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发凡【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学发凡【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4.7 5.9折 42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青木正儿 著;郭虚中 译;郑培凯 丛书主编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092407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297298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青木正儿(1887―1964),号迷阳,生于日本山口县下关。是日本着名汉学家,文学博士,国立山口大学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着有《中国文艺论数》(1927),《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中国文学概说》(1935),《元人杂剧概说》(1937),《元入杂剧》(译著,1957)等,所着结集为《青木正儿全集》(10卷)。不过,很为学界熟知和影响深远的,还是他的成名作《中国近世戏曲史》。他曾多次向王国维求教,并游学北京、上海,观摩皮黄、梆子、昆腔,写成《自昆腔至皮黄调之推移》(1926),《南北戏曲源流考》(1927)。在此基础上,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明清戏曲史》。为了便于日人阅读,改题为《中国近世戏曲史》。书中近世的概念从王国维,将宋以前称为古剧,余从而欲从元代当戏曲目前之中世,而以明以後当近世也一。
郭虚中,字展怀,号砚池、剑池,福建福安人,宗牒晋西汾阳。早年毕业于上海东亚大学国文科、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学系,随后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为大学院文科研究生。

目录
章语学大要
一六书
名称——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训诂
训诂学的兴起——义训——形训——音训——清代训诂学的进步——俗语的训诂 (附)文法研究沿革概要——实用的方法书
三音韵
字音的组织——音韵研究的起原——唐宋元明音韵的变迁——古音——词韵——韵的分类——切韵——注音字母——本章选读书目(附)检索用书举要
第二章文学序说
一文学思想的发展——文之字义——儒家的文学观——文学思想的觉醒——所谓文为贯道之器——文章的经世底习气——小说的轻蔑——戏曲的尊重——道家系的文学思想——古拙趣味——高蹈生活与文学——对於文学的儒家思想的善导
二文学诸体的发达
诗文的渊源——楚辞与汉之诗赋——六朝的骈体文——唐之律诗——宋词——戏曲——说唱——小说——诸体沿革图——本章选读书目
第三章诗学
一诗经
诗之字义及分类——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的年代——诗形——赋比兴
二古体诗
前汉楚辞系的诗与乐府——五言七言及长短句诗形的发达——鼓吹饶歌与相和歌及其他——六朝及唐的乐府——古诗的押韵法及作例
三今体诗
沈约八病之说与律诗的平仄——律诗的诗形——唐宋诗风的差异
四词曲
词的源流——长短句形的发展——词体——词趣——散曲——北曲——南曲——词曲作例——本章选读书目
第四章文章学
一文章流别
文体分类法的沿革概要——古文辞类纂与文选之分类对照——文体渊源於六经之说
二辞赋
辞赋的别——辞赋是读式诗——楚辞的诗形——屈原——汉赋之四派——赋底性质——赋底形体——从赋派生出的文体
三骈文
名称及发达的途径——对偶法四六句调——典故的繁用——骈文的流弊
四古文
唐宋的古文家——於明代古文辞派与唐宋八家派的抗争——清之桐城派——本章选读书目
第五章戏曲学
一杂剧
宋之杂剧与金之院本——元代杂剧的改进——杂剧的组织——杂剧隆盛的原因——杂剧家的派别——本色文采二派曲文的比较——杂剧十二科——现存的曲本——曲文读法指南
二戏文
戏文的源流——元之戏文——戏文的组织——明清戏文的概况——乐曲的消长——(附)诸宫调——本章选读书目
第六章小说学
一文言小说
汉魏六朝的神怪小说——唐之传奇小说——馀波
二白话小说
宋之说话四家——话本及评话的体例——话本系的短篇小说——评话系的演义小说——章回体的神怪小说——人情小说——社会小说及其他——本章选读书目
第七章评论学
评论之种类及其发达的途径——六朝的评论书——唐的评论书——北宋的诗论——南宋的诗论——元明清的诗论——宋以后的文章论——词论——曲论——小说批评——本章选读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是日本有名汉学家青木正儿的研究专著。作者以深厚的学力和言简意赅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文学的要旨,对于中国文学做一提纲契领式的论述,条分缕析、体例完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学的力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