法,根据“缓解紧张”原则,人的整个精神体系通过“反馈回路”,随时进行自我修正。所谓“缓解紧张”原则,就是说,人在追寻某种想法或者行为的过程中,在精神层面,要将该过程可能引起的紧张程度降到最低,这样才符合进化的原理。
弗洛伊德本人将“本我”和“自我”类比成一匹马和一名骑手,另外,关于紧张感、动力和动机,弗洛伊德的描述相当晦涩。如果想用简单明了的办法理解弗洛伊德的描述,那么就想象一个画面,这样就容易多了:一个倒霉的骑手死命地黏在一匹横冲直撞的马儿的背上。这个画面的象征含义就是:淫欲和贪婪让这匹马狂性大发,只有马刺和鞭子的笞挞能让它守规矩。
“可怜的‘自我’,”弗洛伊德在1932年写道,“必须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它还得竭尽全力地调和三者的要求……这三个暴君分别是:外部世界、
超我和本我。”这种关于人性的观点实在让人感到垂头丧气,后来,弗洛伊德的女儿和其他后辈们可能是为了对此进行修正,于是根据他提出的自我模型,使用“自我心理学”的形式给这种模型添加了更多的人道主义色彩。自我心理学认为,“本我”和“超我”之间存在着
旷日持久的天人交战,这并非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唯一决定因素,同时,“自我”也并非只受“缓解紧张”这一原则的支配;另外,比如人还有追求新鲜事物和掌握新技能等愿望,此类愿望属于正面反馈循环,都是能够从正面激励“自我”的。P181-18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