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与黑 9787305141584 (法)司汤达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与黑 9787305141584 (法)司汤达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11.3 5.4折 21 全新

库存68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司汤达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41584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1元

货号8385641

上书时间2024-03-19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问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本书是《红与黑》的学生版,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本名亨利?贝尔。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战争。 

 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他才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在那里读书、写作,并且与意大利的革命党人交往密切。1830年“七月革命”后,司汤达被任命为意大利一个海滨小城的领事,直至1842年逝世。

 司汤达写作很勤奋,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有名的短篇小说有《瓦尼娜?瓦尼尼》;长篇小说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红与黑》、《巴马修道院》、《亨利?勃吕拉传》等。除此之外还著有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内容摘要
维立叶尔是弗朗什一孔泰地区最漂亮的小城之一,白色的小楼和尖尖的红瓦屋顶,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坡地上,茂盛的栗树错落有致,更显出斜坡的蜿蜒曲折。距离旧城墙百步之外,杜河缓缓流过。
  维立叶尔城北面是一座高山,山间奔流而下的溪流汇入杜河,为无数的锯木厂提供了水力驱动。一进城,便能听到钉场震耳欲聋的噪音,二十多个笨重的铁锤起起落落,将女工们送来的小铁砣变成铁钉。虽然这间钉场把整条街的居民都震得晕头转向,但他们依然会骄傲地告诉那些来到此处的游人们:“嘿!那是我们市长大人的!”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经常行色匆匆地穿过这条大街,步履庄重地走进市政厅。他头发花白,大脑门,鹰钩鼻,胸前佩戴着几枚勋章,眉宇间透着尊贵和和蔼,但这依然难掩他沾沾自喜的神情。他就是维立叶尔市的市长德’莱纳先生。
  离市政厅不远便是德·莱纳先生的宅邸,那是一个相当漂亮的花园,层层平台,一直绵延到杜河之滨。正是依靠钉厂的盈利,他才建起这样一座气派的府邸。这样漂亮的花园在法国是难得一见的,其中有几块地皮还是花高价买来的,其中就包括索莱尔锯木厂的原址。
  老索莱尔是个固执的老头,当初,市长不惜用杜河下游的四顷地和六干法郎的巨款才换来了这块地。此后,每当市长看到索莱尔老头和他的三个儿子,就会懊悔这次亏本的交易。
  不过现在,他不得不到索莱尔家去一趟,因为他希望能够把老索菜尔的儿子请过来当几个孩子的家庭教师。他本来一点儿也不看好这个木匠家的儿子,可是最近听本堂的神父说这个年轻人是个修士,学习神学已有三年,可以算是个拉丁文的人才了。市长觉得能请这样的人来当孩子们的家庭教师,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足以彰显他的身份和地位。
  市长朝着索莱尔的锯木厂走去。远远地他就看到一个人,身高不过六尺,正在忙活着丈量木材。那个人就是老索菜尔。
  莱纳先生向老索莱尔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索莱尔心中又是惊愕又是喜悦,但是他依然佯装着神情漠然的样子,他实在不大明白莱纳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最不成器的儿子弄到家里去当家庭教师,而且愿意花费重金雇佣,一年三百法郎,外加膳食和四季衣物。当然,最后一个条件是老索莱尔临时提出来的,莱纳先生居然也一口答应了。即便如此,老索菜尔也没有当场答应下来,他借口说还要和儿子商量商量。
  老索莱尔走进作坊,喊了两声,可是没有人答应他。大儿子和二儿子身材魁梧得像个巨人,他们正在砍木头,并将木头送向锯木机,所以根本没听到父亲的喊声。老索莱尔走进棚子,发现于连根本没在照看机器,而是骑在一根离地两三米的横梁上埋头看书。看到这一切,老索莱尔简直恨得牙痒痒,他知道于连身板单薄,不能像他的哥哥们一样进行重体力劳动,可是他竟然在这里看书偷懒,这真是太可恶了。
  老索莱尔又喊了两声,于连还是没有答应,不只是因为锯子的嘈杂声,而且是因为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书中了。
  老索莱尔怒不可遏,他气急败坏地跳到一根正要被锯开的树干上,再一步跳上了横梁。他先是一拳打飞了于连手中的书,紧接着,他又向于连的头顶挥出一拳,打得他险些掉下去,被那台正在运作的锯木机碾碎。好在老索莱尔手疾眼快,一把拉住了他。
  P1-3 

精彩内容
本书是司汤达的代表作,直至今天扔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媒体评论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问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在艺术上,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从而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司汤达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本书是《红与黑》的学生版,主要供青少年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