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已故老中医王修善(1889--1970)存世医案:证分七十六门,方列四百余首。 此书系王老医师临终献给政府的遗稿,生前已为山西各地人士广为传抄,王修善临证笔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12-400】
¥
189
八品
库存5件
作者王修善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王修善(1889——1970),字至宝,出生在临县王家坪村一个中医世家。7岁入学就读,品学兼优。少年时代,看到清廷腐败,污吏横行,弃儒学医,立志救死扶伤。他在父亲王嘉宾的耳提面命下,精读中医经典,博览历代名医巨著,悉心综合研究临床经验。他19岁代父出诊,临床10年,名震乡里,足迹遍及临县,后及方山、岚县和离石一带,延请和求救者络绎不绝。
中文名 王修善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性 别 男
目录
1 个人经历
2 医德高尚
3 医术精湛
4 个人著作
个人经历编辑
民国29年(1940),日军侵入临县,家宅被放火烧毁,一气之下,携眷离籍飘泊于石楼、临汾等地,悬壶自给。1950年定居隰县,1954年参加工作,在隰县药材公司、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师,先后被选为隰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常务委员。
王修善
王修善
医德高尚编辑
修善医德高尚,为人笃厚,律己甚严。他出诊行医,以治病救人为主,并不全赖挣钱养生。给人看病,一般不收诊费,穷苦人求诊,不只分文不收,有时还送给药物。病者来请,随请随到。他诊疗十分认真,常以“生死之间,乃在分毫,稍一不慎,即可制人于绝地,千万不可大意”教育学徒,要求他们“学医,首先要树立高尚的医德”。
医术精湛编辑
修善医术精湛,善治疑难病症,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总是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临床治疗,灵活变通,化裁得宜,因而疗效奇特。晚年虽然身体衰弱,但壮心不已,远则策蹇以往,近则扶杖而行,一生中救活了很多垂危病人。他爱好交游,成名后来信来访者甚多,都以诚相待,一一作答。对自己的医术,从不保守,不仅将数代祖传秘方献给人民政府,而且把自己得心应手的单方、验方遍传学者。
他一生研医,尊古而不宜古,在别人看来往往束手无策之时,他却往往另辟蹊径,翻出新意。他的医学思想,可概括为“尊经、博采、通变”。他认为“医必有所宗,宗必始自经,有源方有流”,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方可自成裁化;医贵通变,宜古是治病的大敌,通变才是求实的纯宝”。
个人著作编辑
修善晚年十易寒暑,伏案著述,将60余年的临床经验集成《王修善临证笔记》,症分76门,方列400余首,深受国内外读者赞赏。对伤寒用大陷胸汤反助甘草,妊娠以甘草大黄汤治呕吐,有精辟论述。1979年该书被列为山西省名老中医经验丛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香港《大公报》载文给予高度评价。1981年6月,本书参加了法国法克兰第三十三届国际图书展览。湖南科技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现代中医学家渊源》,亦将王修善列为现代医学家。1982年2月,中国图书目录,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动态》都作了介绍。1986年1月,应读者要求,“临症笔记”再版印行。吕梁地区卫生局亦于1978年和1984年,分别刊印了“临症笔记”和他的另一著作《异受眼科》。
修善一生尚喜拳术、善诗文,尤工书法。
1970年10月逝世于隰县,后归葬故里王家坪,终年81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