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宜集 9787545817836 陈从周 上海书店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随宜集 9787545817836 陈从周 上海书店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7.8 5.8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从周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7836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0639650

上书时间2024-03-13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园林文化大家,也是散文家,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他是“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目录

柳迎春
天一阁中作客情
谷音涧
小巷人家
带得四山一水归
岱岛秋痕
说景
古今聚散说名园
秋容
名园向晚独行时
看花又是明年
说竹
迟水仙
寒竹鸣禽
湖山人情能留客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裱画店
我是中国人
人间爱晚晴
花店小坐
画梁软语梅谷清音
——谈昆剧表演家梁谷音
粉墙秀影
华枝动素影秋水漾文漪
曲情·影情·人情
知情·解情·造情
——谈梁谷音昆剧
豫园顾曲
落花水面皆文章
——看昆剧《潘金莲》
昆曲·中国菜·绍兴酒
顾曲名园中
——豫园古戏台观昆剧
湖楼
以园解曲以曲悟园
昆剧汇香江
音低音高
——写在梁谷音赴港演出前
《眉短眉长》序
《程砚秋唱腔集》读后
《马连良唱腔集》序
“丰子恺先生遗作展览”序
读《朱屺瞻画集》记
不是书家的书家
——《丰子恺书法》序
《中国禅宗的发展和南宋五山》序
《日本建筑史序说》序
《中国花卉盆景全书》序
《泰山史迹》序

内容摘要
本稿主要为陈从周先生1987年至1989年的散文和书信,是继《书带》《春苔》《帘青》之后的第四部随笔、小品文集。由书法家王西野作序,书法家苏局
仙作题。其中记述了当时陈老与昆曲界的往来情谊,以及一些浅显的园林学说理散文。陈老力倡文理想通之道,以学者的睿智,诗文家的灵感,博古汇今,纵笔书怀。谈景,抒情,怀人,言之有物,每篇自成一
世界,别有洞天。文字婉约清丽,蕴藉含蓄,见解独到精辟,意境幽深。内中可透映出陈老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对祖国山河和故乡的深长眷恋。

精彩内容
柳迎春“料峭春寒中酒,迷离晓雾啼莺”,婉转新声,才惊醒了,“早黄杨柳漏春信”,窗前杨柳有些两样了,然而重裘未卸,没有莺啭的话,我还倦倚在半温的火炉旁啊!
的确余寒仍不肯离去,我亦无可奈何,但柳丝点点鹅黄,使你不觉中也要留心一下,它蕴藏着无限的春机,几天后将给人温暖、兴奋以及如醇酒一样的醉意。春随人意,可以说杨柳是先开眼了。
我爱柳,也欢喜画柳,记得俞平伯先生夫妇曾叫我写过一张杨柳春禽图,我题上了宋词“一丝柳,一寸柔情”,挂在他卧室中。老夫人去世后,到今天仍挂原地不动,他说这画是永久的藏春,其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话又说回来了,我与俞老能够这样为杨柳所移情,都并非无因的,在我的本行造园学中,就常引起人的深思。
园景要有四时,大家都知道。人们经过漫长的寒冬,切望着春回大地,而杨柳呢?她是报春最早,首先安慰人们寂
寞之心,而落叶又是最迟,在四季中却更是变化多端。夏日的绿杨烟雨,秋天的高柳鸣蝉,冬季的万条风前,没有不入画的,而朝晖暮霭之中,姿态依人。在中国园林中她与竹可以平分秋色。
杨柳的性格,可说是温柔体贴,水陆皆宜,我国大地上无处无她的倩影。绿柳城廓,白门杨柳,描绘出扬州与南京两城风光。而长亭折柳,闻莺柳浪,诗意与画意,无不因柳而生。因此人们说起杨柳,总是觉得它是良善而亲切的东西。其实杨柳并不像我们直觉观察所见的那样,仅见到柔的一方面,它是柔里有刚,不是没有原则性的。我们画杨柳,画其本必心存老树之态,要苍劲有笔力,然后轻添柳枝,淡抹嫩叶,方才迎风作态,否则画柳不成了。
杨柳的枝条看上去很柔,却很坚韧,可以用来编器,因此刚柔相济的美德,是杨柳独具的。近年来有些园林工作者,似乎没有从杨柳的德、貌、冲态、风韵等多方面来品赏她,而轻率地将不是高贵树木,容易生虫,杨花乱飘,树龄不长,更不是进口货,是土产品等等加之于它。目前园林越高级,杨柳就越绝迹,城市的绿地几乎让法国梧桐占领,杨柳快呜呼哀哉了。杨柳遭此厄运,何其惨也。“我为杨柳频叫屈,而今不见舞楼台。”希望从事造园的人多少要有三分诗人风度和雅,对杨柳不要太歧视了。
我每次去宁波天一阁,人家为我安排宾馆,而我总谢绝了,我爱那阁旁的平屋,斗室一间,白夏布帐子的小床,靠窗一张书桌,倚壁一架杂书,红漆的地板,墙上挂着
一副“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对子。外面是石板铺地,放着几盆秋花,远处有一丛修竹,太恬静了。这境地使我仿佛回到五十多年前的家居岁月,读书周旋其中,亲切得教人泪下,可怜的是当年照顾我的母亲,五十多年前早做了天上的神仙。哥哥来信说他遍寻了母亲墓区,再也找不到母骨葬处,我是不能想也不敢多想了。
可能因年龄的关系,“豪华”二字对我太淡薄了,一
天天进入平静如秋水的境界,这小轩正容我徘徊,容我幻想,容我回忆。人家说:“你在这里太有意思了。”我回答说,是梨子心般的酸味。偶然飘来一阵残桂香。我从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