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十字运动研究(2020年卷)/红十字文化丛书 9787565049835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池子华,王正春,宋双印 等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十字运动研究(2020年卷)/红十字文化丛书 9787565049835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池子华,王正春,宋双印 等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51.5 6.6折 78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池子华,王正春,宋双印 等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5049835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0743226

上书时间2024-03-07

白湘云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理论园地】
红十字文教基地建设的新探索
立足“四个着眼” 实现“四个突破”
正确把握和处理“三个关系” 有序推进红十字国际学院
建设
红十字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
——写在“红十字国际学院”诞生之际

【嘉定区红十字会专栏】
彰显人道特色完善服务体系
——嘉定区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监事会监督过程中的“借力”
——以嘉定区红十字会监事会为例
模拟情境救护培训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安亭镇失智失能老人护理情况调研报告

【盐都区红十字会专栏】
扎根人道沃土浇灌民生硕果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红十字事业发展纪实
突出人道供给参与社区治理
多措并举发挥“一报一刊”最大功率
——盐都区红十字会报刊宣传工作有法子

【常州市红十字会专栏】
高质量开展高校大学生红十字志愿服务
进一步完善红十字应急救护体系建设
遗体捐献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建设景区红十字救护站为游客保驾护航

【合肥市红十字会专栏】
合肥市红十字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弘扬人道精神心系群众冷暖
——合肥市城市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探析
点亮生命传递光芒
——合肥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侧记

【临沂市红十字会专栏】
双红融合温情博爱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探索与实践
加强养老照护能力建设服务老区人道需求
——临沂市红十字会养老照护工作概况
新形势下红十字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与思考
平邑红会创始人刘纯一

【观察思考】
中国红十字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2019年江西“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述略
2019年山西“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综述
2019年浙江红会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概述
2019年安徽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概述
2019年四川红会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概览
2019年江苏“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概述
2019年苏州纪念“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概述
红十字会救援“3·21”盐城响水爆炸事故简述
2019年红十字会救援宜宾地震述略
2019年夏红十字会救助江西洪涝灾害述略
“利奇马”台风与红十字会人道救援
2019年河北“彩虹计划”概述
陕西地级市红十字会官网运行现状考察

【调研报告】
公益慈善活动与中学德育教育
——以苏州园区的中学为例
大学生对于无偿献血的认知和意愿情况的调查

【历史研究】
西汉时期黄河水患治理与赈济
北宋循吏与灾荒救济
江南义庄义田经营状况研究
——以荡口、东山为中心的考察
略论华氏义庄之地位
华氏义庄的教化功能简论
罗生特与中国抗战救护
日本赤十字社医院早期建设考察

【学术评论】
一部探求红十字运动本源的力作
——简评《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
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探索
——评《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九辑)》简评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湖南专辑(第十辑)》简评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湖北专辑(第十一辑)》简评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十二辑)》评介
确是一只最前进的号角
——写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常州专辑
(第十三辑)》之后
做一位有责任与担当的思想者
——《仁爱之境》序
罗生特研究综述
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红十字国际学院首期青年骨干培训班课业综述

【珍稀史料】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驻松第一重伤医院始末
驰骋战场救死扶伤
——纪念新运第6医疗队成立80周年

【杂文随笔】
在学习张富清英雄事迹中永葆初心

内容摘要
  红"1-字文教基地建设的新探索

池子华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报告以及《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2020—2024)》都强调了宣传传播的“阵地建设”,要求整合资源,以“形成红十字大宣传格局”。这其中,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文教基地”)的建设,既能使其成为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贯彻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的重要抓手。文教基地如何建设,值得探索。

自下而上的新路径

“十三五”期间,自上而下,总会层面上建成和即将建成上海、贵州图云关、陕西延安、辽宁营口以及江苏常州文教基地。这样的建设路径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肯定,理应继续拓展。比如山西忻州五台县松岩口村,有白求恩在龙王庙基础上改建的战地救护医院——“白求恩模范病室”。虽然1940年该医院被日军焚毁,但1974年已恢复原貌(附设纪念白求恩陈列室),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山西省委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此重要的“红色”资源,值得我们去开发、建设。

文教基地多多益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双核功能”。建设路径的自上而下只是一个方面,“十四五”期间,应重点转向自下而上,鼓励、推动地方红十字会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教基地,形成品牌,而后申报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文教基地。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有几个省级红十字会跃跃欲试,但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换句话说,尚没有省、市级文教基地,而这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事实上,每个省都有可以开发利用的文教资源,关键在于用心发现,倾情打造。对此,我曾在《润物细无声——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建设漫谈》(《中国红十字报》2017年12月29日)、《“双基地”:红十字文化事业“双面绣”》(《中国红十字报》2019年1月8日)等文章中,做过阐述。自下而上的新路径,为我们拓宽了视野,相信在总会的激励下,在地方各级红十字会的努力下,文教基地建设必将“红”遍全国,而以此为载体,红十字文化一定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彰显教育功能。

展示场馆的新内涵

展示场馆,包括博物馆、纪念馆、体验馆等,都是传播红十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些场馆或具有打造“基地”的条件。从目前情况看,红十字会展示场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综合性场馆,如设于总会及海南博鳌的中国红十字会历史展馆,综合展示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演变历程。“十三五”期间总会创设的文教基地,也具有综合性特点。

二是区域性场馆。有些省级红会,如安徽、山西、吉林等省红会,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或建会百年大庆,举办了红十字事业成就展,但展览时间不长。而有些有条件的红会,如重庆市红十字会、湖北省红十字会等,挤出办公场地,开办展室,用有限的空间呈现人道事业的恢宏与博大。

当然,展示场馆的类型也可以按行政区划分为全国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几种类型。不管如何分类,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从目前建设情况看,就是规模偏小,基本上属于“迷你型”。除了综合性场馆之外,区域性场馆不仅量少,而且大多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实际上无论一些省级红会,还是地市级红会,办公条件已今非昔比,有不少富余空间可以利用,完全可以建设文教基地,对社会公众开放;即便条件一般,也可以设立展室,丰富其内涵,虽然暂不具备设立基地的条件,但功能别无二致,毕竟红十字会是爱心人士出入之地,营造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生命体验馆、救护培训基地等,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令人鼓舞,但其如何跟红十字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还有提升空间。应该强调的是,综合性场馆也好,区域性场馆也罢,无一例外都应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内容丰富多彩,才能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这就需要我们在融入红十字元素方面,花心思,下功夫。......




精彩内容
理论与实践,是驱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双轮”。在实践层面上,红十字会已取得了许多骄人的业绩,但相关学术理论研究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改变理论研究滞后的局面,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红十字运动研究》系列丛书,为有志于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学者及各级红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希望通过这一载体推动中国及国际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深入。《(2020年卷)/红十字文化丛书》即全面展示了2019年国内学术界在红十字运动历史和现状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所选的相关文章数十篇,按内容分为理论园地、历史研究、百家争鸣、工作交流、图书评论、文献资料、杂文随笔等栏目,全面展示了当前国内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的水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