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4.3 4.9折 69.9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格雷格·迪安(Greg Dean) 著;程璐,冯立文,梁海源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5956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9元

货号1201639620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格雷格·迪安,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曾出演《周六夜现场》、担任世界知名马戏团的表演领班,还是好莱坞“喜剧商店”俱乐部主力。他开创的喜剧体系惠及了许多脱口秀演员,开启了无数大明星的喜剧之路。被同行誉为“脱口秀老师的老师”,他发明的喜剧教学技术风靡全球。

目录
推荐序一 让生活的庸常瞬时生动
推荐序二 脱颖而出的喜剧教材
笑话结构的秘密
铺垫和笑点
预期和意外
笑话的原理
笑话结构的三大机制
笑话写作
笑话勘探器
笑话宝藏:探索秘密通道
写哪些方面的笑话
笑话地图
搜集材料:从话题到铺垫
笑话宝藏:从铺垫到笑点
笑话地图的可选项:规划另一个方向
个性化
从搞笑到爆笑
提升和打磨段子
精简
笑点用“底”收尾
使用三段式结构
使用常识
尽量代入角色
慎用双关梗
角色具体化、个人化
素材本地化
联系热点事件
可以使用语法错误的语言
自创词汇,词语新编
有时候视觉梗有奇效
给段子加连续笑点
如何把零散笑话组合成脱口秀段落
把每一个笑话放到一个独立的索引卡里
把笑话归类
把笑话按照同一个思路逐个扫序
修改,修改,再修改
视角
叙述者、本人、角色
叙述者视角
本人视角
角色视角
视角练习
视角的应用
排练
创造者和批评者
为什么要排练?
格雷格·迪安的排练流程
排练起来吧
阶段一:准备
阶段二:再现体验
阶段三:练习表演
麦克风的使用技巧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巅峰表演
脱口秀的节奏
把每场表演录下来
首次表演
准备一个段子列表
告诉主持人如何介绍你
热身
在掌声中上台
避免老掉牙的开场白
设计一个强有力的开场
承认现场明显的状况
避免常用的老套做法
不要以提问的方式做串词
注意“连珠炮综合征”
像重视笑点一样重视铺垫
永远不要嘲笑在笑的观众
将观众视作―群独立的个体
观众笑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关于俱乐部员工
每次登台做到优选
大胆出演
克服舞台恐惧
如何处理头脑空白
应付冷场
越过“伤害线”
对付起哄者
增加经验
开放麦
演艺俱乐部的无报酬演出
运作你自己的演出
国际演讲俱乐部
慈善会议和公民俱乐部会议
社交派对
在公园里或大街上
舞厅
让演出锦上添花
回顾演出
给每一个笑话打分
改编、重写和重新编排
再次排练和表演
致谢
译者后记
附录1 笑话宝藏练习题
附录2 笑话地图练习题
附录3 视角练习单
附录4 排练流程单
附录5 脱口秀术语表

内容摘要
格雷格·迪安著的《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是一本很专业的脱口秀入门书籍,可以说是手把手,一步步地教大家如何从脱口秀新手成长为一名脱口秀演员。而近期新的的这一版尽优选可能地改掉了港版书中存在的各种排版、校对和翻译错误,我们也根据中文语境增加了一些新的笑话例子,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本书,享受到学习脱口秀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从作者的建议,尽快走上舞台去练习脱口秀。最后,衷心希望能在脱口秀的道路上遇到你,并肩前行!

精彩内容
[序言/前言/推荐序]让生活的庸常瞬时生动《吐槽大会》主持人 张绍刚给这本书写序,紧张死,就像人家米其林大厨出了一本菜谱,旁边一吃货腆着脸要给人家写序一样,何德何能啊?关键多容易闹笑话!让你写吧,丢人呢?不让你写吧,都张嘴了,怎么也得给点面儿。于是,就有了这篇战战兢兢的序。为了不丢人,讲几个故事得了。头一回说脱口秀,是2016年的夏天,《吐槽大会》,主咖是吴宗宪宪哥,我以他朋友的身份当嘉宾。过程非常磨难。首先,我的槽点太多,黑的发亮,处于全国领先行列,不知道上了台会被大家糟蹋成什么样子。其次,之前没说过,现场跟演出似的,不停机不补录,说不好,就更黑!提前两天开始熟悉稿子,一开始的感觉,,这谁写的,怎么想的,好好笑!然后,一对不认识的男女出现在面前,让我说给他们听。接下来,就是摧毁式的体验了:“张老师你这儿别停顿,一停就露‘底’了。”“张老师这儿您能柔和点儿吗?现在的语气跟骂人似的。”“张老师您能加快点儿语速吗?您这不是主持节目,是脱口秀表演。”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整个过程,女老师眼神果敢刚毅,不容置疑,男老师则绝不置疑,完美地阐释了教授和助教的人物关系。而我,瞬间,原本就不多的自信索性荡然无存,一个以讲话为职业的人,生生被批的体无完肤,你开始怀疑,自己配不配吃这碗饭。上场前,手脚冰凉,哆嗦,迈不开腿,严格按照二位老师的要求完成,真的不知道说的好不好,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敢看过,不过两位老师说还不错。这是我的首秀,并且由此认识了王思文和程璐两位老师。后来机缘巧合,开始主持《吐槽大会》,老师们的培训越来越严格,要求越来越多,教授和助教一如既往地默契,而我也变得越来越聪颖,然后自信回来了一些。跟编剧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发现有趣的灵魂真的千姿百态,不过仍然不知道他们是用哪部分的脑子才能想出来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笑话,重点是,逻辑严密、层次丰富,于是笑话就更好笑。2017年4月,我邀请笑果文化的表演者和编剧,在北京的几所高校做巡演,所到之处,现场都跟要爆炸似的,笑到头疼。由此认识了梁海源,一个普通编剧,长得很有欺骗性,像受气包一样唯唯诺诺,但是一张嘴,各种梗喷薄而出,猝不及防,刚反应过来,他已经像被人欺负过一样,贴墙根儿走了。连续几场下来,我好奇的是,是这些梗到底怎么来的,思考依据是什么,究竟有没有方法论。程璐和海源说,他们翻译过一本书,就是简单的行业入门思路搭建书,可惜没人给出,自筹资金印了几百本,据说已经少量了。就是各位拿着的这本《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不过那个版本因为错字连篇,所以很有保存价值。再接下来,做《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第二季,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帮写并说着脱口秀的人们,知道了脱口秀这种语言形式,知道了原来它在中国同样能够落地生根,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着自己写写、自己说说,好像到了这本书重出江湖的时候了。以上都是冠冕堂皇的活法,关键是,他们红了,有人愿意给他们重新出版了。即便不想说脱口秀,也没有人不想让自己说话变得有意思吧,想象一下,沉闷的饭桌上,您触景生情,随口来一段子,顿时全桌的美女觉得原来你是如此有趣之人,当然,不排除同在桌上的领导再次印证了你以前留给他的嘴快舌长的恶劣印象。所以,看这本书有风险,它可能让你加倍的有趣,也可能会让你加倍的讨人厌。看您自己何去何从了。特别让人高兴的是,一种文化形式可能通过节目和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脱口秀的核心是好笑,而不是中心思想;谁没事说完了话还总结中心思想,除了领导。时至今日,我都不算会说脱口秀,因为我不会写;所以更崇拜那些创作者们,让生活的庸常能瞬时生动。他们都说,这本书好。现在,表达一下我的立场:本书书名很诡异。脱口秀是说的,为啥要手把手地教?!真要教,也得是~把~吧。这好像是一个烂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