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理论、实与应用【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50.2 6.4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丽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05708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617689

上书时间2024-07-0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概述

1.1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

1.1.1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

1.1.2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3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对策

1.1.4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公众采纳理论

1.2.2  国内公众采纳理论

1.2.3  公众采纳理论的不足

1.3  “互联网+政务服务”与电子治理

1.3.1  “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电子治理区别

1.3.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碎片化治理

1.3.3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性治理

1.4  区块链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应用

第2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信息资源

2.1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建设

2.1.1  基于政务网站的信息资源整合

2.1.2  基于政务业务方面的资源整合

2.1.3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建设现状

2.2  政务信息资源聚类分析

2.2.1  信息资源整合聚类分析技术

2.2.2  政务信息资源聚类分析实证

2.2.3  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聚类结果分析

2.2.4  面向用户需求整合“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建设

2.3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安全建设

2.3.1  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安全防范重点

2.3.2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2.3.3  结论与建议

2.4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与政府信任

2.4.1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研究假设

2.4.2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与政府信任实证分析

2.4.3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与政府信任研究结论

第3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理论框架

3.1  采纳模型相关理论

3.1.1  采纳研究基础理论模型介绍

3.1.2  持续采纳研究理论模型介绍

3.2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模型的构建

3.2.1  公众采纳过程的划分

3.2.2  公众采纳模型的构建

3.2.3  开放式采纳模型的设计

3.3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研究假设

3.3.1  感知信任分析

3.3.2  外部环境分析

3.3.3  用户满意度分析

第4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实证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4.1.2  变量定义与测量

4.1.3  样本和数据收集

4.2  数据分析

4.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2.3  结构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4.3  结果分析

4.3.1  用户初始接受意向

4.3.2  用户持续使用意向

4.3.3  开放式采纳模型的迭代应用

4.4  推进公众采纳对策

4.4.1  加强“互联网+”环境安全建设,提升用户信任度

4.4.2  扩大“互联网+政务服务”社会影响力,提高用户参与意识

4.4.3  面向公众需求提供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5章  “互联网+”移动政务公众采纳案例分析

5.1  移动政务采纳现状

5.2  采纳模型构建

5.2.1  采纳假设分析

5.2.2  研究模型构建

5.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5.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3.2  实证分析

5.4  结论与展望

5.4.1  结论与启示

5.4.2  不足与展望

第6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应用

6.1  “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类型

6.1.1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内部应用

6.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外部应用

6.1.3  政府与企事业之间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

6.1.4  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

6.2  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公众采纳中的应用

6.2.1  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的功能分析

6.2.2  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的运行困境

6.2.3  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的完善路径

6.3  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中的应用

6.3.1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政务服务”

6.3.2  智慧政务的发展

6.3.3  智慧政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6.4  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中的应用

6.4.1  区块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的契合点

6.4.2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路径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首先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理论,提出面向公众需求整合“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根据政务服务主题、用户对象、政务业务流程、信息服务逻辑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公众采纳意向;其次,针对“互联网+”复杂环境对公众采纳行为的影响,从感知信任、外部环境、用户满意度等多维角度分析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阶段公众采纳的心理特点,构建基于过程的多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框架,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和完善具有指导作用;再次,在采纳理论基础上,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对策,用于指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服务平台的不断改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最后论述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在公众采纳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中的应用。以上技术对传统政务服务的理念、机制和体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有助于政府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公众采纳问题,更好地指导政府进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有助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励公众广泛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公众采纳与用户满意度;有助于降低政府的施政成本和公众使用政务服务的成本,充分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应用价值,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和推进建立服务型政府具有重大意义。本书适合MPA(公共管理硕士)、相关学科各专业的学生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专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公务员、首席信息官、软件公司人员作为学习资料使用。

主编推荐
研究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相结合的专著,适合子政务相关研究和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学生参考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