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1.3 6.7折 32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贞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0194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1201418767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贞,笔名:贞娅。上世纪50年代中出生于厦门市,80年代中移居澳门。退休前的工作是港澳航运公司职员。喜欢文学及写作,创作的小说曾获第二届“澳门中篇小说征文奖”及第十届“澳门文学奖小说奖”亚军。至今仍在《澳门日报》发表小说和散文。

目录
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
澳门来兮
土生玛丽亚
马里奥大叔的礼物
我的邻居安德烈
野花艳丽
穷学生富学生
奔月

内容摘要
本书由八个中短篇小说组成:《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澳门来兮》《土生玛丽亚》《马里奥大叔的礼物》《我的邻居安德烈》《野花艳丽》《穷学生富学生》及《奔月》。文笔平实细腻,故事感人。其中:
《你将来爱的人不是我》是一个以澳门社会边缘家庭的孩子挣扎成长为主线的故事,在描绘一群儿童院孩子的情感发展和人生出路的同时,真实地再现了不同族群同一屋檐下的底层生活和社会的各面景观。揭示时代变迁及其带来的希望和困惑,努力和遗憾。
《澳门来兮》的故事从一个年轻的女偷渡客上岸后的奇遇开始,展开她与周围人的一系列爱情与友情及其奋斗故事。
《土生玛丽亚》《马里奥大叔的礼物》和《我的邻居安德烈》都是新移民的“我”眼中的澳门土生葡人白描,突出人物性格特写和内心善良正直的一面。
《穷学生富学生》对都巿富养和穷养的女孩子特质,做了相应的描写

精彩内容
生命的热爱
胡平

范党辉的《后“茶馆”时代的艺术观察 ——〈茶馆〉再解读及其他》能顺利通过“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编选程序,我在编选前毫不怀疑。但早些时候,当我最初翻阅她的书稿时,还是引起一阵惊讶,发现这位小同事竟然在学术上有如此功底。
范党辉在作协创联部工作已有多年,和我不是一个部门,所以相知有限,打交道也不算多。我印象中,她总是在办公桌后忙碌,一叠叠工作材料堆在面前。她抬起头来打招呼,圆脸上一定堆满灿烂的笑容,笑得极清纯,似乎也笑得涉世未深。弄清她姓名后,我认定她将来一定当官,却没去想她是要做学问的。很长时间过去了,有一次,在创联部组织的一个会上,大家闲谈到当下的电视剧,坐在一边的她忽然插进几句,讲了她的看法。只那么两三句,就使我大为诧异,像“一匹马从骑者坚定的骑姿中认出他的经验”一样,认识到她对电视剧或戏剧是颇为内行的。再以后,我听说她热衷戏剧,直到现在看到她的专著。实际上,有时候看一个人的学问,不需要看专著,听几句话也能了解。
这也许是迄今为止对老舍《茶馆》做出的最系统解读的一部著述,它建立在前人对中国当代话剧和《茶馆》大量研究阐释的基础上,仅从书稿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数量上,就能看出作者在这一选题上的罕见投入,也能感觉到,她投入的还有巨大的热情——没有这份热情,是不可能把作品写得如此丰富充沛的,书稿中观点十分密集,每一个点上都留有继续展开的余地。
选取这个命题是睿智的。《茶馆》不是一部普通名著,而是归纳中国话剧百年的最重要代表作。至今,没有第二部作品能替代它的艺术地位,没有第二部作品能像它那样得到持续不断的演出、重排、改编、阐释,因而,围绕《茶馆》发生的无穷探究,就不能不牵带出对整个当代话剧史的反思与重述,意义很好。而这种探究又是很具体的,甚至是可感和生动的,避免了一般戏剧史写作的空疏。作者从选取这个角度起,已经成功了一半。
譬如,书稿中关于主题诠释史的部分,就兼有深度和趣味。作者详细收集资料,一一列举分析了《茶馆》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的不同意义,比照出另一类理论景深。同样是这部作品,其主题最初被框定为“诅咒已被埋葬的时代,又唱出旧时代的挽歌”,以后,不断演变,被陆续解释为“反映旧时代的镜子、折射黎明的曙光”;“埋葬旧时代、呼唤新中国”;“揭示从清王朝至蒋政权的专制政体高压下的国民性”;“以传统文化为凭吊对象,为人世间那些被时代加以淘汰的美好生活方式唱一曲挽歌”;“不仅要为旧时代唱一曲挽歌,还意在呈现旧时代的市民公共空间”,等等,不能说这不是一种被提醒的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无疑,经典作品的价值,存在于不断诠释和开掘之中,但它竟然可以适应于不同价值观的考量,满足于不同艺术需求的索取,甚至经历过文化清洗的筛选,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遗世独立和自给自足,正显示了《茶馆》的力量所在。也只有《茶馆》,能够在作品和戏剧史间建立如此绵长的对应关系,而作者的这种考察方式,提供了对《茶馆》的新的研究视角。
范党辉对《茶馆》生成机制、主题思想、审美结构、文化形态、演剧诗学、历史影响、现实困境等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我尤其赞赏她对作品艺术质地的分析,因为这种分析深入了作家的原创过程,并且到位,已超出一般批评家的认知领域。她认为,西方文学传统善于讲故事,重过程,重具体细节,中国传统叙事文学重论述人物状态与人物关系。《茶馆》偏重人物状态的描画超过对事实描绘的叙事策略,正源自中国传统文学的美学思想。在这一点上,它与受西方戏剧观影响更深的曹禺的《雷雨》很有差别。她认为《茶馆》的叙事视角,属于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散点透视,并具体将剧本幕划分为十个叙事单元,说明出场人物的布局是按空间逻辑行进的,所有人物是并置与平行的,而不是像西方戏剧按照时间逻辑呈现。这些阐述内容,在我看来,便直接是剧作法了,启发剧作者如何分辨中国传统样式和西方样式,如何养成重“人”重“言”的创作思维。
此外,作者对《茶馆》舞台艺术,包括舞美设计等的分析也是内行的,毫不含糊的。她对于这部经典戏剧的总结是从文学到艺术、从创作到接受、从历史到现实的,大概少有人做得这么全面,不由使我开始困惑,她怎样能做到这些。
读到她为此写的自述我才明白,她原来早已将生命融入戏剧。她早就成为北京人艺的忠实观众,一位人艺的青年演员后来成为她的先生。她和先生是首都剧场、实验剧场的常客,许多次在排练场听导演说戏。读博后,她看过、读过、研究过的剧本、演出和录像数以千计。我想,从书的内容上看,她和先生也应该从事过创作。这其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情绪,当然只能以“生命”来形容。
她以自己的生命来热爱一件事,这件事是肯定能做好的,其中包括写出这部著作。书稿在学术上的品质,可以从翻开第一页看到段文字时领略到,就像我那年在会议室里听到她的两句插嘴。

2016年6月28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