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力【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领导力【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7.3 5.6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风里,陈雪频,包晨星 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05739635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1479688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风里,本名李峰,独立顾问、领导力培训师、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先后在Gallup、PDI、HayGroup三大靠前领导力咨询机构任职。曾创立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测评事业部并任该事业部总经理、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经为万科地产、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沃尔玛、斯特拉恩索、华润怡宝、百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领导力评鉴和发展服务。在领导力测评和发展领域集各家之大成,创立风里领导力学派,著有《人选对了,事就成了》《领导力2l真言》《五大品质:很好领导力心理基因解码》等作品。
陈雪频,智慧云领导力发展机构创始合伙人,小村资本首席战略官,多家高成长企业的总裁教练和管理顾问,致力于提升企业家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为中国优选的二代企业家组织接力币国青年精英协会的联合创办人和首任秘书长。他是“私人董事会”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者和创新者,曾担任浦东创新研究院的执行理事和创新领导力精英计划主任,并把管理大师明茨伯格的靠前实践管理教育项目(IMPM)引进中国。曾参与《靠前财经日报》的创办,担任管理周刊主编和靠前财经《头脑风暴》和《中国经营者》策划,后来任职《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社群总监兼新媒体主编,目前依然担任一些知名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
包晨星,现任蚂蚁金服集团组织发展总监。加入蚂蚁金服之前,曾担任时刻计咨询总经理、万科集团领导力顾问、Hay(合益集团)咨询顾问、上海人才咨询总监等职位。曾为上百家企业的数千位管理者提供过领导力咨询和测评服务。曾参与编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事在人》等作品。

目录
序言 致真正的领导者:选择没有捷径的路
篇 识人之智:你足够了解你的员工吗
节 你的员工属于事业型还是工作型
第二节 他们为什么会频繁跳槽
第三节 你需要高调还是低调的员工?
第四节 心型员工相信直觉,脑型相信数据
第五节 他们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第六节 为什么总是“一切以我为主”
第七节 “将在外”的正确做法
第八节 言官还是侍卫?
第九节 一开始就识别出“问题员工”
第二篇 用人之才:管得好就是刚柔相济
节 X经理人VSY经理人
第二节 下属凭什么听你的?
第三节 企业生产人才,产品是附属
第四节 搭配法则:不匹配等于火星撞地球
第五节 公司要做大怎么管?
第六节 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类领导者
第三篇 自知之明:发现你的使命和优势
节 如何发现你的使命和优势
第二节 领导者的情绪和情商
第三节 好老板,坏老板
第四节 从管理者到企业家的进化论
第四篇 修身之法:领导力发展之路
节 私人董事会如何发展领导力
第二节 私人董事会方法论
第三节 利用私人董事会解决问题
第四节 创业者如何构建领导力

内容摘要
很好的管理者能够听从员工的内心,他们发现:奋斗型员工更愿意付出努力改变环境,而宿命型的员工更愿意改变自己顺应环境;情绪基线高的员工,遇到困难也能保持乐观,甚至鼓励周围的人,情绪基线低的员工,工作中有忧患意识,对工作很少盲目乐观……风里、陈雪频、包晨星编著的《多方面领导力》由中国拥有评鉴价值的领导力专家风里、智慧云创始人陈雪频、蚂蚁金服集团组织发展总监包晨星联袂创作,抢先发售从心理学研究出发,探寻员工工作的内心源动力,从多个维度划分,将员工分为事业型与工作型、奋斗型与宿命型、心型与脑型、知名品牌型与随和型……进而探寻很好是如何管理的。企业从来都是生产人才,产品才是附属品。本书将带你走进管理的内核,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将心理学研究的人类本性引入领导力范畴,从内心源动力、领导力、中层领导力、情绪健康、风格匹配等角度去阐述什么造就了很好的领导力。

精彩内容
致真正的领导者:选择没有捷径的路
从长跑谈起
据说在现在企业家中,最流行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跑马拉松。我周围就有这么一群做企业的,几年前还挺着一个大肚腩,现在他们的身材比以前苗条多了,朋友圈都在晒最近去哪里跑了马拉松,各种跑步装备也是一应俱全,俨然成了一种潮流。
马拉松到底有多火?以2016年北京马拉松为例,由于大幅提高了参赛名额,要求在过去两年内跑过半马或者全马才能参赛。尽管设置了如此高的门槛,还是有66576人报名,最后只有30000个人获得参赛资格。很多人为了获得 参赛名额,去参加各种公益跑团,依然搞不到门票。
这些跑马拉松的企业家中,最有名的人是万科总经理郁亮。五年前的“中年发福男”经过刻苦训练,现在已经变成了身材瘦削的“型男”,马拉松成绩堪比专业运动员。现在的万科高管中跑马拉松已经成了一种流行风潮,甚至网络上流行一篇文章,说那些能够带领团队跑马拉松的管理者更容易获得升迁。
为什么这些企业家都开始长跑了?仅仅用“跟风”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这些企业家都是非常理性的人,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意志,不是跟风起哄的粉丝。我问过很多朋友,他们告诉我确实很享受长跑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会让人上瘾。对于长跑上瘾,生理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长跑会让人体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两种激素会让人产生一种很快乐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产生上瘾的感觉。
长跑的人都会有这种快乐感觉,但能够让人快乐的方法很多。除了让人有些上瘾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之外,还有什么是让企业家们跑起来停不下来的东西呢?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可以从心理层面解释,那就是长跑给了他们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做企业的满足感非常相似,甚至和人在整个职业生涯的满足感非常相似。
试想一下,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时 22 ~ 23 岁,到他 65 岁退休,工作年限正好是 42 年多一点,和马拉松的距离 42.195 公里很接近。很多人在刚刚步入社会时都血气方刚充满干劲,但后来发现现实和理想相差甚远,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对未来陷入迷茫和焦虑,只有那些坚韧不拔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等熬过了最艰难的那个时间点之后,人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开始享受跑步这个过程。
我有一个朋友是领导力教练,他以前身体一直不太好,跑1000米都会气喘吁吁,经过两年的持续训练,他已经能轻松地在 4 小时之内跑完全程马拉松。他在和我分享跑马拉松的 5 点感悟: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哪怕这个起点只有1000 米,也要悦纳自己。
2.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很高的目标,每跑完一段距离都要给自己打气,自 己又超越了自己。
3.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4.慢就是快,一开始不要太快,保持自己的心率不要高于140,这样可以跑得更久,那些一开始就快跑的人很难持久。
5.尊重自己身体的反馈,当自己觉得自己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不要硬扛,休息一下,等身体康复了再跑。
你从这 5 点感悟中能看到什么?我想应该不仅仅是跑步,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大道相通,人生和事业就是无数个马拉松,这些道理同样适用于做人做事,也是我们在谈论领导力之前,需要首先看到的一种智慧力量。

当我们谈论领导力

今天,我们用一本书的时间来谈论领导力。而“领导力”三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很多人从素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解读领导力,并由此诞生了各种门派和模型,好像都很有道理。我认为,通过分析卓越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来归纳领导力容易陷入误区,那就是这样的归因肯定是对的,但没办法抓重点落地。

关键在于如何看到卓越领导者和失败领导者的差异,从结果层面去解读无非三点:达成目标,创造不同,培养团队。一个无法实现这三个结果的领导者很难说是有领导力的,商业经常以结果论英雄,领导力也必须把结果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要培养有战斗力的团队,需要领导者懂识人、会用人;要达成既定目标,需要领导者对自身有深度察觉的能力,视野、技能、心态——一个也不能少;而要想创造不同,则更需要持续精进的修炼,站在历史与他人的角度去发现属于自己特有的“修身之法”。

本书的构成

我的下属是因为什么留在/离开公司?
我确实地知道员工当前最满意/不满意的点是什么吗?
作为CEO,我要不要建立自己的“亲信”团队?
我如何信任那个能干的副总?
我为什么留不住“90 后”员工?
……
简单一点看,本书就是在不断回答各种困扰企业家、领导者的常见问题中推进的。
通过“识人之智、用人之道、自知之明、修身之法”四个篇章,你将看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及由故事和方法论组成的具有启发性的事件分析。
在“识人之智、用人之道”篇,重点会聚焦在认识员工和团队管理方面;在“自知之明”篇,重点将放在领导者的自我觉察,也就是自我心态与习惯管理方面;在“修身之法”篇,重点会转移到行业、思维方式与格局上。
我们谨以本书向正在负重前行的企业家、领导者们致敬:愿你们有坚定信念,在迷宫十字路口选择那条没有捷径的路,直面所有问题和困境;不迷信大师,即使跌落谷底也不期待有什么速效秘笈能让自己一朝 登临峰顶,在这个只认本事的世界,步步向前,水来土掩。
这将是一本没有速成法的书,但期待本书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多一个方法论或许就多一根手杖,多一个失败案例或许就能多避开一个暗坑。真正企业家所选的这条路一定和长跑相似:终点尚迢迢路远,身体、心理与疼痛常伴,太多难题找不到出口,有时候甚至担心自己一夜白头。但即使身在泥里,我们肯学、肯干,就是好的。这是实话,不是鸡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