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精) 9787509799710 (美)谭凯|译者:胡耀飞//谢宇荣 社科文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精) 9787509799710 (美)谭凯|译者:胡耀飞//谢宇荣 社科文献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33 5.6折 59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谭凯|译者:胡耀飞//谢宇荣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09799710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823973

上书时间2024-03-06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谭凯(Nicolastackett),现任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98年毕业于斯坦铂大学,2002年、2006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TheTransformationofMedievalChineseElites”。

目录
图表目录
致谢
凡例
唐代中国地图
绪论
  中古精英的转型
  作为一种史料的墓志
第一章 中古中国的官僚贵族
  家族列表和大族分类
  中古世族的人口膨胀
  大族后裔的地理分布
  官僚化的门阀世族
  小结
第二章 权力的地理
  定位精英
  京城精英
  地方上的国家精英
  其他精英迁徙路径
  结语
第三章 京城精英的婚姻网络
  重构父子链
  定位父子链
  晚唐政治精英的地理分布与规模
  京城社会景观
  婚姻网络与社会资本
  结语
第四章 晚唐藩镇
  晚唐藩镇体系和河北独立藩镇
  宪宗中兴之后的再度中央化
  唐朝政治专制与藩镇
  藩镇幕府中的社会流动
  藩镇文化
  小结
第五章 黄巢和中古大族的衰亡
  黄巢治下的长安
  洛阳和地方的毁灭
  唐代精英的消亡
  幸存者与新兴权力结构
结语
附录A 配套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附录B 估算晚唐京城精英的总量
附录C 九世纪出土墓志的来源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综合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在《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精)》中,谭凯利用新的数据手段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他通过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学者研究过。谭凯广泛地采用了摘自墓志、散文和诗歌中的轶事,来丰富其论证,从而将一千年前的男女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精)》揭示了在七至八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变迁下,唐代门阀大族比我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成功。只有在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伴随而来的三十年大动乱时期,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才因大范围的肉体消灭而崩溃。 

精彩内容
致  谢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我希望向我的博士导师韩明士(RobertHymes)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十年间,他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和经久的鼓励,我由此完成了博士论文,并得以向更早的时段拓展,方有本书问世。在求学期间,我也有幸参与了其他老师所开设的研习班,这在我成为一名历史学家的道路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对此我十分感激。他们是:韩文彬(RobertHarrist)、李峰、柯马丁(MartinKern)、宁爱莲(EllenNeskar)、RichardBulliet、张希清、施珊珊(SarahSchneewind)、HalKahn、韩森(ValerieHansen)、裴志昂(ChristiandePee)和蓝克利(ChristianLamouroux)。另外要感谢史乐民(PaulSmith)参加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我也要感谢包弼德(PeterBol),他在过去数年的研讨会上对我宣读的论文进行评议,并引导我们使用GIS和人物群体分析。
我能够在中国从事研究,得益于哥伦比亚大学游学奖学金(ColumbiaUniversityTravelingFellowship)的资助和富布莱特-海斯博士论文研究海外项目(Fulbright-HaysDoctoralDissertationResearchAbroadProgram)的支持。我也在盖蒂研究中心(GettyResearchInstitute)和斯坦福大学“人文入门”项目访问了一年。感谢所有帮我顺利得到这些奖学金的人,特别是CharlesSalas和EllenWoods的帮助。我也要感谢给我提供机会接近研究材料的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小蒙、李举纲,上海博物馆李朝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孟繁峰,以及常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大学内诸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撰写此书期间,我也受益于与诸多朋友的交流,他们是:MirandaBrown、丁爱博(AlbertDien)、黄义军、叶娃(YeWa)、TimDavis、AlexCook、LindaFeng、穆拉尼(TomMullaney)、BrianVivier、邓百安(AnthonyDeBlasi)、陆扬、朱隽琪(JessryChoo)、张聪、李苏姬(SukheeLee)、LewisMayo、张天虹和饭山知保。当来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之后,我有幸与许多同事展开深入的讨论,他们的意见精彩而富于启迪,尤其在LomasCantadas(又名ElToyonal!),许多对话有时候甚至相当激烈。特别感谢姜士彬(DavidJohnson)和GeoffreyKoziol对我书稿详细的评议,以及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编辑KristenWanner的细致工作。数年来,我也得到了来自荣新江、李鸿宾、伊沛霞(PatriciaEbrey)、柳立言、陈弱水以及其他很多人的无偿帮助。从农民成为文化地理学家的刘侃,用她那独特的视角为我提供帮助。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我的父亲谭旋(TimothyTackett),他最早启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二十年前关于法国一个省的档案),也一直是我持续动力的来源,并对我写作此书给予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
谭 凯凡  例1.本研究所用到的主要史料包括大量墓志和其他与丧葬有关的传记。书后所附人名索引提供了与本书中所有人物相关的墓志编号。在正文(不包括脚注)中,一个人名后所标的星号(﹡)表明此人有相关石刻信息存在。若要全部的引用信息,读者可以从人名索引中得到墓志编号,并查到全部的微软Access数据库(或链接到微软Excel表格)。若需下载操作指南,可参考附录A。
2.本研究主要统计所用原始数据都可以在附属的Access数据库中查到。附录A对此数据库有所介绍。它包含了比人名索引中提及的多得多的墓志(超过3000方)和人物(超过30000人)。对主要(并非全部)人物所进行的统计都能在数据库中找到,即通过Access导航界面中的“查询”(queries)窗口。这些统计已经被清晰地标注,比如表1.1的内容能够通过查询“Fig11Forty-fourexcludedeminentclans”得到呈现。另有一些脚注指向数据库中其他的查询,比如第一章第14个脚注,需要读者在数据库中查询“Fig1note149thcchoronyms”,同样能够在导航界面中找到。
3.本书年代使用西方历法,以减少混乱。每一个中国年份都转换为相应的公历年份,即便中历新年比公历新年要晚几周。因此,在本书中的时间若标为一个年份的十二月,实际上在公历而言,已经到了下一个年份的一月或二月。
4.在关于中国的地图中,海岸线(不包括上海和渤海之间的部分)、河流(不包括黄河下游)和大部分东南县城以及一部分其他地区县城的经纬度,都取自第四版“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燕京学社,2007年1月)。一些增加的县城经纬度来自马瑞诗(RuthMostern)和ElijahMeeks制作的“宋代中国电子方志系统”(DigitalGazetteerofSongDynastyChina,v.1.1,2010)。剩下的大部分地理信息,包括唐代海岸线和河流方向,与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卷相一致。下一页的地图呈现了九世纪唐王朝实际可以控制的大致疆域。当然,唐政权实际上并未如此清晰地划定其疆界。把唐代中国的疆域放入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之中,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参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