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加工手册【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控加工手册【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109.4 5.0折 218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定华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7567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1200806508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篇 数控加工常用资料
章常用基础资料
1.1基础资料
表1.1.1国内标准代号
表1.1.2国外部分标准代号
表1.1.3常用材料的密度
表1.1.4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表1.1.5常用材料的摩擦因数
表1.1.6常用材料的滚动摩擦因数
表1.1.7轴承的摩擦因数
表1.1.8金属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
表1.1.9滑动摩擦因数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表1.1.10SI基本单位
表1.1.11SI导出单位
表1.1.12SI导出单位(人类健康安全防护上
的需要)
表1.1.13常用物理量符号及其法定单位
表1.1.14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表1.1.15SI单位的倍数单位词头
表1.1.16长度单位换算
表1.1.17功率单位换算
表1.1.18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
单位的换算
表1.1.19希腊字母
表1.1.20拉丁字母
表1.1.21机械传动效率
表1.1.22化学元素符号
表1.1.23各种硬度对照
表1.1.24机械制造工艺方法类别的划分及
代码
表1.1.25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表1.1.26常用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
表1.1.27动力机及工作机工作特性示例
表1.1.28几种常用零件要求的力学性能
表1.1.29挂轮表
1.2角度、锥度、斜度
表1.1.30标准角度
表1.1.31一般用途圆锥的锥度与锥角
表1.1.32棱体的角度和斜度
表1.1.33莫氏和公制锥度
表1.1.34标准锥度及其应用范围
表1.1.35车刀刃磨时的角度
表1.1.36圆锥体各部分名称
表1.1.37有舌尾的外锥体尺寸
表1.1.38无舌尾的外锥体尺寸
1.3计算公式和系数
表1.1.39矩形平板应力计算公式
表1.1.40圆形平板应力计算公式
表1.1.41圆环形平板应力计算公式
表1.1.42圆环形平板挠度计算系数
表1.1.43圆环形平板转角计算系数
表1.1.44圆环形平板内周界处应力计算
系数
表1.1.45圆环形平板外周界处应力计算
系数
表1.1.46圆环形平板的系数
表1.1.47常用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公式
表1.1.48常用强度理论计算公式
表1.1.49等断面立柱受压静力稳定性
计算
表1.1.50等断面压柱受压缩的临界载荷与
临界应力计算1.55
表1.1.51直线公式系数a、b及λ范围
表1.1.52中心压杆折减系数
表1.1.53偏心压杆折减系数
表1.1.54单跨度等截面压杆的长度系数与
稳定系数
表1.1.55立柱的稳定系数η
表1.1.56中部支撑的柱的稳定系数η
表1.1.57轧制普通工字钢梁的整体稳定
系数φs
表1.1.58常用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及重心
位置
表1.1.59矩形截面梁扭转时系数α值
表1.1.60圆周等分系数
表1.1.61圆周等分孔的坐标尺寸计算
1.4尺寸公差精度
表1.1.62标准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
表1.1.63形位公差符号
表1.1.64焊接结构件尺寸公差与形位
公差精度等级选用
表1.1.65焊接结构件尺寸偏差与形位
公差
表1.1.66未注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
表1.1.67未注角度的极限偏差
表1.1.68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表1.1.69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
表1.1.70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
表1.1.71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标号及
应用范围
表1.1.72螺孔和螺栓通孔未注位置度
表1.1.73键槽的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表1.1.74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
表1.1.75常用标准公差数值
表1.1.76IT01和IT0的标准公差数值
表1.1.77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表1.1.78孔的基本偏差数值
表1.1.79基本尺寸至500mm的基孔制优先、
常用配合
表1.1.80基本尺寸至500mm的基轴制优先、
常用配合
表1.1.81尺寸小于等于500mm优先配合的
配合特性
表1.1.82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
度、倾斜度的公差值
表1.1.83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
圆度、圆柱度的公差值
表1.1.84Ra、Rz、Ry的系列值
表1.1.85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
和Ra值
表1.1.86表面粗糙度参数系列值
Ra、Rz
表1.1.87表面粗糙度表面特征、加工方法及
应用举例
表1.1.88轴、孔表面粗糙度推荐值
表1.1.89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加工表面
粗糙度Ra值
表1.1.90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表1.1.91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表1.1.92按孔的精度毛坯情况确定加工
方法
1.5机械制图
表1.1.93技术制图的通用术语
表1.1.94技术制图的一般规定术语
表1.1.95技术制图的画法术语
表1.1.96技术制图的图的种类术语
表1.1.97技术制图的配视图和断面图
术语
表1.1.98技术制图的投影法术语
表1.1.99机械制图的基本幅面
(选择)
表1.1.100机械制图的加长幅面
(第二选择)
表1.1.101机械制图的加长幅面
(第三选择)
表1.1.102机械图样图纸幅面和样式
表1.1.103机械图样标题栏和明细栏的
格式
表1.1.104机械图样图线的格式
表1.1.105机械图样图线宽度和图线
组别
表1.1.106机械图样的字体标准
1.6螺纹和螺纹连接
表1.1.107三针法测量英制螺纹时的
M值
表1.1.108三针法测量梯形螺纹时的
M值
表1.1.109三针法测量普通螺纹时的
M值
表1.1.110三针法测量时量针直径d0的简化
计算公式
表1.1.111三针法测量时M值的简化计算
公式1.92
表1.1.112圆锥管螺纹攻螺纹前钻孔用钻头
直径1.92
表1.1.113螺栓、螺柱、螺钉、螺母的性能
等级、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表1.1.114连接接合面间的摩擦因数
表1.1.115允许的螺栓优选间距t
表1.1.116一般连接螺栓拧紧力矩
表1.1.117各种预紧方式的标记代号
表1.1.118常用的螺纹防松方法
表1.1.119滑动螺旋传动的许用
压强(p)
表1.1.120静载荷作用下普通螺栓连接的
许用应力
表1.1.121拉伸变载荷作用下普通螺栓
连接的许用应力幅
表1.1.122铰制孔用螺栓连接的许用
应力
表1.1.123螺杆与螺母的许用应力
表1.1.124静载荷下强固铆缝中各元件的
许用应力
表1.1.125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
压强(p)
表1.1.126螺旋转动螺纹副的当量摩擦
因数μρ
表1.1.127螺旋传动螺旋副的摩擦
因数f
表1.1.128临界压力Fc的计算公式
1.7轴、联轴器、离合器
表1.1.129轴的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表1.1.130轴上零件轴向定位和固定的常用
方式
表1.1.131几种轴的材料的许用扭转剪应
力(τT)和系数C值
表1.1.132轴的许用弯曲应力
表1.1.133疲劳强度的许用安全
系数(S)1.98
表1.1.134静强度的许用安全系数(SO)
表1.1.135轴的许用挠度(y)、许用偏转角(θ)、许用扭转角(φ)
表1.1.136联轴器的类型
表1.1.137联轴器工作情况系数KA
表1.1.138联轴器装配精度
表1.1.139离合器的分类
表1.1.140常用摩擦副材料的摩擦因数f和基本许用压强(p0)
表1.1.141常用机械制动器的分类与
特点
1.8齿轮
表1.1.142模数的标准系列
表1.1.143锥齿轮模数
表1.1.144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表1.1.145齿轮制造的各种工艺方法
表1.1.146斜齿轮装配后的接触斑点
表1.1.147直齿轮装配后的接触斑点
表1.1.148蜗杆导程角γ的推荐范围
表1.1.149圆柱蜗杆的模数m和分度圆直径d1的搭配值
表1.1.150蜗杆头数、蜗轮齿数推荐值
表1.1.151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主要几何尺寸
表1.1.152蜗杆常用材料及应用
表1.1.153蜗轮常用材料及应用
表1.1.154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和应用
表1.1.155蜗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σHP)
和许用弯曲应力(σFP)
表1.1.156无锡青铜、黄铜及铸铁的许用
接触应力(σHP)
表1.1.157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因数fv和
当量摩擦角φv
表1.1.158蜗杆传动效率估算值
表1.1.159蜗杆传动的润滑油黏度及润滑
方法(荐用)
表1.1.160直齿标准圆柱齿轮各部分尺寸
计算公式
表1.1.161标准直齿锥齿轮几何尺寸的
计算公式(Σ=90°)
表1.1.162斜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
公式
表1.1.163锥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公式
1.9带传动
表1.1.164普通V带截面基本尺寸
表1.1.165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Ld和
带长修正系数KL
表1.1.166V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
表1.1.167V带轮基准直径
表1.1.168普通V带带轮轮槽尺寸
表1.1.169普通V带带轮的结构尺寸
1.10链传动
表1.1.170滚子链的基本参数与尺寸
表1.1.171滚子链链轮主要尺寸
表1.1.172滚子链链轮槽形状参数
表1.1.173滚子链链轮轴向齿轮
表1.1.174链轮常用材料
表1.1.175链的垂度系数Kf
表1.1.176小链轮齿数z1
表1.1.177工作情况系数KA
表1.1.178排数系数Kp
表1.1.179滚子链的润滑方法和供油量
1.11轴承
表1.1.180轴承代号的组成
表1.1.181轴承类型代号
表1.1.182轴承内径代号
表1.1.183滚动轴承内径代号
表1.1.184轴承标准
表1.1.185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表1.1.186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表1.1.187角接触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双列推力球轴承轴向游隙
表1.1.188双列、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
游隙
表1.1.189刮研表面接触斑点
表1.1.190轴承试车时的温升要求
表1.1.191常用锡基、铅基铸造轴承合金
的代号及用途
表1.1.192常用铸造轴承合金的性能
表1.1.193向心角接触轴承的内部轴向力
S计算公式
表1.1.194轴承温度系数fT
表1.1.195载荷性质系数fp
表1.1.196静载荷的安全系数S0
表1.1.197滑动轴承常用的配合
表1.1.198安装向心轴承的孔公差带
代号
表1.1.199安装向心轴承的轴公差带
代号
1.12弹簧
表1.1.200弹簧的种类
表1.1.201弹簧材料种类
表1.1.202普通圆柱螺旋弹簧尺寸系列
表1.1.203弹簧钢丝的拉伸强度
极限σb
表1.1.204圆柱螺旋压缩及拉伸弹簧的
结构尺寸
表1.1.205旋绕比C的推荐用值
表1.1.206冷卷压缩弹簧的端部结构
表1.1.207扭转弹簧的结构形式
1.13切削液润滑剂
表1.1.208切削液的选择
表1.1.209常用润滑脂的牌号、性能和
应用
表1.1.210润滑剂性能的比较
表1.1.211切削润滑液的分类及组成
表1.1.212切削润滑液中的添加剂
表1.1.213常用切削润滑液及推荐
表1.1.214合成切削液标准
表1.1.215常用磨削液的组成及使用
特性
表1.1.216磨削液中的添加剂
表1.1.217常用研磨液
表1.1.218砂带磨削时各类磨削液及干磨剂
的选择
表1.1.219几种机械零件对润滑剂特性要求
的重要程度
1.14特种加工
表1.1.220特种加工方法的范畴
表1.1.221常用电火花加工工作液
表1.1.222各种电火花加工方法
表1.1.223常用特种加工方法综合比较与
主要适用范围
1.15热处理
表1.1.224整体热处理方法、特点和
应用
表1.1.225常用热处理方法、特点及
应用
表1.1.226材料在热处理中的特性
表1.1.227金属热处理基础分类及代号
基础分类
表1.1.228加热方式及代号
表1.1.229退火工艺及代号
表1.1.230淬火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及
代号
表1.1.231常用热处理工艺及代号
表1.1.232回火的分类和应用
表1.1.233退火、正火、球化退火应用
对比
表1.1.234常用钢的热处理规范
表1.1.235结构钢零件热处理方法选择
表1.1.236常用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热处理
方法选择
表1.1.237齿轮零件的热处理实例
表1.1.238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艺
方法以及目的和用途
表1.1.239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的
选用
表1.1.240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
应用
表1.1.241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
应用
表1.1.242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方法和
应用
表1.1.243钛及钛合金热处理方法和
应用
表1.1.244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
的特点和应用
表1.1.245铝及铝合金阳极化的分类、特点
和应用
表1.1.246各种表面强化方法的特点
表1.1.247表面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分级和
相应的上偏差
表1.1.248推荐的DC、DN和化合物层厚度
及上偏差
表1.1.249典型零件所用材料淬透性
要求
表1.1.250按性能要求或工作条件选择
热处理方法
表1.1.251零件材料和热处理方法选用的
一般规则
表1.1.252常用最后热处理方法的应用
表1.1.253最低表面硬度、最小有效硬化层
深度与试验力之间的关系
表1.1.254表面淬火界限硬度值
表1.1.255最小有效渗氮层深度、最低表面
硬度与试验力之间的关系
表1.1.256硬度选择
表1.1.257零件的失效原因和工作条件对
硬化层深度的要求
1.16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表1.1.258钢材分组的尺寸
表1.1.259铁—蔡己辖鹌胶馔贾械奶匦缘愫?
特性线
表1.1.260室温下铁—蔡己辖鸬钠胶?
组织
表1.1.261钢的结构组织和特性
表1.1.262常用结构钢的牌号、成分、
热处理、性能和应用
表1.1.263常用材料的相对加工性能
表1.1.264影响钢、铸铁切削加工性的
因素
表1.1.265有色金属加工的特点
表1.1.266金属材料几种主要预成形
方法的比较
表1.1.267几种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性能的
比较1.190
表1.1.268各类材料的弹性模量E
表1.1.269涂层硬质合金
表1.1.270常用铸造铜合金的代号及
用途
表1.1.271几种常用铸造金属的铸造
性能
表1.1.272铸铁和铸钢的特性与结构
特点
表1.1.273常用铸造有色合金的特性与
结构特点
表1.1.274传动轴、传动齿轮、弹簧要求
的力学性能
表1.1.275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一)
表1.1.276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二)
表1.1.277铜及铜合金拉制矩形棒截面的
宽高比
表1.1.278铜及铜合金棒材牌号、状态和
规格
表1.1.279铜及铜合金方形、矩形和六角形
棒材的圆角半径
表1.1.280铜及铜合金棒材的直度
(软棒材除外)
表1.1.281铜及铜合金矩形棒材的力学
性能
表1.1.282铜及铜合金带材的弯曲试验
表1.1.283工程陶瓷材料成形工艺的
比较
表1.1.284几种典型复合材料的性能
表1.1.285工程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的
比较
表1.1.286几种典型结构陶瓷的性能与钢、
铝性能的比较
表1.1.287塑料主要成形方法、特点及
应用
表1.1.288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
表1.1.289工程塑料主要成形工艺的
比较
表1.1.290几种塑料的脱模斜度
表1.1.291零件不同表面的脱模斜度
表1.1.292热固性塑料零件的壁厚
(推荐值)
表1.1.293热塑性塑料零件的壁厚
(推荐值)
表1.1.294塑料零件壁宽与最佳厚度的
关系
表1.1.295塑料零件尺寸公差推荐值
表1.1.296几种塑料轴承的配合间隙
表1.1.297聚甲醛轴承的配合间隙
表1.1.298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设计注意
事项
表1.1.299几种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
表1.1.300丁腈—聚氯乙烯绝缘低压电线
型号及名称
表1.1.301飞机用低压塑料绝缘腊克电线
型号及名称
表1.1.302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
型号及名称
表1.1.303汽车及拖拉机用低压电线型号、
名称及主要用途
表1.1.304汽车及拖拉机用铜芯高压点火线
型号、名称及主要用途
表1.1.305日用电器聚氯乙烯塑料绝缘软线
型号、名称及主要用途
表1.1.306聚氯乙烯塑料绝缘电线型号及
名称
1.17其他
表1.1.307工具电极的结构形式、结构特点
和应用范围
表1.1.308装配类型及方法
表1.1.309常用工具电极材料及其优缺点
和适用范围
表1.1.310常用各种刚性转子的平衡品质
等级
表1.1.311配管通用技术条件
表1.1.312一般烧结零件的尺寸范围
表1.1.313烧结零件尺寸公差
表1.1.314精压零件尺寸公差
表1.1.315腹板最小厚度
表1.1.316一般冲压件对材料的要求
表1.1.317最小弯曲半径(t为工件
厚度)
表1.1.318最小可冲孔眼的尺寸(为板厚的
倍数)
第2章机械加工精度
2.1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和改善措施
表1.2.1影响形状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改善
措施
表1.2.2影响形状精度的主要共同因素及
改善措施
表1.2.3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改善
措施
表1.2.4影响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改善
措施
表1.2.5造成各类加工误差的原始误差
表1.2.6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标志
表1.2.7螺纹、齿轮、花键加工的表面
粗糙度
表1.2.8外圆柱车削精度
表1.2.9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
改善措施
表1.2.10车床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表1.2.11各种加工方法的表面粗糙度Ry
和表面缺陷层Ha的数值
表1.2.12车床主轴的精度要求
表1.2.13齿坯公差
表1.2.14齿轮基准面径向和端面圆跳动
公差
表1.2.15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的特点及
加工精度
表1.2.16齿轮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表1.2.17不同精度的齿形加工方案
表1.2.18不同项目研磨时的精度水平
表1.2.19液体抛光用磨料粒度的选择
表1.2.20多边形孔加工精度等级
表1.2.21达到所要求粗糙度的喷砂
条件
表1.2.22常用封孔剂
表1.2.23麻花钻钻孔中常见工件缺陷及
预防措施
表1.2.24车床上钻孔产生缺陷的原因及
预防措施1.218
表1.2.25铰孔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
表1.2.26多刃铰刀铰孔中常见工件缺陷及
解决方法
表1.2.27外圆磨削常见的工作缺陷及预防
措施
表1.2.28车床故障造成的工件加工质量
缺陷及排除方法
表1.2.29铣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2刀具及其切削用量的选择
表1.2.30金属切削常用术语
表1.2.31切削刃截面形状的代号
表1.2.32切削方向的代号
表1.2.33刀尖圆角半径r
表1.2.34不同精度外圆在车床上的加工
方法
表1.2.35精车刀几何形状选用值
表1.2.36断续车削车刀几何形状
选用值
表1.2.37车削管件的车刀几何形状
选用值
表1.2.38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