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 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宋诗人、散文家, 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 —— 徐规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88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1-12

磬风书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髋关节脱位后的侧卧复位即为本书首创。清代钱松溪参《正骨心法要旨》精义,合平日试验真传而作,内容精要翔实撰。 【卷一:人身骨度、名位、伤科器具和脉诀。骨度按头部、胸腹部、背部、侧部、四肢部详列尺寸、名位与受伤后致命程度并述,皆附图;器具列攀索、叠砖、腰柱、木板、杉篱、抱膝等;脉诀以四字歌诀简述损伤脉象,辨病情轻重,决预后吉凶】【卷二:阐述损伤证治三十六则,第一至第五则为金疮论治、 ¥688.00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二三十年代中国摄影美学;新中国新闻摄影三十二年历史的回顾;拾年动乱与拨乱反正;三十二年基本经验 ;中国新闻摄影本世纪二十年代变化;本世纪三十年代发展; 三十年代摄影美学思想;七十年代对于新闻摄影新要求;1950年以前我国新闻摄影界;1984年我国新闻摄影;《晋察冀画报》诞生;西北战场及一野的摄影;华北战场及华野的摄影;东北战场及四野的摄影;华东战场及三野的摄影;中原战场与二野的摄影工 ¥388.00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上世纪30-40年代抗战中国女大学生的模样....运动会,抗战时托儿所,华西坝露天电影..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民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至1951年图片集——--..铜板精美印刷 ¥388.00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阿尔伯特·冯·勒·寇克,一个德国考古学家三次参加德国远征队丝路寻宝亲历实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来自英、法德、俄、美等七个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前往西域探险,在丝路沿线寻找被大漠吞噬的古城。这场竞赛以德国人斩获最多,在一九〇二年到一九〇四年间共派出四梯远征队深入南疆。-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寇克负责带领第二和第四梯次远征队,成绩最为可观。附有101幅铜版老照片!—— ¥388.00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年授予:我的西藏; 陈宗烈:雪域风云; 蓝志贵:从1950到1970; 蒙紫:奉命入藏采访;. 许安宁:西藏八年;刘铁生;任何一张照片都是永不生锈的炮弹; 扎西次登 ;西藏在我的镜头里; 旺久多吉 ;我的西藏 附录:我的父亲德木单增嘉措; 宗同昌 ;探寻遥远的故事烈;. 成卫东 我与两世班禅 ;薛华克; 心灵的家园 ;土登;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 车刚; 感恩西藏;阿旺洛桑; 记录我心中的西藏 ¥288.00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并附:肾与膀胱病治法选方简表,附方索引,附方。纹革幸存三十五个肾病医案。丁氏内科中医肾病代表人物,海派肾王——已故上海龙华肾病名家徐崧年遗世医案医方 —全国首创肾病医治清利之法。整理历代医籍中与肾、膀胱病有关的中药处方,摘录方剂164 首,临床逐一验证其疗效,去伪存真,形成中医治肾徐氏体系—,非复印件。 ¥288.00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继承祖传“金针拨白内障手术”曾使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韦老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某些疑难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角膜病和视种经萎缩更有独特见解,临床疗效显著。。 本书所载仅系韦老近二十余年的部分验案,全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韦老对18种眼病(87例)的治疗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经验方和常用方 ¥388.00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唐诗人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 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元结散文,不同流俗,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能。。其它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 ¥288.00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著名收藏家王守谦编著,民国念四年(1935年)上海寰球邮币公司初版发行,中英文对照,含机制银铜元图片百余幅,其中珍稀品种不胜枚举,同年作者举办全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搜罗近现代罕见机制币之沿革、市价并绘图解说,为国人首部编撰之近现代机制币书籍;作者于一九三五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稀见币展览会。搜罗中国稀见币的沿革史,铜圆鼓铸之起源,稀见金银铜币之市价,货币的面值表及各种稀见币图说等...图文并茂 ¥38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王禹偁 [6]  (chèn) [8]  (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酒庄村)人。 [5]  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授知制诰、黄州知州,〈世称王黄州。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未逾月而起,时年四十八。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 [1]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时期济州钜野(今嘉祥县卧龙山镇酒庄)人,出身于磨面为生的贫苦人家。少年就学乡里,9岁能赋诗,10余岁能撰文。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乡试获第一名,殿试中乙科进士,任成武县主簿。
人物生平编辑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当时,王禹偁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宋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扬州。 [2]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都有其传。 苏文编绘的《吴中先贤谱》亦有记载。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3]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绪年间的孙星华刻本。近人徐规所著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收集佚诗佚文多篇。 [4] 
政治主张编辑
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王禹偁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向朝廷提出许多建议,在《端拱箴》《三谏书序》《御戎十策》以及知扬州时作的《应诏言事疏》等著作中,他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虽大多数未被太宗、真宗采纳,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
王禹偁在政治上这种进取精神和积极态度,正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他诗法白居易,后来更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代表了他对杜、白的尊崇。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胸怀报国大志的封建文人。
文学主张编辑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王禹偁属“白体”。
古文
王禹偁塑像
王禹偁塑像
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北宋初期,文坛上沿袭唐末五代颓靡纤丽文风。王禹偁为了革除这种流弊,以宗经复古为旗帜,提倡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精神,主张“远师六经”,“近师吏部(韩愈)”,写“传道而明心”的古文。他特别强调“不得已而言”,文章要“句易道”、“义易晓”,发挥了韩愈古文理论与实践中“文从字顺”的一面。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晓畅。《待漏院记》是一篇政论,提出“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的论题,规劝执政者要勤政爱民,而不能“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义正辞严,笔触锋利。
其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写于贬官黄州时期。文中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现出一种忿懑不平的心情。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唐河店妪传》记述边地一位老妇人机智杀敌的 故事,又借题发挥,谴责了当权者在军政措施上的不当,既有生动的人物描写,又有恳切的议论。此外《录海人书》《答张扶书》等都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为宋初最重要的散文家,他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对宋代散文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王元之画像赞并序》),当非溢美之辞。
文论方面,王禹偁提出了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王禹偁在《答张扶书》中说:“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在文以传道之外,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传道之文里发抒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一种贡献。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诗歌
在诗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二)显然这种说法稍嫌夸张,但宋初诗风确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体诗人。然而,王禹偁的诗风与李昉、徐铉等白体诗人却是同中有异。王禹偁早年多作闲适诗,晚年多作讽喻诗,与白居易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深刻的自省意识,使他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甚至在晚年自编的《小畜集》中很少收录早年作品。相传,他曾因作诗偶合杜甫诗句而写下“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之句,还称赞“子美集开诗世界”。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对雪》《感流亡》《竹□》《对雪示嘉佑》等诗,以深厚的同情描写了当时农民、士兵的苦难境况,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而且严于针砭自身,继承和发扬了杜甫“三吏”、“三别”与白居易《秦中吟》的风格。《畲田词》五首生动地记录了山区刀耕火种的情景,赞扬了普通人民勤劳刻苦和团结互助的美德。
他的诗同散文一样,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雅古淡。他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短诗,却笔调清丽,饶有风韵。如《村行》描绘了山村黄昏的动人情景和诗人的感触。他还善于向民歌吸取思想艺术营养。如《畲田词》:“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洋溢着劳动者的乐观感情,饶有民歌清新活泼的风味。他的长篇诗歌,叙写自己生平事迹与怀抱,能挥洒自如,畅所欲言,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林逋盛赞他:“纵横吾宋是黄州。”胡仔也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

王禹偁词即事即目,登览抒怀,寓情于景,格调深沉,雄浑有力,艺术上完全臻至成熟,在宋初小令中是别开生面的,但留下来的词仅有一首,即《点绛唇·感兴》。
《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点绛唇·感兴》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词寓情于景,因情绘景,风格清丽,感情质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其影响及于两宋词家。 [7] 
《点绛唇·感兴》这首词在宋初词坛的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在秾丽的氛围中以清丽取胜;在狭窄的词境中以开阔见长。过去,人们一般只注意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其实,不论就思想内容,还是就艺术风格讲,这首词都很具特色,从柳永的《雪梅香》(“景萧索”)、辛弃疾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和姜夔的《点绛唇》(“燕雁无心”)等诸名作中,均可看出受王禹偁这首词影响的某种痕迹。因此,王禹偁这首《点绛唇》应当被视为掀开两宋词坛帷幕的重要词篇。王弈清称赞此词“清丽可爱”,并因此推崇王禹偁“岂止以诗擅名”(《历代词话》卷四转引)。王禹偁是开北宋词坛创作风气的重要作家。 [1] 
人物年表编辑
后周太祖显德元年(954年),出生在济州钜野(因地域重新划分),即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卧龙山街道酒庄村。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先后任成武县(今山东省成武县)主簿、长洲(今属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吴中区)知县。
王禹偁像刻于1827年,清孔继尧绘
王禹偁像刻于1827年,清孔继尧绘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王禹偁调京升为右拾遗。
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他被召见入京,担任右拾遗、直史馆。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上书向皇帝陈述备边安边疏,得到太宗赏识采纳,后来又在皇帝亲试贡士时,作了一首应制诗。太宗赞赏说:“此歌不逾月遍天下矣!”并任命他为左司谏、知制诰、兼大理寺评事。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9月2日太宗皇帝下旨,解去王禹偁左司谏、知制诰等要职,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后太宗合祭天地于圆丘,并大赦天下。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太宗合祭天地于圆丘,并大赦天下。王禹偁随例迁解州团练副使。同年八月入朝为左正言。后出知单州(今山东单县),十五日后反京,授翰林学士。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二贬滁州,后移扬州。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初即位,李继迁遣使修贡,且求封藩。真宗虽知继迁狡诈难服,但因国有大丧,故从其所请,恢复其姓名、官爵。不久,命为定难节度使,遣内侍右班都知张崇贵赉诏宣谕。又采用王禹偁的建议,将夏、绥、银、宥、静五州赐给李继迁。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贬知黄州,故世称王黄州。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逝世,年仅48岁。
历史评价编辑
《宋史》: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尝云:“吾若生元和时,从事于李绛、崔群间,斯无愧矣。”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如孙何、丁谓辈,多游其门。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诗三卷。子嘉佑、嘉言俱知名。
《宋史》论曰:《传》云:“邦有道,危言危行。”三人者,躬骨鲠蹇谔之节,蔚为名臣,所遇之时然也。禹偁制戎之策,厥后果符其言,而醇文奥学,为世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