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全新正版,请看图片。祖传针灸常用处方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 是为三姊妹篇,由腧穴功能到处方组合到临床论治,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辨证论治体系,自成一家之学。均为原创性著作,含金量高,是李氏五代针灸家传秘籍,极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318 全新

仅1件

湖南岳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世珍 李传岐 等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5456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3-05-28

盛世中医师的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实物拍照,请看图片。其中:《祖传针灸常用处方》2006年12月第1版,大32开,平装,695千字,863页;《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16开,精装,2018年8月第2版,779千字,498页;《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16开,2017年7月第2版,643千字,656页。
商品描述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集家传五世针灸临床经验,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针灸处方专著。内容丰富,论治确切,临床实用,为针灸临床医生所难得的必修书。对于科研、教学乃至学科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常用处方是依据腧穴功能和配伍后的协同作用而创立的,同时结合病机和证型进行整体治疗、辨证取穴。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共15篇,49个处方。总论6篇,即方论、针灸与方药、腧穴功能与配伍后的协同作用、家传补泻法的演变及临床应用、处方主治范围的一般规律、医话等。各论9篇,即补益类、温阳类、清热类、理气血类、祛风类、祛痰类、安神类、调胃肠类、其他类等。每个处方为一单元,下设有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能效用、主治范围、方证简解、所治病证、临床应用、病案举例、方效相较、注意事项及其他等 12部分。其中方证简解和临床应用为其核心,前者是从腧穴功能和病因病机两个方面揭示该方特征、组方机制、方与证的对应辨证关系等,后者是具体临床应用,针对病证证型特征加减变化灵活应用。另有附篇,内容分两部分,即误治辨析案例和医话。医话又分作者祖父医话和父亲医话两部,均为其数十年的心得体会,涉猎很广,内容十分丰富,值得一读。
本书与《常用腧穴临床发挥》、《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堪称三姊妹篇。由腧穴功能到处方组合到临床论治,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灸辨证论治体系,自成一家之学。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
内容简介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是一部具有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针灸临床证治和医案专著。内容丰富,论理确切,临床实用,为针灸临床医生所难得的必修书。对于教学和科研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书分总论、各论和其他三大部分,共51篇,38个病(证),460余则医案。总论中有5篇,即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针灸临证治要、证候群是辨证论治的依据、针灸组方选穴和医案等。各论分3部分(38篇),有内科病证治及案例、妇儿科病证治及案例、五官外科病证治及案例。其他分4部分(8篇),即误治辨析案例(分四诊不详、辨证有误和治则有悖,选穴不当)、其他病案例、肢体疼痛症案例和外伤性疾病案例。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临床实践)为《常用腧穴临床发挥》(基础知识)的姊妹篇,通过《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的出版,可使读者将《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中腧穴功能的研究,融会贯通,很好地运用于临床。
目录
总论
一、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
二、针灸临证治要
三、证候群是辨证论治的依据
四、针灸组方选穴
五、医案
各论
一、内科病证治及案例
(一)头痛
(二)眩晕
(三)咳嗽
(四)哮证
(五)不寐
(六)虚劳
(七)胃痛
(八)腹痛(附:寒疝型腹痛)
(九)鼓胀(附:黑热病)
(十)郁证(附:失语)
(十一)厥证
(十二)泄泻
(十三)痢疾
(十四)小便失禁
(十五)癃闭
(十六)阳痿
(十七)遗精、滑精
(十八)中风
(十九)面瘫
(二十)腰痛
(二十一)痹证
(二十二)痿证
(二十三)坐骨神经痛
二、妇、儿科病证治及案例
(一)带下
(二)阴痒
(三)痛经
(四)缺乳
(五)小儿麻痹
(六)小儿遗尿
(七)小儿泄泻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五官、外科病证治及案例
(一)眼睑下垂
(二)软腭麻痹
(三)耳鸣、耳聋
(四)舌喑
(五)喉喑
(六)喉痹(附:急喉风)
(七)瘾疹
其他
一、误治辨析案例
(一)四诊不详
(二)辨证有误
(三)治则有悖,选穴不当
二、其他病案例
(一)内科病
(二)妇儿五官科病
(三)奇病和难确诊的病
三、肢体疼痛症案例
四、外伤性疾病案例
参考书目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内容简介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初版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世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腧穴功能、治疗范围、穴若药效以针代药、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和对经旨、经文的探讨是该书的精髓。修订版在腧穴功能、配伍组方、辨证论治等方面予以完善,补充了门人的创新成果。本书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世珍简介
  李世珍(1926—2005),教授、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南阳市安皋乡人。“李氏针灸”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习医,初中、高中假期间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行针指要歌、刺灸心法要诀等,高中毕业后随父行医。1952年考入卫生部针灸师资班,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南阳地区人民医院针灸科工作。1978年赴埃塞俄比亚参加国家援外医疗队。198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先后担任中医科主任、针灸科主任、河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南阳中医学会理事长、针灸学会理事长、张仲景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仲景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调入张仲景国医大学。任门诊部主任,附属医院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针灸讲师团教授、南阳市政协常委。1987年晋升为教授。
  李世珍教授在国内外杂志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科研成果两项,其学术见解收录在《中国针灸大全》《针灸临证指南》《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黄河医话》《淮河医药文萃》等书中。著有《常用腧穴临床发挥》《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祖传针灸常用处方》,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先后被译为日文、韩文、英文于海外广泛传播。
  针灸之学,理承《内》《难》,辨证论治,法出《伤寒》。李教授一生致力于腧穴功能及配伍应用研究。为弘扬针灸之学,集数代人之经验,于临床五十载之实践,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脏腑气化作用为指导,对腧穴功能及配伍、穴若药效、腧穴配伍法则、功效主治及其与中药汤方的关系等进行全面探讨,并与脏腑的生理、病理、临床证型、辨证法则等紧密地联系起来,整体治疗辨证取穴,进行系统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实践体系,自成一家之学说,为阐扬针灸辨证论治学术思想自辟一径。
  李传岐简介
  李传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任医师,李氏针灸第五代传人、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器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针推学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针推学会副主任委员、南阳市政协委员、李氏针灸研究所所长,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主编。致力于李氏针灸五代临床经验的发掘整理,主持《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已再版)、《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祖传针灸常用处方》的修订再版工作。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改进应用”等科研课题11项,其中2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次到日本、韩国、美国讲学。研究方向:腧穴功能与临床配伍应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实物拍照,请看图片。其中:《祖传针灸常用处方》2006年12月第1版,大32开,平装,695千字,863页;《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16开,精装,2018年8月第2版,779千字,498页;《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第2版),16开,2017年7月第2版,643千字,656页。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