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

全新正版,请看图片。本书适用于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

38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岳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久亮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26632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9-11

盛世中医师的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脉诊为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之一,医门中历代圣贤莫不重视脉诊。然而现代人于对脉象的掌握却是“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内经脉法临床悟道》作者潜心研究、实践脉诊多年,全心研读《内经》关于脉学的记载,并且熟读诸多脉诊专著,临床以脉诊指导临床的开方用药。作者将其掌握的《内经》脉法和盘托出,并附以医案举隅,以期为岐黄医道的传灯续脉。
  《内经脉法临床悟道》适用于中医院校师生、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
作者简介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7年。
社会兼职: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委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前言/序言
  1981年笔者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1986年本科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市儿童医院,成为一名儿科医生。由于长期以来喜欢传统医学,作为一名西医医生可以选择的就是报考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考试顺利通过后,1989年秋季,笔者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导师是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教授。1992年,笔者获取硕士学位。随后,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
  工作后,努力提高中医水平便成了首要的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掌握基本技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脉诊为中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之一。医门中历代圣贤莫不重视脉诊,对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皆各有阐述;甚至在中药书籍中亦先予以强调。如先贤汪昂在《本草备要》自序中所述:“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
  笔者潜心脉诊学习多年,虽熟读诸多脉诊专著,而于临床实践中却难以得到证实。脉上的分析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符合率低,基本上不能指导临床的开方用药。此后,全心研读《内经》中关于脉学的记载,收获甚多,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以笔者个人的实践结果统计,脉诊分析结果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率在80%以上,并且亦可发现患者未曾注意到的病症。通过回顾个人的学习历程,我发现按照中医阴阳五行这一理论的指导来学习脉法,是掌握这一技能的关键和捷径。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以《内经》全文的指导纲领而言,笔者亦可日:中医之道,阴阳五行以贯之。
  纵观中医脉诊专著,自西晋王叔和而下,不可谓少,《濒湖脉学》是广为熟知的脉学专著之一。然而中医临床工作者对脉象的掌握常常“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深究其因,大约有三:其一,历代医家皆视脉法的核心部分为秘法,极少外传,在其著作中几乎不曾流露,以致缺少传承。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往昔诸贤的著作,大多仅仅讲述某脉对应某证或临床表现,而缺少对核心脉法在实际应用的讲解,也即脉诊原理的推演。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言,或有失误;并且各自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对同一脉象的观点也不统一,甚至创造名词;虽各有心得,然而却难以“一以贯之”。结果是脉理难明,并给后世学医者制造了一定的混乱,而无所适从。其二,由于缺少脉法的传承,脉诊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就不被中医学者所重视了,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其三,脉诊学习有其自身规律,需要师带徒的方式当面讲述、分析,方能领悟;依靠自学,则要走很长的路,方能明了。当然也必须走在正确的路上;如果不能走在正确的路上,虽皓首穷经,也不可能明了。
  中医书籍已经汗牛充栋,本不欲再著书籍以劳人眼目。然而,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已经二十六载有余,感悟不少。岐黄传下《灵》《素》二经,昌明了中医大道,核心脉法隐含于其中。笔者既已得知此核心脉法,若不公开,恐其亦如同其他中医绝学一样失传。故而,尽管笔者脉诊功夫尚未达于上乘,仍执意将之编辑成册,以为岐黄医道的传灯续脉做些许工作而已。

目录
《内经》脉法理论
第一章 《内经》脉法概况
第二章 《内经》脉法的基础原理
第一节 阴阳论脉
一、左、右论脉
二、浮、沉论脉
三、寸、尺论脉
四、脉体形状论脉
五、迟、数论脉
六、“来、去”论脉
七、“动、静”论脉
第二节 五行论脉
一、上下位置论五行
二、浮沉深浅论五行
三、脉体特征论五行
第三章 脉理疑难点解析
第一节 右手寸口脉属阳,左手寸口脉属阴
一、《内经》暗喻右手属阳,左手属阴
二、以左右寸口脉气血所属判断阴阳
三、矛盾点的解析
四、“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缺乏依据
五、李东垣所述脉象可属实,其解释之理却非
第二节 迟、数并存的脉象解析
一、迟、数的含义
二、脉搏波迟、数形成的机制
第三节 动者为阳,静者为阴的解析
一、动、静的含义
二、动、静的应用
第四节 “来、去”脉法的应用
一、比较“来、去”的快慢以判断人体的上下、内外、虚实
二、比较来去的盛衰,判断疾病的内外
三、比较来去的大小,判断疾病的内外
四、比较来去的长短,判断阴阳的盛衰
第五节 缓脉与涩脉的辨析
一、缓脉辨
二、涩脉辨
第四章 诊脉的步骤
……
以《内经》理论分析常见疾病
临证脉案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