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蔡元培评: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宗白华: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中华书局1929年首刊, 上海书画出版社重刊版

136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午昌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1-12

磬风书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688.00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388.00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388.00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388.00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288.00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288.00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388.00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288.00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3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学风所播,成为流派,画史姓氏,亦既夥颐。要之大家杰出,诣臻神妙,多师造化,几于化工。其最著者,如荆浩之写太行山,董元之写江南山,米元章写京口江山,黄子久写海虞山水,诸如此类,又皆因其所居之地,朝夕目睹,各有不同,一一施之于笔墨,历世久远,衣钵相承,矩步绳趋,墨守家法,古今名流赖以勿替,直接薪传,全凭口授而已。 [2] 
作者简介
郑午昌(1894~1952),现代书画家、美术史家、出版家。原名郑昶,号若龛,别署丝鬓散人。擅画杨柳,有“郑杨柳”之称;书学褚遂,融魏碑,并参画笔自成一格。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后创办汉文正楷书局,推广其首创的汉文正惜字模。历任国立杭州艺专、上海美专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画学全电》(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中国美术史》(中华书局1935年出版)等。 [1] 
作品评价
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
  ——蔡元培
  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读者若细心阅过.必能对世界文化史上这一件大事——中国的绘画(与希腊的雕刻和德国的音乐鼎足而三的)——有相当的了解与认识。
  ——宗白华
  吾友郑君午昌,工诗文、善绘画,方闻博雅.铄古违今,阅数寒暑,辑成卷帙.名曰《中国画学全史》。有条不紊.类聚群分.众善兼该.为文之府。行见衣被寰宇,脍炙士林,媲美前徽,嘉惠后学.家珍和璧.人握隋珠,则度世之金针,迷津之宝筏.无以逾此。
  ——黄宾虹

郑午昌(1894—1952),男,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人物资料
郑午昌 [1]  (1894年—1952年),名昶,号弱龛,别署且以居士、丝鬓散人,嵊县三合乡(今嵊州三界镇)长桥村人。
早年毕业于杭州府学堂,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首创汉文正楷字模。致力画史画理,著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於一九二九)、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
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著作之馀,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之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之青年,研究国画,成材者数十人。山水、花卉、仕女,不拘一格,尤工山水,时而松秀,时而苍郁。画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朋辈戏以郑杨柳呼之。馀事诗词,清新可诵。印有山水画集。卒年五十九。
1921年后,历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文史编辑,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新华艺专、苏州美专等校国画系教授。
1929年,与张大千、王个簃等发起组织蜜蜂画社,有社员150余人,编印《蜜蜂画报》。后又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画会。
1932年,在上海开办汉文正楷印书局,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行销国内外,蔡元培誉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与梅兰芳、周信芳等20人组成甲午同庚千龄会,相约发扬民族气节,誓不为日伪效力。1950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人合作绘制巨幅《大西南进军图》《雪夜进军图》等,歌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15日去世,享年58岁。
郑午昌生平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
郑午昌的山水画以浅绛为主,善用墨青、墨赭,时而松秀,时而苍郁,平生受子久,石涛、石溪影响最大,复取法于宋、元诸家,笔墨精到,神韵悠扬。对青绿山水强调逋色明朗滋润,用笔工而不刻。他的泼墨画也是笔酣墨畅。他说:“师古法而立我法,才不为古人所囿”,又自制印章“画不让人应有我”。
山水作品屡次参加英、德、日、比、美、俄等国际展览。1939年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
他画柳长条细叶,阿娜多姿,先行干后出枝,柳丝从最上端画起,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前后左右,各尽其态,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无不传神,明辈戏以“郑杨柳”呼之。
花卉师法白阳、新罗,并吸收西洋画法,淡墨浅色,风格清新。所写墨竹,白菜、芦苇,笔墨淋漓,生动有致,亦有“郑白菜”之称。
人物兼有陈老莲的古拙和任伯年的七趣,形象颇为生动。
他的画法随内容而异,变化多端,秀润而含蓄,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纵笔于“有意无间,有法无法”之中,能工能放,细谨时纤毫不爽,粗放处酣畅淋漓,这是他的艺术特色。
余事诗词,清新可诵。作画千百幅,俱以诗配画。书宗褚遂良,秀丽俊逸。
人物生平
本文作者:郑午昌之子郑孝同
父亲郑昶,字午昌(1894年2月24日——1952年7月15日),号弱龛,别号双柳外史、丝鬓散人、墨鸳鸯楼主、且以居士、午社词人等。
浙江嵊县(剡溪)人。30年代初与母亲朱颜(又名文莺,号鹿胎仙侍、如是楼主,嘉定钱门塘人)结婚,婚后寓居上海及钱门塘两地。1946年建一屋于钱门塘朱氏宅内,造型玲珑别致,为父亲的起居室兼画室,名“惜真别署”。
父亲自幼好学,7岁即能写“布帆无恙挂秋风”诗意,成《剡溪秋泛图》,一时惊为神笔。1910年(宣统二年)入杭州府中学求学,与徐志摩、郁达夫同为张相弟子。1915年以优等生毕业于杭州一中)“府中”1913年改名),选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求学。
1922年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旋任美术部主任。与当时著名书画家黄宾虹、黄蔼农、许征白等交往切磋,探讨有得,耗5年精力,于1929年编著出版了35万字的《中国画学全史》,开中国画通史之先河,蔡元培先生赞誉为“中国有画学以来集大成之巨著”。此外还著有《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余百绝》《中国美术史》等书,均是传世之作。
1929年父亲与王师子、谢公展、贺天健、陆丹林、孙雪泥等创办《蜜蜂画社》,编印蜜蜂画集、画报及当代名家画海,举行讲座、画展,先后参加者达百余人,风行海内外。1931年父亲与张聿光、贺天健、孙雪泥、陆丹林、钱瘦铁、马公愚、张大千、丁先念、王师子、陈定山、李祖韩、谢公展、汪亚尘、王一亭、黄宾虹、吴湖帆、姜丹书、徐悲鸿等组织“中国画会”、编印《国画月刊》《现代中国画集》,举办书画展览,代办中外美展,征集作品,筹募义勇军慰劳画展等,会员300余人。此外,父亲还参与“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探讨国画艺术。并与画友汤定之、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9人结为“九社”。除先生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的青年,研习国画。学生有潘君诺、娄永芬、蒋孝游、王瑞、丁庆令、陈石濑、张大昕、王康乐、张宇澄、潘季华、黄子曦、陈佩秋、陈征雁、赵丹、谢伯子、房师田等,均为一时俊杰。
父亲生平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山水以浅绛为主,善用墨青、墨赭,时而松秀,时而苍郁,平生受子久,石涛、石溪影响最大,复取法于宋、元诸家,笔墨精到,神韵悠扬。对青绿山水强调逋色明朗滋润,用笔工而不刻。他的泼墨画也是笔酣墨畅。他说:“师古法而立我法,才不为古人所囿”,又自制印章“画不让人应有我”。山水作品屡次参加英、德、日、比、美、俄等国际展览。1939年获得在纽约举行的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他画柳长条细叶,阿娜多姿,先行干后出枝,柳丝从最上端画起,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前后左右,各尽其态,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无不传神,明辈戏以“郑杨柳”呼之。花卉师法白阳、新罗,并吸收西洋画法,淡墨浅色,风格清新。所写墨竹,白菜、芦苇,笔墨淋漓,生动有致,亦有“郑白菜”之称。人物兼有陈老莲的古拙和任伯年的七趣,形象颇为生动。他的画法随内容而异,变化多端,秀润而含蓄,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纵笔于“有意无间,有法无法”之中,能工能放,细谨时纤毫不爽,粗放处酣畅淋漓,这是他的艺术特色。余事诗词,清新可诵。作画千百幅,俱以诗配画。书宗褚遂良,秀丽俊逸。
30年代初期,先父首创汉文正楷字模。汉文正楷字模的诞生,结束了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印刷界的垄断地位,是我国出版界的一大改革。蔡元培先生题词“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以示祝贺。许多爱国人士联合签名,赞誉正楷活字的创造是“我国印刷工具之新发明,现代文化事业之大革命。”汉文正楷字模一直延用至今。
父亲热爱祖国,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抗战军兴,蛰居上海“孤岛”,常借诗画寄托感时忧国的无限深情。作诗怀念何香凝、张大千、王式园、钱瘦铁等9位友人,集为《九怀》,盼望友人相聚的光明之日。“艰危历尽一心孤,热泪和缘国事枯,何当绿杨村雪夜,倚炉为补岁寒图。”这是1937年“八一三”以后,怀念在武汉致力于抗日救亡工作的何香凝夫人的一首诗。
1939年4月与刘海粟、吴湖帆、俞剑华、李健等书画家、收藏家举办了中国历史书画展览会。门券所得,悉数交与上海医师公会,作为医药救济之用。并撰文《历代书画展览会之意义与作用》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神州陆沉,黄裔流离,而视为沦陷区域之上海遽有历代画展之举行……意义与作用迥非寻常古名画展……”“一角淞滨,繁华逾昔,幕燕釜鱼,托谁之庇。举目河山,烽烟方炽,效死将士,呻吟于疆场,失家老弱,转侧乎沟壑,以视吾人犹得苟延残喘,雅结古欢者,何啻地狱天堂之别,且彼效死者,固何为乎?失家者,固何罪乎?设身处地,同为覆巢之卵耳!倘能稍移日用酒肉之资,多购入场参观券,使历代名贤精神遗产之余息,因得惠及战士与灾黎以明我托庇于人偷安旦夕之淞滨同胞。”“画展之意义与作用,鄙见所及,不惴多言,甚愿都人士怵心世变,关怀国故,毋以偷安旦而自足,视前线垂死之战士,与难民为无关休戚,毋以欣赏艺术为闲事,视先贤名迹之于国于民为无足重轻,相与共举,相与共勉,幸甚。”文章以激昂的措词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
1941年出版工整妍丽的山水12幅画册,题句“乱离何处问乡关,梦逐烽烟日往还,闲福犹堪寻纸上,白云红树写青山。”借以激发人民对祖国山河怀念之情。
1943年作《菜芋图》,题诗“闲来无事做,写此当长歌,海上居不易,嚼菜已无多,投笔绕床走,四海付干戈。”揭示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表露了画家心中的无限悲愤。
1944年,又与梅兰芳、周信芳、吴湖帆、汪亚尘、范烟桥、杨清磬、丁健行、张旭人、张君谋、汪士沂、陆书臣等20人,结成《甲午同庚千龄会》,相约誓不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
解放战争时期,秘密为解放区印刷厂提供铅字,掩护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的革命学生,资助地下党营救狱中的革命志士。
1947年在为其学生王昌、蒋孝游所编撰的《美术年鉴》作的序中指出:“于政治倥偬,军事倥偬,经济崩溃,民生艰困之时,而竟有美术年鉴之编印,闻者无不又惊又喜。”“我国在现世界的地位与体面如何!腐儒何敢妄言。”“近世以还,文化侵略,似比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为重,我国感受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已觉体无完肤……”
上海解放前夕,回绝了出走海外的劝说,并寄画云杭州,参加杭州迎解放画展。
上海解放以后,创建“新国画研究会”,与戈湘岚合作巨幅中国画《大西南进军图》,刊于《人民画报》。还作了《抗美援朝雪夜进军图》《水利图》等新国画,从事中国画创新的研究。并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作了《美术家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为工农服务》的发言。他积极参加筹建上海美协及上海画院的工作,表现了他无限振奋的心情与胸怀。
正当他继续把自己的艺术奉献给祖国,歌颂六亿神州在各条战线的新风貌之际,不幸于1952年7月15日患脑溢血逝世。
祖国的新建设、新面貌、新气象,他不及以生花之笔一一描绘出来,竟是长才未展身先死,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