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表达的艺术:打造高效的职场沟通
正版 现货
¥
5.7
1.5折
¥
38
九品
仅1件
作者多米尼克·穆特勒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47349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YSL1K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设立“清晰表达日”,其中包括贝塔斯曼(Bertelsmann)、沃达丰(Vodafone
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穆特勒(Dominic Multerer)营销官、演说家、作家。他16岁时就被德国商报(Handels-blatt)评为“青年营销官”,先后为贝塔斯曼(Bertelsmann)、沃达丰(Vodafone&Co.:英国移动通讯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服务过。后来他又在科隆商学院和欧洲管理学院(EMS)任职,成为德国很好青年高校教师。2005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战略方面的咨询服务,他的营销理论鼓舞了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2012年,由于他在讲座、演说上的杰出表现,优选影响力前五的评选网址——五星演说家(5 Sterne Redner)授予他很好新人奖。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走出沟通的舒适区域
很多人都认可直截了当的态度,但只有少数人会这么做,为什么?直截了当让人不舒服,会威胁带眼下的"安乐窝"。
第二章——清晰表达不等于口无遮拦
清晰表达可以通过三个步骤起作用:一、辨别,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二、自我思考,是否有自己的想法。三、让建议尽可能精准地直奔重点,并且在所有人已经了解的时候结束话题。
第三章——任何情况下都要清晰表达
现在大多数企业中人们肯清晰表达的原因是面临危机。如果事情搞砸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实话实说。
第四章——清晰表达第一原则:明确
只有当"明确性"成为企业文化之后,之前积存下来的种种不合理状况,才会有人愿意畅所欲言。只有所有人对企业的状况十分了解的时候,才会发生改变,而且变革计划也更容易提上日程。
第五章——清晰表达第二原则:诚实
每当谈到诚实,人们的印象始终是有关于伦理和道德。这并不正确。诚实与生产力有关,对人际沟通和思想的进步都有影响。在缺少诚实的企业中,解决问题的时间就会被延长。在拥有诚实和清晰表达文化的企业中,问题会马上被拿到台面上来,使其得到顺利解决。
第六章——清晰表达第三原则:勇气
无论是谁,勇敢地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公开发表观点,都是种像蹦极一样的体验。那些克服了内心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人,会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第七章——清晰表达第四原则:责任
清晰表达要以责任感为前提。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持无所谓的态度,那他就做不到有话直说。在特别高涨的责任感与同样高涨的热情作用下,那些空洞的言辞就没有了生存之地。
第八章——清晰表达第五原则:同理心
清晰明确地表达是一门艺术,它意味着跨过他人的限度,却又不伤害他人。真正的清晰表达是有足够同理心的,对于每个人所面对的极限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第九章——通过清晰表达来制定战略
清晰表达是做出决定和制定战略的基础,它可以产生解决方案,引导出新的想法,并提供新的视角。
测试:您是一个清晰表达类型的人吗?
内容摘要
很多人都认可直截了当的态度,但只有少数人会这么做,为什么?这是因为直截了当让人不舒服,有话直说会威胁到眼下的安乐窝。
多米尼克·穆特勒著《清晰表达的艺术(打造高效的职场沟通)》一书指出了职场沟通中常见的弊病——用词含糊、避重就轻、见风使舵、无限拖延,趋炎附势等,并列举大量的实例,说明这些弊病会给企
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本书将指导我们如何走出沟通的舒适区域,如何将清晰表达变成一种日常行为,如何通过明确度来减少多余的沟通,如何打造高效的企业文化。
本书提醒我们,直言不讳不等于口无遮拦,清晰明确地表达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开口之前一定要自我检查一下,是否符合清晰表达的五项原则——(1)明确:明确来自深思熟虑的观点,只有经过事先思考的人才能做到有话直说。
(2)诚实:没有诚实就没有清晰表达,因为诚实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3)勇气:只有克服了内心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4)责任:清晰表达以责任感为前提,如果一
个人对一件事持无所谓的态度,他就做不到有话直说。
(5)同理心:清晰明确的核心本质是同理心,对于每个人所面对的心理极限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精彩内容
没有立场就没有清晰表达不清晰明确是不行的,而没有立场就没有清晰明确。原则上来讲就这么简单。当某人不知道自己想要
什么,却仍要表达某些内容的时候,那么他只能抛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言论。停!此时唯一合适的选择,就是坦言自己的构思还没有完成。可是有多少次您听到上层管理者或者政客们说:“我们还在考虑,迟一些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意见之后会将其告知。”很少见,不是么?最常见的是,即使他们还没有计划,也要装成策划者或者知情人,好像已经有了想法的样子。这种管理者在表达的时候一会说东,一会说西,总是不断地改变着立场,不知何时就陷入了自相矛盾。
我喜欢《图片报》,他们的口号“展现给你,你的想法”非常棒。思路清晰是《图片报》的一贯风格
。但更重要的是,《图片报》始终拥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对此我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判断是与非。就这点而言,《图片报》促使它的读者建立起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有一项深入研究,是关于为什么推特网在德国相当失败。在德国,所有人都喜欢用脸书,约90%的社交媒体用户(覆盖了约70%的德国人口)都使用脸书。而另一方面,推特的使用率只有24%。即使是极
度无聊的就业门户网站XING,也比推特有着更多的用户者。相较于推特在全球的巨大成功,这24%,简直少得可怜。有人认为,推特在德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德语相较于其他语言,例如英语,更为复杂。这真是胡说八道,哪怕是个孩子也可以用140个字符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项深入研究发现了推特失败的主要原因,发人深省:推特是一个可以传播与讨论看法的平台。美国人和英国人喜欢这样做,他们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开始讨论,甚至从孩童时期,还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参加辩论俱乐部了。而德国人呢?显然他们不喜欢这么做。他们更愿意在脸书上上传一张今天午饭的照片,或者是上一次登台发言的照片,或者是和安克·恩戈尔克的自拍合影,其他人看到以后留言评论说“我喜欢这个”,或者“多美啊”“好可爱啊”……这是多么地人畜无害啊!
架构一个想法和交流一个观点是要消耗精力的。
无论如何,肯定要比把一张无聊的照片或者一句心灵鸡汤式发送给全世界更费力。
人们在脸书上做些什么,我并不关心。我只是想在本书中说说企业中的状况: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是那些可以宣布“会议到此结束”的人,就越容易没有立场。那些已经成功甚至被视为专家的人,那些每天打着价格不菲的领带上班的人,他们可以在会议中滔滔不绝没完没了直至地老天荒,却不愿将自己的观
点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我经历过这样的会议:人们先是极为小心地试探,如果老板看起来持怀疑的态度,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口风一转变换方向,与老板保持一致。会议就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最后没有人再想要发言了,事情也就如此这般被敲定了下来。随后,会议记录再次以电子邮件和复印件的形式发送给几十
人反复咀嚼、研究、整理。我不禁要问:这种状况是否应该存在?
那么问题是:在事情不能保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人们如何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作为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当前是什么样的状况。什么是今天要做的?眼前的开关是否应该按下?货物是要存进仓库还是发往别处?工程该用混凝土还是木质结构?
试想,有没有专家或顶层领导会私下与工匠沟通说:“我们是否应该对产品做些调整?”有没有人会问企业顾问:“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来提升企业形象?”再想想,是否有人对他的园丁说“随便把花园弄漂亮一些”,或者走进汽车经销店说“我想要买辆车,但还不清楚我有多少预算,让我们找个时间来谈谈”?
显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对话!
最基本的,您必须首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清晰地表达出来。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