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珍藏手稿版)
正版
¥
185
4.6折
¥
398
九五品
库存2件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22667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TR2
上书时间2024-10-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这份手稿是季羡林先生在81岁高龄时奋力抄写的,曾经一度以为被送人,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这份手稿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文物价值都很高。手稿字迹清晰,书法功力也可见一斑,十分适合收藏。为了保留这份手稿的原汁原味,特地定制接近原稿的内文纸,防止手稿受损,外包装采用了盒装,在礼盒中还配套了一本特制《牛棚杂忆》(水墨插图版)来供查阅,马良书先生为本书绘制的水墨画,也将原大复制,可供装裱或是收藏。
《牛棚杂忆(珍藏手稿版)》是季羡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本书记录了季羡林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遭遇和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小书”。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在书写历史,用极为真切、理智的笔触去描写发生他和他身边一群知识分子身上的事,同时对于这段经历有深刻和理性的思考,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可贵的书稿。
作者简介
季羡林,有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目录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