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葛根黄芩黄连汤 12.四逆汤 13.四逆散 。.小承气汤第二届国医大师,山东已故名老中医张志远(1920—2017年)70年临床结晶: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将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跟师、自悟,历验有得的方药及临证心法以医话的形式作了系统整理。医话内容以临床要诀为核心,涉及药物的独特功效、使用方法、量效关系、配伍诀窍【3-315】
¥
96
八品
库存5件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3-01-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张志远先生年逾90,为传承经验计,将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跟师、自悟,历验有得的方药及临证心法以医话的形式作了系统整理。医话内容以临床要诀为核心,少则数十字,多则百余字,涉及药物的独特功效、使用方法、量效关系、配伍诀窍、辨证心得等,系其70年临床的心血结晶,
- 商品描述
-
容简介编辑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简介:张志远先生年逾90,为传承经验计,将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跟师、自悟,历验有得的方药及临证心法以医话的形式作了系统整理。医话内容以临床要诀为核心,少则数十字,多则百余字,涉及药物的独特功效、使用方法、量效关系、配伍诀窍、辨证心得等,系其70年临床的心血结晶,极可珍视。《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是作者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经验,业师、家父所授心血遗产,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心得、体会写成的。 [1]
作者简介编辑
张志远,生于1920年,山东德州人。幼承庭训,读经书,习医术,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青年时代悬壶鲁北。1957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讲授中医妇科、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为山东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行医七十余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善于积累,勤于著述。著有《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空谷足音录》、《诊余偶及》、《蒲甘札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主编有《中同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妇科学》等教材及《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等著作,发表论文400余篇。门人辑录整理出版有《张志远医论探骊》、《张志远学术经验辑要》、《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
图书目录编辑
第一辑药笼小品实验录(一)
1.大青叶
2.贯众
3.蒲公英
4.天麻
5.黄芪
6.绿茶
7.白术
8.苦瓜
9.虎杖
10.苍术
11.茯苓
12.西瓜
13.白芍
14.紫参
15.香椿
16.薏苡仁
17.龙胆草
18.莲子心
19.蒲棒
20.香蕉
21.荸荠
22.枸杞子
23.山药
24.大腹皮
25.升麻
26.鸡冠花
27.知母
28.露蜂房
29.红赭石
30.浮萍
31.地肤子
32.葫芦
33.蝼蛄
34.甘松
35.徐长强口
36.十大功劳
37.蚤休
38.小蓟
39.石打穿
40.汉防己
41.仙鹤草
42.仙茅
43.蕺菜
44.草决明
45.香附
46.黄药子
47.黄精
48.卫矛
49.青蒿
50.土茯苓
51.桔梗
52.参三七
53.金荞麦
54.瓜蒌
55.垂盆草
56.豨莶草
57.葡萄
58.赤灵芝
59.龙眼肉
60.蛇床子
61.半夏
62.芫胡荽
63.鸭跖草
64.白果
65.木槿花
66.野苎麻
第二辑药笼小品实验录(二)
1.人参—黄芪
2.大青叶—板蓝根
3.细辛—吴茱萸
4.枳壳—厚朴
5.全蝎—蜈蚣
6.旱莲草—仙鹤草
7.大黄—山栀子
8.生地—玄参
9.菊花—野菊花
10.当归—肉苁蓉
11.青黛—芦荟
12.大黄—芒硝
13.半夏—橘红
14.干姜—附子
15.麻黄—桂枝
16.山楂—神曲
17.当归—川芎
18.黄芩—柴胡
19.白芍—炙甘草
20.生姜—大枣
21.龙骨—牡蛎
22.干姜—黄连
23.附子—大黄
24.人参—石膏
25.麻黄—杏仁
26.白术—泽泻
27.茯苓—甘草
28.木瓜—牛膝
29.黄芪—当归
30.苍术—黄柏
31.石菖蒲—远志
32.天麻—茯苓
33.熟地黄—山茱萸
34.黄连—阿胶
35.肉桂—附子
36.苦参—蛇床子
37.紫菀—款冬花
38.白芍—柴胡
39.黄连—吴茱萸
40.枸杞子—女贞子
41.麦冬—川贝母
42.藿香—紫苏
43.香附—高良姜
44.丹参—参三七
45.龙眼肉—酸枣仁
第三辑医药名家重点论说(临证经验与用药)
1.张机
2.孙思邈
3.庞安时
4.许叔微
5.陈自明
6.严用和
7.刘完素
8.张元素
9.李杲
10.王好古
11.罗天益
12.张从正
13.朱震亨
14.戴思恭
15.王履
16.汪机
17.薛己
18.李时珍
19.孙一奎
20.缪希雍
21.陈实功
22.王肯堂
23.赵献可
24.张介宾
25.吴有性
26.喻昌
27.李中梓
28.张璐
29.程国彭
30.叶桂
31.缪遵义
32.王维德
33.薛雪
34.徐大椿
35.黄玉璐
36.王清任
37.陈念祖
38.吴瑭
39.费伯雄
40.吴樽
41.王士雄
第四辑经方今用
1.小青龙汤
2.当归芍药散
3.苓桂术甘汤
4.茯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5.小柴胡汤
6.半夏泻心汤
7.小陷胸汤
8.理中汤
9.麻杏石甘汤
10.黄芪桂枝五物汤
11.葛根黄芩黄连汤
12.四逆汤
13.四逆散
14.小承气汤
15.酸枣仁汤
16.瓜蒌薤白半夏汤
17.旋覆代赭汤
18.五苓散
19.吴茱萸汤
20.麻黄汤
21.白虎汤
22.桂枝汤
23.茵陈蒿汤
24.炙甘草汤
25.真武汤
26.黄连阿胶汤
27.葛根汤
28.桂枝茯苓丸
29.大黄□虫丸
30.白头翁汤
3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2.黄芪建中汤
33.大陷胸汤
34.大柴胡汤
3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第五辑时方选用
1.凉膈散
2.控涎丹
3.温脾汤
4.逍遥散
5.防风通圣丸
6.黄连解毒汤
7.普济消毒饮
8.当归龙荟丸
9.补中益气汤
10.归脾汤
11.生脉散
12.六味地黄丸
13.易黄汤
14.生化汤
15.补阳还五汤
16.牵正散
17.少腹逐瘀汤
18.平胃散
19.二陈汤
20.川芎茶调散
21.独活寄生汤
22.羚羊钩藤汤
23.复元活血汤
24.丹参饮
25.越鞠丸
26.五子衍宗丸
27.人参养荣汤
28.神应养真汤
29.九味羌活汤
30.木香顺气丸
31.增液汤
……
第六辑杂忆琐记 [1]
词条图册
第一辑药笼小品实验录(一)
1.大青叶
2.贯众
3.蒲公英
4.天麻
5.黄芪
6.绿茶
7.白术
8.苦瓜
9.虎杖
10.苍术
11.茯苓
12.西瓜
13.白芍
14.紫参
15.香椿
16.薏苡仁
17.龙胆草
18.莲子心
19.蒲棒
20.香蕉
21.荸荠
22.枸杞子
23.山药
24.大腹皮
25.升麻
26.鸡冠花
27.知母
28.露蜂房
29.红赭石
30.浮萍
31.地肤子
32.葫芦
33.蝼蛄
34.甘松
35.徐长强口
36.十大功劳
37.蚤休
38.小蓟
39.石打穿
40.汉防己
41.仙鹤草
42.仙茅
43.蕺菜
44.草决明
45.香附
46.黄药子
47.黄精
48.卫矛
49.青蒿
50.土茯苓
51.桔梗
52.参三七
53.金荞麦
54.瓜蒌
55.垂盆草
56.豨莶草
57.葡萄
58.赤灵芝
59.龙眼肉
60.蛇床子
61.半夏
62.芫胡荽
63.鸭跖草
64.白果
65.木槿花
66.野苎麻
第二辑药笼小品实验录(二)
1.人参—黄芪
2.大青叶—板蓝根
3.细辛—吴茱萸
4.枳壳—厚朴
5.全蝎—蜈蚣
6.旱莲草—仙鹤草
7.大黄—山栀子
8.生地—玄参
9.菊花—野菊花
10.当归—肉苁蓉
11.青黛—芦荟
12.大黄—芒硝
13.半夏—橘红
14.干姜—附子
15.麻黄—桂枝
16.山楂—神曲
17.当归—川芎
18.黄芩—柴胡
19.白芍—炙甘草
20.生姜—大枣
21.龙骨—牡蛎
22.干姜—黄连
23.附子—大黄
24.人参—石膏
25.麻黄—杏仁
26.白术—泽泻
27.茯苓—甘草
28.木瓜—牛膝
29.黄芪—当归
30.苍术—黄柏
31.石菖蒲—远志
32.天麻—茯苓
33.熟地黄—山茱萸
34.黄连—阿胶
35.肉桂—附子
36.苦参—蛇床子
37.紫菀—款冬花
38.白芍—柴胡
39.黄连—吴茱萸
40.枸杞子—女贞子
41.麦冬—川贝母
42.藿香—紫苏
43.香附—高良姜
44.丹参—参三七
45.龙眼肉—酸枣仁
第三辑医药名家重点论说(临证经验与用药)
1.张机
2.孙思邈
3.庞安时
4.许叔微
5.陈自明
6.严用和
7.刘完素
8.张元素
9.李杲
10.王好古
11.罗天益
12.张从正
13.朱震亨
14.戴思恭
15.王履
16.汪机
17.薛己
18.李时珍
19.孙一奎
20.缪希雍
21.陈实功
22.王肯堂
23.赵献可
24.张介宾
25.吴有性
26.喻昌
27.李中梓
28.张璐
29.程国彭
30.叶桂
31.缪遵义
32.王维德
33.薛雪
34.徐大椿
35.黄玉璐
36.王清任
37.陈念祖
38.吴瑭
39.费伯雄
40.吴樽
41.王士雄
第四辑经方今用
1.小青龙汤
2.当归芍药散
3.苓桂术甘汤
4.茯苓甘草龙骨牡蛎汤
5.小柴胡汤
6.半夏泻心汤
7.小陷胸汤
8.理中汤
9.麻杏石甘汤
10.黄芪桂枝五物汤
11.葛根黄芩黄连汤
12.四逆汤
13.四逆散
14.小承气汤
15.酸枣仁汤
16.瓜蒌薤白半夏汤
17.旋覆代赭汤
18.五苓散
19.吴茱萸汤
20.麻黄汤
21.白虎汤
22.桂枝汤
23.茵陈蒿汤
24.炙甘草汤
25.真武汤
26.黄连阿胶汤
27.葛根汤
28.桂枝茯苓丸
29.大黄□虫丸
30.白头翁汤
3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2.黄芪建中汤
33.大陷胸汤
34.大柴胡汤
3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第五辑时方选用
1.凉膈散
2.控涎丹
3.温脾汤
4.逍遥散
5.防风通圣丸
6.黄连解毒汤
7.普济消毒饮
8.当归龙荟丸
9.补中益气汤
10.归脾汤
11.生脉散
12.六味地黄丸
13.易黄汤
14.生化汤
15.补阳还五汤
16.牵正散
17.少腹逐瘀汤
18.平胃散
19.二陈汤
20.川芎茶调散
21.独活寄生汤
22.羚羊钩藤汤
23.复元活血汤
24.丹参饮
25.越鞠丸
26.五子衍宗丸
27.人参养荣汤
28.神应养真汤
29.九味羌活汤
30.木香顺气丸
31.增液汤
……
第六辑杂忆琐记 [1]
张志远(1920年7月—2017年11月),男,汉族,1920年7月生,山东德州人,无党派人士,194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山东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原卫生部中医作家、全国中医各家学说研究会顾问、山东中医基础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学会顾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
2017年11月7日,张志远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逝世,享年98岁。 [2]
中文名 张志远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德州 出生日期 1920年7月 逝世日期 2017年11月 职 业 医生 代表作品 《张志远医论探骊》、《医林人物故事》等
目录
1 人物履历
张志远,幼承庭训,读经书,习医术,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青年时代悬壶鲁北,享誉一方。1957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讲授中医妇科、医学史、各家学说等,医、教、研并举,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主编《医林人物评传》、《医林人物故事》等,辑有《张志远医论探骊》,穷四十年之心血著成《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发表论文400余篇,成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017年年11月7日9时12分,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远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逝世,享年98岁。 [2]
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张志远 山东德州人”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3]
中医学问深奥,学好难,成家更难;但其中必有方法可鉴,张志远的治学经验或许有不少启发。
1.文学修养为根基,勤学博览是舟楫
张氏自幼受家庭影响,又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很早就奠定了坚实的古文基础;稍长,即涉猎经、史、子、集而成为有名的学者。尤对易学深有体会,以至影响了其医学生涯。
及习医后,举凡《内》、《难》、《伤寒》以至后世诸家之书,更是无所不读,促使其医学理论日趋丰厚,造诣渐深。为广见闻,开拓思路,还广泛搜求各种史料(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虽年逾古稀,未尝释卷。尤其注意科技新动向,对新兴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亦颇有兴趣,主张多学科研究中医,使之现代化。以其学识渊博,人称“活辞典”。当然,博览不可滥,读书不能死,应读有所用,学以致用,要正确选择材料,讲究其时效性、价值性,熟知者、过时者一目十行;生疏者、有用者精读细研。所以,张氏至今仍能背诵许多书籍的重要原文,也积累了大量的读书卡片、笔记,成为研究中医药的资料。
2.承授师传入门径,刻意创新登堂室
张氏少时学医,得到父辈及老师的指点,先理解中医基本概念,继而掌握基础理论,然后诵读脉法、汤头歌诀等,再修临床课,始习外科、儿科,后及内科、妇科,羽翼渐丰,终以内、妇科成家,尤长于妇科。张氏完全继承了父辈外、儿科之经验,又转向内、妇科,这与其刻意创新是分不开的。依样葫芦故然简单,但中医不会发展;只有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日新其用,开辟新路,中医才有生命力。因此,他不仅继承了家学,且使之有所发展,诸如对妇科不孕证等疑难病的辨治,尤其对“妇科十治”的总结,颇具匠心。其对各家学说的研究亦反映了他的革新思想。
3.析清源流寻法宝,广泛临床求卓效
中医学术,博大精深,初学者多望洋兴叹。张氏则认为,学习中医有规律可循,中医历数千年仍存者,乃其基本理论及可靠的治病方法。自《内经》以来,基本理论之模式未变,而辨治疾病的方法却代有发展。这就要求初学者先掌握基本理论,待入门之,即应循讨源流,抓住其发展脉络,由此亦可了解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开启思路。在澄清源流时,还可根据需要,不失时机地挖出治病法宝,丰富学识、经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中医尤其如此,饱读经书不一定能治病,因此,临床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临床,一可以加深对中医学的理解;二可以验证所学正确与否;三可以发现前人的片面与不足,提出问题;四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如此,则前人的理论与经验得以发展,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如张氏自制的“崩漏丹”,即是集众家之长,又结合实践的产物,治疗崩漏有突出疗效。
4.他山之石可攻玉,现代医学须熟知
张氏强调,无论中医、西医,皆各有长短,善为医者,应巧于取长补短,而不可立门户之见。至今中医界有“保守”者,排斥西医,以至临证出现笑话,甚至发生医疗事故。张氏自五十年代即注重学习西医,不仅熟练掌握其基本知识,而且能用其长,灵活地将客观化验检查结果与中医诊治相结合,弥补了中医过于抽象,或“无证可辨”时的不足。如对肝病的辨治,常参考化验结果,及时修订治疗方案,取得满意效果;对心脏疾患,亦参照心电图等的提示,分别病情,投予经验方药,往往收效更捷。当然,张氏非唯“客观指标”论者,更反对中医西化,因二者是两种理论体系,如西医的“炎症”不能等同于中医热证;西医注重局部、“标”的治疗,中医则相反。其中关键:以现代医学检测做参考,辨治不离中医理、法、方、药。
学术思想编辑
1.倡论“医易相关”说
张氏认为,《周易》乃“群经之首”,其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周易》虽无阴阳二字,但其认识自然、分析事物的“两点论”却很科学。其中乾、坤二卦为基石,由此衍生了八卦、六十四卦,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乾坤乃阴阳之肇基,因此,一部《周易》所体现的主题就是阴阳变化规律,它为《内经》的阴阳学说奠定了基础。《内经》有关阴阳的特性、阴阳的关系及其变化,以至对自然的认识,无不与《周易》相通。特别是易学“两点论”的思维方法,框定了中医思维模式,如其中的上下、内外、出入、进退、损益、吉凶、否泰、存亡等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式,开启了古医家之悟门。
如《周易》乾卦九五之“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即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的滥觞;后世张元素的药物分类、李杲的升阳举陷方剂、张仲景的承气汤,以及吴瑭之温病三焦治疗大法,均沿用了“上下”互相对待关系的理论。
《周易》之卦变不离“盈亏”,每卦都有“—”(阳)、“--”(阴)组合的不同,从其阳与阴的变化,可知其损益。鉴于此,《内经》即有“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形成了中医补虚泻实之治则,从而指导了中药的分类遣用,或攻邪,或扶正,用于治病,以求“阴平阳秘”。
其它如“内外”、“水火”、“刚柔”、“动静”等注入医学中,对中医理、法、方、药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易学思维模式中诞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辨证,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之十剂,充分体现了“医得易之用”的观点。即便中医史上“贵阳抑阴”观的出现,亦是《周易》中“天尊”、“大哉乾元”肇其端。
2.研究各家重源流
各家学说虽重在研究医家,但不能孤立看待;当然,亦不可专主学派。正确的方法应是考证人物、辨析学术渊源、提炼学术思想并举,以便全面掌握。对每位医家,应按其师承、私淑关系、学术倾向、临证特点划分流派,归于系统;同时,也不拘于流派,而应突出医家各自的特点,否则,就会以偏概全。如叶桂的胃阴学说、久病入络说,即属温病学范畴之外的贡献。
探讨各家学说应注意补偏救弊,对医家的评析应平正通达。每位医家都有自己的学术渊源、学术背景,因而,其主张自各有别;对医学的贡献突出在某一方面,不可能有面面俱到,将中医全面推进的医家。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握各家之长,综合为一体,以便获得较为系统、完善的学说。也正是他们各自在不同角度有所研究,取得成就,才使得中医学不断完善、发展。所以,后人不能以某位前贤倾向于某种观点而非之。实际上,他们强调某种理论的重要性,并非轻视其它理论,如刘完素主火热病机学说,但他必不会以苦寒药来治寒证;李杲倡脾胃论,但他也不会以升柴来治火逆。当然,古代医家都有长有短,如张从正主张攻邪已病,对正气不足之治显属缺憾;赵献可善补命门水火,于其它脏腑则重视不够,等等。因而要全面而客观地评析他们的学术思想,取长补短,才能获取较完善、全面的理论和经验。此外,研究者亦不要拘于前人或他人之定论,而应仔细考察,以免认识片面。如,叶桂善养胃阴,但其对胃阳不足的调治,知者甚少。叶氏既重胃阴,亦重胃阳,对治胃阳虚之证有丰富经验,如胃中无火的食谷不化,主用辛甘温煦,鼓舞胃阳,常少加附子以理胃阳,且颇具匠心地用粳米理胃阴,以得通补两和阴阳之妙。叶氏还将胃阳与脾阳作了明确区分,胃阳受伤属腑病,应以通为补;脾阳不足,可用升柴顺其性以补之。
张氏对医家的生平、著作进行严格考证,填补了不少空白;对医家学术的辨析与验证,亦多精辟之论。如“成无己学术思想发微”、“丹溪相火论评析”、“论景岳阴阳观”及“张仲景《伤寒卒病论》考析”、“吴瑭生平史略”、“温病学派大师叶桂”、“张锡纯用石膏”等论文,均是其悉心研究的成果。尤其重要的是,张氏强调临床实践乃研究各家学说不可或缺的途径。因前人的理论、经验均来自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运用,并判断其正确与否,才能进一步发展它。
张志远不仅理论上有建树,而且毕生重视临床,善于师法古人而勇于创新。不仅对妇科有独到经验,内科证治亦多体会,如学习喻昌“大气论”及张锡纯“升陷汤”法,自拟“通阳解蔽升气化痰蠲饮汤”(黄芪、肉桂、苍术、茯苓、薤白、柴胡、升麻),用治大气不足、痰饮。
参考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张志远先生年逾90,为传承经验计,将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跟师、自悟,历验有得的方药及临证心法以医话的形式作了系统整理。医话内容以临床要诀为核心,少则数十字,多则百余字,涉及药物的独特功效、使用方法、量效关系、配伍诀窍、辨证心得等,系其70年临床的心血结晶,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