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原理【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管理学原理【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0.6 6.4折 32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汉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9408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1201279936

上书时间2024-06-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章管理概述
1.1管理与管理系统
1.1.1管理的基本概念
1.1.2管理的性质
1.1.3管理系统的含义及构成
1.2管理者与管理的职能
1.2.1管理者
1.2.2管理者的类型
1.2.3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1.2.4管理的职能
1.3管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1.3.1管理学的特点
1.3.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早期管理思想
2.1.1主要文明古国对早期管理思想形成的贡献
2.1.2早期的管理理论研究者
2.2古典管理理论
2.2.1科学管理理论
2.2.2一般管理理论
2.2.3组织理论
2.3行为科学理论
2.3.1梅奥及霍桑试验
2.3.2人性理论与管理模式
2.3.3激励理论
2.3.4群体行为理论
2.3.5领导行为理论
2.4现代管理理论
2.4.1现代管理理论的学派
2.4.2当代西方管理思想
2.4.3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3章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
3.1组织的伦理
3.1.1伦理与企业伦理
3.1.2管理伦理及影响因素
3.1.3企业伦理管理及其应用
3.2社会责任
3.2.1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3.2.2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与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4章计划
4.1计划概述
4.1.1计划的概念与特点
4.1.2计划的性质与内容
4.1.3计划的作用
4.2计划的类型与流程
4.2.1计划的类型
4.2.2计划的层次
4.2.3计划的流程
4.3计划的编制方法
4.3.1滚动计划法
4.3.2运筹学方法
4.3.3网络计划技术
4.4计划制订应注意的问题
4.4.1清楚表达组织的目标
4.4.2遵循计划工作的相关原则
4.4.3正确研判组织发展阶段
4.4.4力争组织内部活动与相关资源相匹配
4.4.5考虑未来的承诺期限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5章决策
5.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5.1.1决策的定义
5.1.2决策的原则
5.1.3决策的依据
5.2决策的类型
5.2.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5.2.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5.2.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5.2.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2.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5.2.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5.3决策的理论
5.3.1古典决策理论
5.3.2行为决策理论
5.3.3当代决策理论
5.4决策的过程
5.4.1识别机会
5.4.2识别目标
5.4.3拟订备选方案
5.4.4评估备选方案
5.4.5做出决定
5.4.6选择实施战略
5.4.7监督和评估
5.5决策的方法
5.5.1定性决策方法
5.5.2定量决策方法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6章组织
6.1组织概述
6.1.1组织工作的含义
6.1.2组织工作的基本程度
6.2组织结构设计
6.2.1组织设计的概念
6.2.2组织结构的内容
6.2.3组织结构类型及其演变
6.2.4部门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6.3职务设计与人员配备
6.3.1职位设计
6.3.2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
6.3.3人员配置
6.4组织的部门划分
6.4.1部门的含义与划分原则
6.4.2组织的部门化
6.5组织中的权力关系
6.5.1权力和职权
6.5.2集权与分权
6.5.3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6.6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6.6.1直线职能制
6.6.2事业部制
6.6.3控股制
6.6.4矩阵制
6.6.5模拟分权制
6.6.6虚拟公司
6.6.7委员会制
6.7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6.7.1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内容
6.7.2组织变革的方式和过程
6.7.3组织变革阻力
6.7.4组织发展
6.8组织文化
6.8.1组织文化的概念
6.8.2组织文化的内容
6.8.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作用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7章领导
7.1领导与领导者
7.1.1领导的概念
7.1.2领导与管理
7.1.3领导者与管理者
7.1.4领导者与追随者
7.1.5领导者的影响力
7.2领导特质理论
7.2.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7.2.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7.3领导行为理论
7.3.1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
7.3.2利克特的管理系统理论
7.3.3领导行为的四分图理论
7.3.4管理方格理论
7.3.5连续统一体理论
7.4权变理论
7.4.1费德勒权变理论
7.4.2情境领导理论
7.4.3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8章激励
8.1激励的概念
8.1.1激励的内涵
8.1.2人性假设理论
8.1.3关于人性的理论
8.2激励理论的发展
8.2.1内容型激励理论
8.2.2过程型激励理论
8.3激励的方法与艺术
8.3.1有效激励的基本原则
8.3.2激励导向的工作设计
8.3.3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
8.3.4激励关键员工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第9章沟通
9.1沟通概述
9.2沟通的方式与渠道
9.3组织沟通系统和网络
9.3.1组织沟通系统
9.3.2组织沟通网络
9.4沟通的障碍与克服方法
9.4.1有效沟通的障碍
9.4.2有效沟通的7C原则
9.4.3改善沟通的策略
9.5管理冲突的解决
9.6跨文化沟通
9.6.1跨文化沟通的概念与分类
9.6.2跨文化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实施障碍
9.6.3跨文化沟通管理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0章控制
10.1控制概述
10.1.1控制的概念
10.1.2控制与计划
10.1.3控制与风险
10.1.4控制原理
10.1.5控制系统
10.2控制的内容
10.2.1确立控制标准
10.2.2衡量实际工作
10.2.3鉴定偏差和采取纠正措施
10.3控制的类型
10.3.1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
10.3.2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10.3.3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
10.3.4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
10.3.5预防控制与纠正控制
10.4控制的方法
10.4.1预算控制
10.4.2作业控制
10.4.3审计控制
本章小结
管理训练
综合练习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高等学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理论以够用为度的改革要求,结合当今很前沿的管理理论和很典型的管理实践,贯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既保留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又吸收了管理研究的近期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内容设计上以管理职能为基本框架,在介绍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等这些管理的一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的顺序安排章节,阐述了管理过程的有关知识及其运用。在编写形式上,采取“教育、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一体化的新型教材模式,通过管理训练和综合练习来检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与学的循环。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专科,以及成.人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管理类专业和非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学基础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工商管理类在职培训和岗位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各类管理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精彩内容
第2版前言本书自出版以来,被很多高等院校作为教材或指定参考书,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肯定和鼓励。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为了使本教材便于教学,常用常新,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框架和大部分主体内容。主要变动如下:
    1. 更新每章引导案例以及文中的部分案例。
    2. 更新了综合练习的相关内容。
    3. 增加了跨文化管理沟通等内容;对组织、控制等章节内容进行了一些增减。
    本书在内容设计上,以管理职能为基本框架,在介绍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伦理和社会责任等这些管理一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的顺序安排章节,阐述了管理过程的有关知识及其运用。在编写形式上,采取一种“教育、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一体化的新型教材模式,通过大量管理训练和综合练习来检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与学的循环。总之,本书的设计能使读者牢固树立管理理论和管理意识,并具有开展管理活动的相应知识和能力。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会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框架及思维方法。本书的特色在于:①每章均设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使读者明确学习的目的。②每章均设课前阅读,引出正文,课前阅读不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现实问题,而且提供了分析方法与思路。③每章都有一些“管理故事”“小资料”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管理知识的新平台,拓宽了视野。④每章都有与本章内容紧密结合的实训设计,使读者通过演练,把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本次修订,由陈文汉负责全书的统稿和修改。按章排序,具体修订分工如下:陈文汉,、3、7章;戴祥玉,第2、6、8章;吴翠,第4、5章;付永昌,第9、10章。此次修订听取了部分高等院校师生的建议,参考和借鉴了其他学者的论著、教材和论文等文献,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编 者版前言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本书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理论适用、实用、够用的改革要求,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作为写作宗旨来组织编写的。通过本书的学习,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理论和实践能力,又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和技能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内容设计上,以管理职能为基本框架,在介绍了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道德和责任这些管理一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和控制的顺序安排章节,阐述了管理过程的有关知识及其运用。在编写形式上,采取一种“教育、娱乐、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一体化的新型教材模式,通过大量管理训练和综合练习来检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教与学的循环。总之,本书的设计独具匠心,使读者既牢固树立管理理论和管理意识,同时还具有开展管理活动的相应知识和能力。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会对管理活动基本分析框架及思维方法。本书的特色在于:①每章均设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使读者明确学习的目的。②每章均设课前阅读,引出正文,课前阅读不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现实问题,而且提供了分析方法与思路。③每章都有一些“管理故事”、“小资料”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管理知识的新平台,拓宽了视野。④每章都有与本章内容紧密结合的实训设计,使读者通过演练,把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本书的作者都是从事过管理学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广东海洋大学陈文汉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总体框架设计并提出了写作大纲。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广东海洋大学陈文汉编写、2章;安徽工业经济职业学院汪波编写第3、7章;广东海洋大学肖春蓉编写第4、5章;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杨帆编写第6、8章;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吕宏晶编写第9、10章。陈文汉对全书进行统稿并最后定稿。本书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教材、著作、报刊及各类媒体报道,遗漏未列出的文献,敬请作者谅解,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对于多年来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同事们,表示感谢!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由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加之我们学识和教学经验限制,书中难免有错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陈文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