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物理【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物理【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4.8 6.2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元成,张静,钟寿仙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2698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1416365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元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物理精品课程负责人。

钟寿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物理研究所所长,著有《大学物理解题方法》等著作多部。

张静,长江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目录
前言
篇力学1
章质点运动学2
引言2
1.1质点参考系坐标系3
1.1.1质点3
1.1.2参考系和坐标系3
1.2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4
1.2.1位置矢量和运动方程4
1.2.2位移与路程5
1.2.3速度6
1.2.4加速度7
1.3曲线运动12
1.3.1抛体运动12
1.3.2圆周运动14
1.3.3一般平面曲线运动18
1.4相对运动18
本章提要21
思考题121
基础训练习题122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25
阅读材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质点运动学26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28
引言28
2.1牛顿运动定律29
2.1.1牛顿定律29
2.1.2牛顿第二定律30
2.1.3牛顿第三定律31
2.1.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31
2.2相互作用力31
2.2.1基本的自然力31
2.2.2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33
2.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5
2.4惯性系和非惯性系39
2.4.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39
2.4.2非惯性系中的力学规律40
2.5伽利略变换力学的相对性原理43
2.5.1伽利略变换43
2.5.2力学的相对性原理44
2.5.3经典力学的时空观45
本章提要46
思考题246
基础训练习题247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48
阅读材料—傅科摆51
第3章功和能53
引言53
3.1功和功率54
3.1.1功54
3.1.2功率57
3.2动能动能定理57
3.2.1动能57
3.2.2质点的动能定理57
3.2.3质点系的动能定理58
3.3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60
3.3.1保守力与非保守力60
3.3.2势能61
3.3.3保守力和势能梯度63
3.3.4势能曲线64
3.4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64
3.4.1功能原理64
3.4.2机械能守恒定律65
3.4.3能量守恒定律65
本章提要68
思考题368
基础训练习题369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71
阅读材料72
第4章动量和角动量74
引言74
4.1动量动量定理75
4.1.1动量75
4.1.2质点的动量定理75
4.1.3质点系的动量定理76
4.2动量守恒定律78
4.3质心质心运动定理82
4.3.1质心82
4.3.2质心运动定理83
4.4火箭飞行原理84
4.5角动量角动量定理86
4.5.1角动量86
4.5.2力矩87
4.5.3质点的角动量定理88
4.5.4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89
4.6角动量守恒定律90
4.6.1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90
4.6.2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92
4.7碰撞94
4.7.1正碰95
4.7.2斜碰97
4.8对称性原理与守恒定律99
4.8.1对称性与守恒定律99
4.8.2时空对称性与三大守恒定律101
本章提要103
思考题4103
基础训练习题4104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108
阅读材料—动量传递概述109
第5章刚体力学基础110
引言110
5.1刚体运动学111
5.1.1刚体的平动和转动111
5.1.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量描述112
5.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114
5.2.1力矩114
5.2.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116
5.2.3转动惯量119
5.3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和能123
5.3.1力矩的功123
5.3.2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及动能定理124
5.3.3刚体的重力势能125
5.4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
定律127
5.4.1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127
5.4.2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128
5.4.3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128
5.5进动131
本章提要133
思考题5133
基础训练习题5134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138
阅读材料—岁差和章动139
第二篇电磁学141
第6章静电场142
引言142
6.1库仑定律143
6.1.1电荷143
6.1.2库仑定律145
6.1.3静电力的叠加原理146
6.2电场电场强度148
6.2.1电场148
6.2.2电场强度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149
6.2.3电场强度的计算151
6.2.4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155
6.3高斯定理156
6.3.1电场线156
6.3.2电通量157
6.3.3高斯定理158
6.3.4高斯定理的应用161
6.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165
6.4.1静电场的环路定理165
6.4.2电势能167
6.4.3电势电势差167
6.4.4电势的计算169
6.5等势面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173
6.5.1等势面173
6.5.2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微分关系174
6.6静电场中的导体177
6.6.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177
6.6.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179
6.6.3静电屏蔽183
6.7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85
6.7.1电介质的极化185
6.7.2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88
6.8电容和电容器192
6.8.1孤立导体的电容192
6.8.2电容器的电容193
6.8.3电容器电容的计算195
6.8.4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99
6.9静电场的能量200
本章提要203
思考题6204
基础训练习题6206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211
阅读材料—石油行业防静电措施213
第7章稳恒磁场215
引言215
7.1稳恒电流电流密度216
7.1.1稳恒电流216
7.1.2电流密度216
7.2磁场磁感应强度217
7.2.1磁的基本现象217
7.2.2磁场和磁感应强度218
7.3毕奥—萨伐尔定律219
7.3.1毕奥—萨伐尔定律219
7.3.2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220
7.3.3运动电荷的磁场223
7.4磁感应线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224
7.4.1磁感应线磁通量224
7.4.2磁场的高斯定理225
7.5安培环路定理226
7.5.1安培环路定理226
7.5.2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227
7.6洛伦兹力230
7.6.1洛伦兹力230
7.6.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30
7.6.3霍尔效应232
7.7安培力234
7.7.1安培力234
7.7.2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矩236
7.8磁场中的磁介质237
7.8.1磁介质237
7.8.2磁介质的磁化238
7.8.3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241
7.8.4铁磁质242
本章提要244
思考题7245
基础训练习题7246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248
阅读材料—核磁共振成像249
第8章变化的电磁场251
引言251
8.1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253
8.1.1电磁感应现象253
8.1.2电动势255
8.1.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56
8.1.4楞次定律261
8.2动生电动势262
8.2.1动生电动势的产生262
8.2.2洛伦兹力的做功263
8.2.3动生电动势的计算264
8.3感生电动势266
8.3.1感生电动势的产生266
8.3.2感生电场与静电场267
8.3.3感生电动势的计算268
8.3.4电子感应加速器270
8.3.5涡电流271
8.4自感和互感272
8.4.1自感272
8.4.2互感275
8.5磁场的能量277
8.6位移电流280
8.7麦克斯韦方程组283
8.8电磁场的能量285
本章提要286
思考题8287
基础训练习题8288
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与应用训练题293
阅读材料—电磁感应法勘探295
专题选讲:流体力学297
附录
附录A常用基本物理量301
附录B国际单位制301
附录C希腊字母303
附录D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名称和符号303
参考文献307

内容摘要
本套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世界名校名家基础教育系列),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于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为依据而编写的,其中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而且还融入了作者在多年教学经历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全套书分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动量与角动量、刚体的转动、静电场、稳恒磁场、变化的电磁场等内容。全书适合96~128学时教学,可供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使用。

精彩内容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于2010年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在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编写而成的。本书确保了新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全部核心内容,选择了一定数量的扩展内容。全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电磁学两篇,下册包括波动和光学、热学、近代物理三篇。
    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而坚实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了尽可能编写出一套可读性强、易学、易教、好用的大学物理教材,我们在吸收同类教材优点和总结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课程体系,加强了重点、难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注意处理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强化了近代物理的教学内容并将最新的教学研究引入教材中。
    本书为了与石油工业实际相联系,在每章的前言部分增加了该章内容与石油行业有关的应用实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他们今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本书在每章的练习题后增加了综合能力与知识拓展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都侧重于物理学原理在石油行业和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以加强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明确物理学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积极性。这些教学资料也能为教师更好地把大学物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相结合提供一些帮助。但愿这些尝试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全书由李元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静副教授(长江大学)和钟寿仙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担任主编,钟寿仙策划并完成编写大纲,李元成承担了全书修改和统稿工作,张静承担了综合能力与知识拓展和阅读材料的最后统稿工作。参加编写人员的具体分工:章由谢丽(长江大学)编写,第2章由李元成、钟寿仙编写,第3章由李元成、田艳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第4章由李元成、展凯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第5章由谢丽编写,第6章由张静编写,第7章由冷文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编写,第8章由张静编写,第9章由李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0章由董梅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1章由刘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元成、周广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编写,2章由李元成、董梅峰编写,3章由李元成、陈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4章由鄢嫣(长江大学)编写,5章由袁顺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6章由鄢嫣编写,7章由李元成、朱化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编写,专题选讲(流体力学、几何光学)和附录由李元成编写,长江大学徐大海教授承担了第6、8章的审校及部分习题编写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张晶参加了第2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兄弟院校的教材和互联网上的资料,这里不能一一列出作者的姓名,谨向相关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参与编写的三所学校的大学物理课程组的全体教师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深表感谢,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本书得以不断完善。三所学校的院系领导也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责任编辑张金奎做了大量细致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并对每一章的稿件做了细致的校对和编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编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时间紧迫,加之编者水平有限,虽经多次审校,书中的疏漏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