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与固守【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承与固守【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5.2 5.7折 62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再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7299

出版时间2013-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0826778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再新,民族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散杂居少数民族研究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散杂居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民族社会工作、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现已主持和参与重量、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主要著作有《传承与重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史论集》、《我是中国的孩子》、《散杂居民族研究概论》等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多次获得学术奖励。

目录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章  沔城回族散杂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节  回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形成述略
一、族称和族源
二、回族的形成
三、回族地理分布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湖北回族散杂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变迁
一、湖北回族的迁入渊源
二、湖北回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沔城回族的源流
第四节  沔城民族关系史
小结
第二章  沔城回族镇概貌
节  自然地理概述
一、区位条件
二、地理环境
三、自然资源和主要物产
第二节历史沿革
第三节  民族、宗教和传统文化
一、民族与宗教
二、传统文化素描
第四节  当前沔城回族镇基本社会情况
小结
第三章  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1949年以前沔城回民的经济状况
二、1949―1978年生产关系的变革
三、1979年至今的经济生活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农业经济的变迁
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三、沔城商贸的发展历程
四、打工经济
五、旅游经济
小结
第四章  政治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二节  国家制度安排下的政治生活方式变迁
一、1949―1954年的政治生活
二、1955―1978年的政治生活
三、1979年以来的政治生活
第三节  民族乡背景下的政治结构
一、沔城回族镇的政治结构及其功能
二、村级政治结构
第四节  政治参与
一、政治认知能力分析
二、政治信息的获得
三、村民的政治参与
小结
第五章  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经济收入的变迁
一、收入变化状况
二、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消费结构内部的变化
二、消费总量结构比例的变化
三、消费结构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第三节  消费观念的变迁
一、消费观念的共同变化
二、消费观念的代际差异
小结
第六章  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婚姻的变迁
一、沔城回族镇回族传统的婚姻生活
二、择偶观念的变迁
三、婚姻的缔结与变动
四、性爱观念及其变迁
五、婚姻生活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家庭生活的变迁
一、宗族
一、家庭
小结
第七章  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沔城宗教信仰状况
一、沔城宗教信仰现状
二、各民族对宗教的态度
第二节  清真寺和寺坊的结构变迁
一、清真寺
二、寺坊的结构变迁
第三节  回民宗教信仰的变迁
一、“六信”的坚守情况
二、“五功”的遵守情况
三、宗教信仰的代际差异
四、宗教生活方式变迁的特点
五、影响宗教生活方式变迁的因素
小结
第八章  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节  沔城传统闲暇生活方式概况
一、闲暇的一般内涵
二、对闲暇生活方式的理解
三、沔城传统闲暇生活方式
第二节  沔城回民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集体”时代的闲暇生活
二、“后集体”时代的闲暇生活
三、茶馆时代的闲暇生活
四、家庭闲暇时代
小结
第九章  沔城回族生活方式变迁的模式与构建
节  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趋势
一、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
二、关于生活方式变迁趋势的讨论
第二节  散杂居地区生活方式变迁的模式
一、文化的圈层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散杂居地区生活方式变迁的理论模式
三、散杂居地区生活方式变迁研究的模式
第三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新型生活方式的构建
一、新型生活方式的本质规定与发展取向
二、新型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模式
三、新型生活方式的建构过程:个体实践与社会整合
四、创新沔城回族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
五、在变迁中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各民族并非处于封闭状态。在社会发展中,他们总是在互动中互相影响,相互借鉴,共生同存。散杂居地区各民族除了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各自文化的特殊性。生活方式的研究,正是基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交往过程中的接触、疑惑、抗拒、接受与适应而展开的。多民族散杂居,其实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生。那么,在这些不同文化存在的社会共同体中,各民族在交往和互动过程中,是否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文化体系间的不适应或冲突,这正是沈再新编著的《传承与固守》所关注的内容。诚然,散杂居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走过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他们肯定是在不断的自我凋适和相互适应过程中整合为一个具有很强地域特征和群体特色的文化体系,所以,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的状况是一个经由差异、不适应(甚至冲突)、适应到融合的多次反复的动态过程。随着外因和内因的转变,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犹如一个反应链而重复这些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