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
  • 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
  • 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
  • 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

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全新正版!本书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相信你读来必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悟,可供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88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岳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燕中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00892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上书时间2023-03-19

盛世中医师的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全新正版,未开封,请看图片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
用中医原创思维揭秘腧穴之奥
看似一穴一术,实为自成体系之医道
溯本求源,复古经穴之本来面目
予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触

内容简介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针灸非一穴一术,而是自成体系的医道。本书从中医原创思维出发,着眼穴名,揭开腧穴之奥;立足中医经典视角观察,复古中医的本来面目,论述了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注重腧穴名称的释义,特别注重腧穴的气血运行状态以及穴性,使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与天地之气味相应。本书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相信你读来必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悟,可供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本书讲述了经络的概念、源流、组成、基本功能、临床应用和腧穴的分类、配伍与处方,并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穴位主治,引经据典,并立针灸处方,使经典与临床相结合,是一部理论与临床并重的难得的著作,适于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爱好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朱燕中,男,198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学士学位。曾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生。2001年至今,在美国天人相应针灸诊疗中心主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获东方医学博士学位。《中医杂志》英文版特邀编委。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导师。
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总论
第一章 经络
第一节 中医哲学基础
第二节 天人相应
一、经脉与经水相应
二、人体上下与天地相应
三、气血之行与天道相应
四、四肢躯干分部与天地相应
第三节 营卫气血
一、来源
二、营卫运行
第四节 经络系统
一、理论基础
二、十二经脉
三、十五大络
四、十二绎别
五、经筋
六、皮部
第五节 根结,终始、标本、气街、四海
一、根结
二、终始
三、标本
四、气街
五、四海
第二章 腧穴
第一节 腧穴基础
一、腧穴功用
二、腧穴部位
三、穴性
第二节 腧穴逻辑
一、腧穴个数
二、腧穴术数
第三节 腧穴属性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其他特定穴
第四节 《内经》之水热穴
一、五十九热穴
二、五十七水穴
第五节 穴名内涵
……

下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手太阴肺经
第四章 手阳明大肠经
第五章 足阳明胃经
第六章 足太阴脾经
第七章 手少阴心经
第八章 手太阳小肠经
第九章 足太阳膀胱经
第十章 足少阴肾经
第十一章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二章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三章 足少阳胆经
第十四章 足厥阴肝经
第十五章 督脉
第十六章 任脉
前言/序言
多年前就有写这本书的冲动,我在美国教中医很多年,一次看到一本学生必读的英文版针灸书,书中将公孙穴译成“爷爷和孙子”,将商阳穴译成“阳的交易”,心底有一种感觉,有责任写一本书,澄清腧穴的本质。十四经腧穴的名称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穴名内容涉猎广泛,上及天文,下至地理,中合人事。腧穴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最直接、最准确、最完整的信息,而且没有遗失和删改,是古代圣人思想的结晶,是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为后世了解古代文化,掌握中医逻辑,理解腧穴本质,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因此,读懂穴名,对中医概念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
古代圣人是人,不是神,腧穴经络是基于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制定的,因此我研究经络腧穴强调要从常人的逻辑思维出发,并且还要从经典的视角观察,复古中医的本来面目,充分阐明古人依据自然法则所制定的医学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不要局限于现代常规思维模式。
本书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进一步阐明《内经》经络体系;二是通过对腧穴名称的注释,复原古人赋予腧穴的内涵。名不虚设,穴不徒取,腧穴名称是揭开腧穴秘密的钥匙。本书内容的独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书中介绍了
《内经》经络学,《内经》中所介绍的经络知识,内容丰富,涉猎广泛,逻辑深刻,今天的教科书多没有触及其实质内容。《内经》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身小宇宙,是立体的,是有机的,是运动变化的。而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自然有天地日月、山川水泉,人体有心肺、脾胃、肝肾及经脉气血与之相应;天地间有云雨、湖海,人有气水升降出入、四海气街与之相应等。本书重在强调中医理论的逻辑性,还有很多观点也是本书特别提出,如关于终始、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经别、经水、大络等概念的深入探讨。

腧穴方面,本书着重腧穴名称的注释,新开辟了腧穴的[气血运行状态]以及[穴性]。中医临床治疗主要有中药和针灸两种模式,两者有着本质不同,中药是外来的,以治病为目的,腧穴是自身的,是身体的一部分,腧穴的命名主要反映身体生理现象,不是以祛邪治病为其首要目的,因此在分析穴名时,要根据其所在部位、经脉归属,结合天人相应关系,尽可能地贴近其生理属性,并以此为基础加以思考。例如阴市穴,阴市者,阴气聚积之处,阴盛则阳气收藏。阴市之名不是因为阴寒之邪聚集而得,是因其属性而得名。阳明主降,阴市之上有伏兔,阴精伏藏之处。从髀关开始,阳气开始收藏,因此有伏兔之藏精,阴市者阴盛,阳气因此得以收藏,所以《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都认为本穴禁灸。
本书特别列出的腧穴[气血运行状态]一项中,介绍了气血运行状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腧穴之气与经脉相将而行,运行于经脉内外,一般经穴都有这个特点。二是气血运行于脉外,与经脉运行不同,应天道而行的状态,即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典型腧穴有五输穴等。
本书独特之处还在于强调穴性的重要性,目前中医院校针灸教材中只讲腧穴主治,不讲穴性和功能。所谓穴性是指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并与天地之气味相应,例如五输穴就具备了阴阳五行六气的特殊属性,阳经的六输穴对应六气,阴经的五输穴对应五味。其他腧穴属性还与名称、所在部位,及其他属性相关,掌握穴性对穴位的准确使用至关重要。
本书难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还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未开封,请看图片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