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

19 九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格里格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4

上书时间2024-05-02

鲁莘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如图未翻阅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格里格 著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0427443
  • 定价 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2页
【内容简介】
享利·易卜生用挪威语创作的诗剧杰作《布兰德》(1865)和《培尔·金特》(1867)介于他年轻时创作的历史剧与他后来创作的更为大家熟悉的现实主义剧作之间。从某些方面来说,《培尔·金特》可以说是醒悟的《天路历程》,尽管培尔·金特丝毫没有表现出基督徒努力克服恶习的一面。他不知廉耻地自吹自擂,自私到了极点,不仅是个谎话连篇的骗子,而且是个好色之徒。然而,这个人物又耽于幻想,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在第一幕结束时强奸了少女英格丽德,在第二幕中结交了传说中的多佛勒山妖及山妖丑陋的女儿,然后看到自己积思成疾的母亲离开人世,最后在索尔维格身上见到了一缕真正的爱情。但是对于培尔·金特来说,离开索尔维格和挪威易如反掌(第三幕)。第四幕发生在20年后的非洲,培尔·金特已经成了一位中年富商,其财富主要来自贩卖奴隶,但他最后却沦落到了开罗的一家疯人院中。当年老的培尔·金特飘海回国时,船只沉没,而他以牺牲船上厨师的生命来挽救自己的性命。当他终于回到家中后,他生平第一次开始思考道德问题,最后死在了索尔维格的怀抱中,而忠贞的索尔维格自年轻时候起就一直在等着他。人们普遍认为,《培尔·金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出道德剧,有着普遍而广泛的意义,然而对其象征主义的具体内涵却各持己见。
易卜生于1874年开始修改剧本,准备将它重新搬上舞台。他邀请格里格为这部剧作配乐,甚至建议在“非洲”一场中完全采用音乐,由演员通过哑剧和歌唱来表现情节,但他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一念头。新版《培尔·金特》于1876年2月24日在奥斯陆首演,并立刻受到了高度评价,但格里格却不满意。10年后,当哥本哈根②上演这出戏时,他重写了其中的许多音乐,使整个配乐有了极大的改善。他总共创作了22首乐曲,其中包括前奏曲、间奏曲、舞曲、歌曲和背景音乐。1888年,他选择了其中的四首乐曲,创作了一个音乐会组曲,然后又于1891年挑选了另外四首乐曲创作出了第二组曲。虽然第二组曲并不比第一组曲逊色,但第一组曲却一直更受人们的喜爱。这两个组曲共同使易卜生的剧名传遍了整个西欧。格里格后来经不住劝说,又将这两个组曲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然而由于其中一些乐曲最初的创作构思就是乐队,所以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后效果并不太好。《培尔·金特》的总谱是在格里格去世后才出版的,而正是由于乐谱的出版才使得这部剧作在德国上演时大获成功,其中最出色的是柏林1913年的演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如图未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