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人陆离(精) 9787559818362 姚峥华 广西师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书人陆离(精) 9787559818362 姚峥华 广西师大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6.1 5.8折 4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峥华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18362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663854

上书时间2024-03-1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爱玲和杨绛对彼此有怎样的评价?
三年困难时期,鲍耀明寄给周作人的食品清单里有什么?
历经三十六年,《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终成完璧,出版家钟叔河耗费了多少心力,又得到了钱锺书怎样的指点?
从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转身成为一流译者,戴大洪如何完成跨界?
……名家前辈,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作品之外的花边闲言与人情世故,亦是帮助了解作家作品的有趣资料。这本《书人陆离》便是一部讲述书圈往事的“书痴列传”。
作者写自己的读书体悟,往往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此深入文本,进行介入式的阅读;写熟悉的师友,则多了一分亲切,仿佛私语谈笑间,已经将写作对象活画在纸上。

作者简介
姚峥华,《深圳晚报》阅读周刊主编,多年来浸润书海,与众多著名书人、出版家和书评人以书结友。

目录
辑一
  第一部分
    白纸黑字里看杨绛张爱玲互评
    从王祯和拒写张爱玲台湾游记想到
    谢黄“误会”其实与《我所知道的“黄裳和止庵”》无关
    《记忆小屋》里那个美好的下午
    历史老车碾压过的圈圈年轮
    奢华的《宁文写意》
    “父亲”二字如此响亮
    接力着一个传统
  第二部分
    寻找“失踪者”小说家张辛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让时间站在自己一边,不疾不徐
    有阳光的下午,闲闲地喝点酒吧
    勇于挑战帕维奇的人
    “看不见”的“客人”
    “网红”瑜老板
辑二
  《走向世界丛书》的前世今生
  《儿童杂事诗笺释》,二十六年一部历史
  野记偏多言外意——由二〇一七年版《知堂谈吃》说开去
后记

内容摘要
 《书人陆离》是姚峥华“书人系列”之一,书中既有史料钩沉,也有日常白描,是为作家、译者、出版人所作的文学特写。
本书共两辑。辑一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因书及人,由书引发联想,涉及杨绛、张爱玲、黄裳、止庵、
谢其章、张辛欣、董宁文等;第二部分因人及书,从某个侧面素描作者所熟识的兄长师友“普通人”的一
面,涉及戴大洪、陈丹燕、曹元勇、袁筱一等。辑二则集中写钟叔河所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儿童杂事诗笺释》《知堂谈吃》的前世今生。

精彩内容
 白纸黑字里看杨绛张爱玲互评杨绛生于一九一一年,二〇一六年去世,享年一百零五岁。张爱玲生于一九二〇年,一九九五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对比起来,杨绛比张爱玲长九岁,却多活了近三十年的光景。
同时代的两位杰出女子,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又皆学贯中西,博闻强记,涉猎面广,聪明绝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不容忽视。更为有趣的是,两人都享有“不近人情”的坊间“美誉”,时刻与尘世保持距离.洁身自好。
把她俩放一起,不管是杨绛还是张爱玲,估计谁都不愿意。
这里却不得不把二人相提并论,只因台湾《联合文学》前总编辑丘彦明的《人情之美》中有这么一句话:(给张爱玲)寄去《干校六记》一书,她看了在信中写下:“新近的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幽默,而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张爱玲对杨绛作品的评价.震动颇大。
杨绛的《干校六记》一九八一年五月先在香港出版,同年七月在北京出版,记叙的是一九七。年七月至一九七二年三月她被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一段生活。丘彦明与张爱玲因编者与作者的关系,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七年之间通信达四十五次之多。推算起来,有可能《干校六记》在香港甫一出版,丘彦明便寄给张爱玲,张以作者的身份,本着对编辑有信必回的原则,于是有了上边一段。
之所以震动,是二〇一六年杨绛去世后,作为其挚友的老出版家钟叔河先生应《湖南日报》之约,拿出杨绛生
前写予的两封信,由王平先生代写文章交代缘由(题为《用生命之火取暖——杨绛致钟叔河信两封》),于报纸上刊登,以表怀念之情。在其中一封里,杨绛谈及张爱玲,这里摘录部分:前天刘绪源赠我一本《翻书偶记》,序文是你的大笔,忙翻开细读,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华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大东亚共荣圈”中人,我们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张爱玲,但是他后来对钱锺书说,在美初见张爱玲,吓了一跳,她举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样美了(从照片可证)。我没有见过她。她的朋友苏青却来找过我。苏青很老实,她要我把她的《结婚十年》编成剧本。
信写于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关于此信刊登所掀起的波澜,则是后话。
此时距张爱玲写那封信给丘彦明已过去约三十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