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战小人物口述史 9787555910268 [英] 彼得·哈特 (Peter Hart),徐萍 译,读客文化 出品 河南文艺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战小人物口述史 9787555910268 [英] 彼得·哈特 (Peter Hart),徐萍 译,读客文化 出品 河南文艺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36.7 5.4折 68 全新

库存45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 彼得·哈特 (Peter Hart),徐萍 译,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10268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628879

上书时间2024-03-06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彼得?哈特(Peter Hart) 英国一战史、军事史、口述史专家。自1981年起任职于帝国战争博物馆。20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他采访了英国仅存一批一战老兵,将他们的口述历史保存在了帝国战争博物馆。自仅存几位退伍军人去世后,这些录音成为前线真实声音的罕见的来源之一。哈特的历史研究围绕这些口述材料展开,代表作有《索姆河:西线黑暗的日子》《加里波利》《一战中的战斗故事》等。 译者简介: 徐萍,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理事。译有《现代英国的形成》、《大英帝国与*一次世界大战》《地址的故事: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

目录
1 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2 1914年:一支军队的阵亡

 3 准备好参军了吗?

 4 1915年:西部战线

 5 向东突围:1914-1918年

 6 1916年:索姆河战役

 7 海上的战斗岁月:1914-1918年

 8 战壕里的生活

 9 1917年:西部战线

 10 空中战争:1914-1918年

 11 1918年:德国的春季攻势

 12 1918年:奔向胜利

 13 战后残局

 致谢

 注释

内容摘要
     1 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并不简单,但是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术语进行表达。欧洲被政治和经济对抗所困扰,这既反映了欧洲大陆的血腥历史,也反映了大陆上民族国家相互冲突的野心。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族国家很少关心公共福利,只关注自己的野心。1914年,欧洲的和平面临诸多潜在的隐患和威胁:巴尔干半岛的桶,分离民族主义野心的兴起,各大帝国之间的殖民压力,德国人对被敌人包围的不安全感,法国决心从德国手中夺回失去的省份,经济决定论使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陷人恶性的、赢家通吃的竞争之中,甚至是越来越愿意诉诸暴力,这种暴力似乎渗透到从国内政治到艺术和文学的方方面面。这一切都颇为真实。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无论是单独的还是共同的,都有可能引发战争。但事实是,它们最终都并非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 1914年8月的战争是由德意志帝国带来的潜在威胁造成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并确立对欧洲的统治地位。在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ⅡI)盛气凌人的形象背后,存在着对欧洲现状的真正威胁。现代德国是在战争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首先是其1866年战胜奥地利,然后是1870-1871年法国令人震惊的惨败。最终到1914年,德国军队以高效的征兵制度为基础,成为世界上不错大的军队。它有一个存在已久的总参谋部,掌握了——至少是自己满意的—研究战争的艺术。步兵、骑兵和炮兵都配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定期训练和地面训练使他们的军事技能提高到了惊人的程度。德国经济蓬勃发展,渗透全球市场,英国和其他仍然保留特权垄断的国家成为德国的竞争对手。到1898年,拼图上的最后一块出现了:德国连续出台的海军法律开始了一项军舰建造计划,这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很好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 伦敦并没有忽视德国的崛起。1815年,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在滑铁卢战败,使欧洲摆脱了单独强权的统治。大国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不是和谐状态——但至少是一种粗糙的平衡,阻止了任何国家获得霸权。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皇家海军能够控制海洋,它庞大的殖民帝国覆盖全球,英国显然是世界上不错的国家,但它不愿意投资帝国的统治力量,以至于军队极为虚弱。德国的崛起改变了一切。任何一个称职的英国政治家都知道,英国绝对不能允许欧洲出现一个国家的单独霸权,因此法国被德国较为击败的威胁是英国不能容忍的。 英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潜在变化,其迹象很快就显现出来。1904年,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英法协约》形成,通过允许两国在非洲和中东明确界定不受的势力范围,消除了许多历史冲突。1907年签署的《英俄公约》发出了一个更为严重的信号,表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和俄罗斯一直在进行“大博弈”,争夺从波斯到西藏的中亚大片地区的权力和影响力。如今,德国离本土更近的威胁意味着这些对抗被一项协议所埋葬,该协议设法界定了双方都满意的边界和“感兴趣”的领域。 由于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都安全地“躲在”宽松的三国协约的帐篷里,英国开始探索与德国的战争可能意味着什么。逐步进行的军事安排使得英国与法国的关系更加密切。这是一场权宜之计的联姻,因为这两个国家既有各自的长处,也有各自的弱点。德国海军的威胁如此巨大,以至于皇家海军不得不召集所有军队在北海面对德国的公海舰队。因此,达成了一些协议,英国将负责保护法国的大西洋海岸线,而法国海军将集中力量确保英法在地中海地区的利益。秘密的参谋部谈判也在进行中,以保证英国军队提供一支远征部队在大陆上与法国并肩作战。从法国人的角度来看,与英国远征军(BEF)站在法国一边战斗的象征意义相比,英国远征军实际人数的贡献微不足道,但这清楚地表明,在适当的时候,大英帝国的全部力量将投入战斗。 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使人们注意到英国军队的种种缺陷,最明显的缺点是它的规模不够。在4年的时间里,约有45万人被部署到南非,但即使如此大规模的动员也根本无益于全面的大陆战争,那将是一场重量级的战争。然而,这一错误永远无法在和平时期得到解决,因为英国政府既没有认真提高税收的决心,也没有实行征兵制的政治意志,而征兵制将与德国在平等的军事基础上竞争。任何改善军队的改革都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在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军队在上流社会中得不到高度重视,这当然是有害无益的。虽然关于“红色警戒线”,人们会觉得感伤,但这掩盖了人们对于那些实际上不得不维护帝国之人的命运的漠不关心。 因此,英国军队的服役条件有时很糟糕也就不足为奇了。兵营里的住宿条件常常很差,缺乏基本设施,食物勉强够用,工资很低。但在这方面,不单单军队是这种状况,因为爱德华时代的英国,社会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军队仍然为那些被不幸的个人境遇和世俗工作所困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出路。来自霍恩丘奇(Hornchurch)地区的年轻的威廉·霍尔布鲁克(William Holbrook)就是其

主编推荐
  183位战时小人物亲口讲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一战  英国口述史专家花费10余年收集资料成书  一战亲历者留下的仅存声音  书中的小人物是受球队伙伴鼓动而参军的少年,是到战场上才学会使用刀的新兵,是带着家人照片奔赴前线的年轻父亲,是无法适应正常生活的退伍士兵……  翻开本书,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一战。 

精彩内容
彼得?哈特(Peter Hart) 英国一战史、军事史、口述史专家。自1981年起任职于帝国战争博物馆。世纪 80年代90年代,他采访了英国仅存一批一战老兵,将他们的口述历史保存在了帝国战争博物馆。自仅存几位退伍军人去世后,这些录音成为前线真实声音的罕见的来源之一。哈特的历史研究围绕这些口述材料展开,代表作有《索姆河:西线黑暗的日子》《加里波利》《一战中的战斗故事》等。 译者简介: 徐萍,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理事。译有《现代英国的形成》、《大英帝国与*一次世界大战》《地址的故事: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财富与权力密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