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 9787500476078 张德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 9787500476078 张德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15.1 5.4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德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6078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5485137

上书时间2024-03-07

白湘云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德明,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靠前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参与主持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世界诗库》(任常务副主编);独立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学诗学研究》、《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及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世界文学史》;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出版有专著《人类学诗学》、《批评的视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世界文学史》,译著《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布莱诗选》、《夏洛蒂·勃朗特诗集》;另著有个人诗集《打水漂》等。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现代性主体的建构
  第一章 书信体小说与现代性主体话语
  书信与私密性
  性爱、婚姻与主体性矛盾
  第一人称视角与自我的认同
  时间模式与主体性体验
  书信体、对话性与公共性
  
  第二章 旅行文学与主体一他者的定位
  空间的构建与主体的形成
  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的定位
  食人族传说的诗学一政治功能
  
  第三章 近代诗歌、戏剧中主体一他者的建构
  《上床》:女性一美洲与男性一殖民话语
  《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
  
  第四章 成长小说与现代主体性的建构
  成长小说与成人仪式
  死亡与再生:两种对立的人生状态
  导师与魔鬼:两组对立的人物
  河上世界与岸上世界
  
  第五章 现代性欲望主体的形成
  欲望主体的形成
  欲望对象的转换
  在他者目光的注视下
  在想象界与象征界之间
  
  第二部分 现代性的断裂与危机
  第六章 现代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张力
  血性意识与神话的回归
  契合、狂欢与含混
  
  第七章 现代性表征危机与语言的突破
  三重困惑
  六种逃逸方式
  可能与极限
  
  第八章 主体的分裂与自我的消解
  文本主体与中心的消解
  他者话语进入诗歌文本
  多元主体之间的对话
  狂欢节精神
  
  第九章 时间、追忆与身份认同
  “小玛德兰点心”与“见识冰块的下午
  “奥德修斯的伤疤”与身份认同
  时间的重组与扭曲
  
  第十章 现代性主体的空间意识与身份焦虑
  封闭的私密空间
  过渡空间
  不可企及的/超越的空间
  
  第三部分 后现代世界的文学图景
  第十一章 世界图像化时代目光的暴力
  求真意志、凝视与欲望的书写
  凝视与主客体关系的建立
  从凝视的王国到世界图像的时代
  
  第十二章 20世纪流亡文学景观
  越界、失重、寻根
  失语、杂语、洋泾浜语
  个人史、家族史、民族记忆
  双重性、外位性、边缘人
  
  第十三章 后殖民作家的空间意识与身份焦虑
  错位与误置
  自我的重新定位
  房子·面子·身份焦虑
  
  第十四章 经典的普世性与文化阐释的多元性
  经典与经典性
  帝国诗人的“偏移式”续写
  流亡作家的“逆崇高”续写
  后殖民诗人的“对偶式”续写
  
  第十五章 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记忆
  民族文化记忆的主体构成
  民族文化记忆中的“他者性
  第三世界作家文化身份的认同
  代跋:全球化时代的新人文精神
  扩张型自我与文明的冲突
  内控型自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学教育与道德想象力
  附录: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与笔者以往的几部专著有所不同,《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的写作围绕“问题意识”展开,基本上是以文本细读为中心,以专题论文的形式编排的;其中既有对某个文学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也有对单个作家作品的微观透视。在一个追求全面、系统、客观的学术体制和背景下,这种“蜻蜓点水”般跳跃前进的做法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零散、片面、主观的印象。但依笔者之见,“蜻蜒点水”式自有它的长处。据我观察,蜻蜓从不旁及兼骛,也从不好高骛远,去追求什么宏大的“捕捉体系”或“捕捉理论”。它知道自己只是蜻蜓而不是老鹰,它关心、关注并解决的永远是眼前的、当下的问题,它捕捉的目标具体、明确而集中。见到一只苍蝇或一只蚊子,它首先会用目力测量该目标是否在自己的飞行半径、速度和能力范围之内。一旦看准目标,就振翅飞翔,又快、又准、又狠地下手,似乎从来没有失手过。由“蜻蜓点水”得到启发,窃以为文学批评和研究亦当如是,不追求体系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匀称、章节之间是否平衡,涉及的问题是否面面俱到,而是紧紧盯住自己的研究对象,从问题意识出发,将当下关心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扑上去,尽可能又稳、又准、又狠地抓住它、解决它,而后,跳跃式地前进到该问题的另一方面,进行类似的操作。

主编推荐
《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