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4.3 6.1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鹏伟主编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4176288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0765713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以思辨理念为导向,以课标视点为主题,以教学策略为核心,以典型案例为支撑。书中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理念思辨,二是教学策略探讨。概述部分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概括解读: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阐释与商榷;针对语文教学现状与倾向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述部分对各领域做具体解读:提示课标视点,围绕课标视点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

  王鹏伟,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参与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科书《高中语文》编写和统稿工作。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育:世纪之交的嬗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主要课题有“中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推荐文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颁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作为课程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如何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程标准的教学解读,二是对教学实施的探讨。
  本书通过课标解读审视语文教学现状,能引发教师思考语文教学方向,从而探讨新课标教学的实际操作。



目录

目新版课标概述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理念
三、识字与写字
四、阅读
五、写作
六、口语交际
七、综合性学习

小学篇
识字与写字
1为什么学拼音
2如何教会学生正确地拼写音节
3从象形特征入手——让学生喜欢汉字
4揭开汉字的神秘面纱
5从独体字到合体字——学习汉字的规律
6笔顺和书写姿势真的很重要吗?
7从偏旁部首到类比识字
8“多认少写”——提早帮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
9汉字为什么可以“集中识字”
10让生活成为识字教学的坚实后盾
11纠正错别字
12写毛笔字:体会汉字的美感
13每日练字10分钟
【经典课例】《识字3》教学实录

阅读

1阅读兴趣从哪儿来
2朗读:用声音解读文本
3童话、寓言:开启心智的窗口
4古诗:古老歌谣的审美意象
5故事:触动心灵的影像
6写景文:一切景语皆情语
7说明文:说了什么和怎么说
8词语:语境中的色彩
9阅读的个性化: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0课外阅读怎么读
【经典课例】《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习作
1写话和习作:调节适当的高度
2自由创意表达:不拘形式的“形式”
3读写结合: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
4自主修改:在自评与互评中碰撞成长
5写见闻:开放的视野,多元的体验
6记实与想象:立足根本,生成个性
7常见应用文:走进别样天地,对话丰富世界
8分享习作:多元读者群的助推动力
【经典课例】《描述人物外貌并转述通知》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

1说好普通话
2复述:概括大意与再现情节
3转述:听清楚与说明白
4讲故事:再现与创造
5说见闻: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6交谈:声音的面容
7发言:说什么与怎么说
【经典课例】《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实录

综合性学习

1贴近生活:使语文成为“应用之学”
2立足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
3策划活动:从给予走向自主
4查找资料:开阔视野,形成能力
5观察笔记:用你的目光照亮生命的细节
6专题讨论:共同的关注,不同的视角
7教师指导:发挥指导作用
8展示分享:不让成果悄无声息地湮没
【经典课例】《我们都来研究“姓”》教学实录

初中篇

识字与写字
1识字与写字:语文学习的“马拉松”
2造字法:理解汉字的密码
3行楷:规范的“连笔字”
4书法:汉字的律动与舞蹈
【经典课例】《春》教学实录

阅读

1阅读对话:言语交流与意义共享
2阅读期待:让阅读更有趣和有效
3上下文语境:涵养语感的“湿地”
4语文知识:阅读的“催化剂”
5文学作品教学:建构诗意空间和精神家园
6信息类文本的教学:获取客观信息,感受科学精神
7议论文教学:理据关联,质疑问难
8文言文教学:在“言”与“文”之间穿梭
9名著阅读:语文教学的“正规战”
【经典课例】《背影》教学实录

写作

1作文,本乎真实
2第一块拼图
3“不要哭,不要笑,只要理解”
4摆脱表意焦虑
5原来你还在这里
6辞达而已矣
7万变不离其宗
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经典课例】《感觉、感受之开启》教学实录

口语交际

1在学习和生活情境中交际
2用表情和语气传达信息
3如何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4话题的选择:有话可说与有话要说
5即席讲话:“是谁在说”
6主题演讲:拟提纲与打腹稿
7发表意见:抓住讨论的焦点
【经典课例】讲演会: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综合性学习

1办刊:构建精神家园
2读书报告会:与智者对话
3表演戏剧:体验人生的舞台
4“焦点访谈”:解读现实生活
5研究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6查阅资料:感受学术精神
【经典课例】《读报示范课》教学实录


【免费在线读】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p.22)并对“对话”的性质进行了更为深刻地阐释,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还指出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同时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p?22)等,这些阐释都是提醒我们要全面、平衡、联系地处理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近几年畸轻畸重的极端做法的矫正。

  课标还特别重视读书的问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p.23)并对推荐阅读书目作了一些补充。多读书,读好书,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舍此,任何宏伟的语文蓝图都难以实现。

  初中篇 阅读

  【教学解读】

  语文知识:阅读的“催化剂”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p.23)

  语文知识的有效介入,会促成阅读产生积极的“质”的变化。语文知识,是阅读的“催化剂”。

  几十年来,我们在语法修辞知识系统的构建上走的是一条逐渐简化的路子,追求知识的“精要”、“好懂”,路向是对的,但在“有用”方面作为还不大,基本上还停留在缩编“理论语言学”的层面,静态的语言知识识记远远多于活态的知识应用,缺乏从紧密结合语文读写实践的角度来激活语言知识的现实关照。当前最为迫切需要的可能还是“有用”的文体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这是我们长期忽略和缺乏,也是最应及时纳新和补充的。尤其阅读教学急需引进新鲜的“知识活水”。教学小说可以引入叙述视角、形象变形、复调小说、文本互涉等知识概念,教学诗歌可以引入意象、隐喻、复义、跳跃、错位、音韵等,教学散文可以引入情思、理趣、格调、气势……知识的更新需要多个层面的合力攻关,但教师本人的知识更新和学习尤为重要。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如果教师没有叙述学方面的阅读积累和知识储备,当学生真的问起“叙述者为什么是若瑟夫而不是于勒”时,那么,我们丢失和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次有利的教学时机。同是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孔乙己》《故乡》在叙事者的选择和叙述视角上有何异同?探究此类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知识支持?以何种形式呈现,直接还是间接?都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有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意识。

 

   示例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片段

  (执教:李卫东)

  师:这一组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他为什么还要给叔叔小费呀?为什么不叫叔叔呀?小孩是谁呀?(生答:我)是作者吗?(生答:不是)对,这是作者安排的一个故事的叙述者,和作者并不等同。为什么“我”要给叔叔小费?为什么不当场就叫“叔叔”?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段落集中涉及这个问题?(生答:42、4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把42、43这两个段落读一下,好不好?(生齐读)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小组内交换交换意见。

  ……

  师:刚才都是同学们提的问题,我最后想再提一个问题,我们刚才已经说道,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我”,那这个“我”和莫泊桑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莫泊桑塑造的“我”。(生笑)

  生:我觉得是作者从文章中的“我”这个角度,发表了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感慨。

  师:显然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小说中的“我”并不等同于作者本人,就像刚才有同学说“我”是莫泊桑塑造的。对,的确是这样。关键是这个叙述者和作者是什么关系?也有同学说了,他们两个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莫泊桑选了一个可靠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基本上就代表了莫泊桑的态度和观点。第二个问题,当然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是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小问题,为什么选择一个孩子来作为他的叙述者,而不是由于勒担当的?

  生: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孩子是最纯真、最真诚的,孩子一般不会故意去掩饰什么。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更好地批判了这个社会,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除了钱,什么都不重要了。(生鼓掌)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说得挺好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眼睛是纯真的,用孩子的眼睛来展现他父母那拙劣的一幕幕,这种讽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另外,我想补充一点,在孩子身上是否也寄托着莫泊桑对这个社会、对人类的一种希望?孩子的童心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完全污染,虽然已经有那么一点点。你看,他选择这个叙述者多有意思呀。同学们马上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同是法国作家的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叙述者是谁呀?(生答:也是一个“我”,也是一个小孩)为什么选择他来叙述呀?能不能让韩麦尔先生来叙述这个故事?

  生:因为“我”经常逃学,厌恶学法语,而“最后一课”他那么热爱法语,就能更好地表现爱国的主题。

  师:对。热爱祖国的感情这时候占据了一切,使他发生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选择一个孩子,选择这样一个小人物,凸显这个小人物的翻天覆地的心理变化,更能凸显出爱国的主题。

  上述示例,如果仅仅抱住小说三要素(这种提法本身也已明显落后于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成果)那点可怜的知识,生硬不说,很大程度上也早已吊不起学生阅读鉴赏的胃口,无法深入领悟文本真义。课堂中探讨“为什么不当面喊出‘叔叔’”、“为什么选择孩子作为叙述者”,调动起叙述者、叙述角度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嵌入,对于学生深刻把握小说的主题、人物的命运,以至形成自己的读写技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典课例

  《背影》教学实录

  (执教:李卫东)

  2006年再次教学《背影》,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有一层新发现、新感受:横看竖看,这都是一幅老照片。这是一幅典型的民国时期的黑白照片,旧式的月台,旧式的服装,模糊的面影……又像一部默片,动作不复杂,声音少到近乎无声,氛围、色调、情绪却积聚得越来越强大,撞击着人的心灵。无形的色调、气氛、情绪是怎样散发开来的呢?干脆一点!这次重教就揪住一个问题:《背影》何以成为经典?为什么会打动我们?直面问题,直面文本,不含糊、不糊弄、不包装,也许学生就会真的破译这篇经典的密码,真正喜欢上这样内敛而不花哨的散文。

  课堂讨论如预期的那样层层拓展、掘进。“《背影》为什么会打动我们?”多数学生径直奔向文章的第6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比较有质感的一段文字,描写细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教学《背影》,也大多喜欢和学生逗留在这里,品析文章的描写如何之细腻、生动。但这次教《背影》,我和学生并未停滞于此,而是由此回溯,由此前行,来回穿梭于文本之间,寻找“感动”的多重因子。课堂在讨论第六段时产生转向,与我的一层发问不无关系,我启发学生:既然第6段如此生动感人,那文章开头一段之后,即直接转到第6段的描写,省去第2、3、4、5段,岂不更加简洁?自然地,接下来我们讨论了“祸不单行的家境”、“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这样特定的背景给买橘的“动作”添加了忧伤、感人的色调;讨论了第3、4段的“再三叮咛”,是这样一层一层的重复、铺垫、渲染,才烘托出那感人的“背影”。再接下来的讨论呢?请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好,同学们注意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同学们再细读一下这个段落,看能不能从这个段落当中又发现“背影”何以打动“我”,何以打动读者,何以成为经典的另一个秘密或者另两个秘密。

  生:我觉得它成为经典可能还是因为,每当作者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都会流下晶莹的泪。

  师:哦,流下晶莹的泪,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那次买橘子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生:文章说“近几年来”。

  师:李老师在这里补充有关细节,给大家点帮助和支持。确切说,是八年!那次买橘子,那个“背影”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25年。刚才女同学说的理由不是太充分,但是她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这篇文章不是对八年以前所发生事情的照搬照录。时隔八年,朱自清先生又用一架照相机来拍摄一帧老照片“背影”,这个时候他已经融入了自己八年之后的心态、倾向、选择,是不是啊?同样在这一段,李老师来提示一个问题吧,朱自清和他父亲是不是关系一直很好?父子的亲情是不是非常纯粹,没有一点的不和谐?是不是这样?不是,请找出依据。

  生:文章中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师:哦,也就是说朱自清的父亲实际上也经常发怒,因为家庭的一些琐屑发怒,且发泄到朱自清的身上去。同学们,我给大家看一则资料,看看是哪些琐屑令父子关系紧张。(资料略)

  师:同学们,这算不算一个因素啊,家庭琐屑,父子失和。(板书:家庭琐屑、父子失和)1925年他重新去打量那幅“背影”、那段故事的时候,他怎能不把这种父子之间的特定关系纳入进来呢?同学们想一想,回想起八年以前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呢?(生答:愧疚)还有什么?(生答:自责)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我找到了一处,是在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一种悔过的心情,他后悔自己当时特笨,没有理解父亲对自己的深深的关爱。

  师:好,实际上这个“聪明”有点说反话的味道呀,充满了自责。还有吗?

  生:我在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找到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句话的意思是朱自清很想与他的父亲相见,也就是说,他很想与他的父亲和好。

  师:也不错,自责而想和好。我给这位同学补充一下吧。恰恰是写这篇文章之后,他出了一本书,把《背影》也收录进去,书名就叫《背影》,专门寄回老家给他的父亲看。老父亲拿过这本书,倚在窗子上看了这篇文章之后,非常的欣慰。“唉!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之前是不是还有一句话,我来补充,我那个时候还暗笑他的什么?“迂”!从这些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八年之后再重新回顾,那个背影,那些有关背影发生的琐碎的细节,他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一种什么呀?愧疚,自责!因此有人说,这篇文章重要的不是写1917年的感动,而重要的是写1925年的愧疚、自责!好,又找到了一个因素。(教师板书:八年后的愧疚、自责)最后,李老师再来问一个问题吧,请同学们推测一下,1925年的朱自清是怎样就想起来写这篇文章的?是什么最先触动了他,使他产生了写作动机?

  生:我推测应该是因为朱自清收到了他父亲的信。

  师:很好。我再给这位同学提供一点依据。1947年,也就是他写完《背影》22年之后,有一次记者采访他,他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屏幕显示)“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他父亲那句话,哪一句可能最刺痛他?

  生: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画下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是什么意思?要死了!这可能最触动“我”,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老父亲呀可能就要去世了,愧疚之情汩汩流出。好,这是不是又一个因素,“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板书:“大去之期”的信)好,同学们看黑板,你看,咱们一遍一遍来读,实际上读一遍就是一个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圈)你觉得是不是好像层层涟漪一样啊?一层一层,读一遍就是一个圈。散文就是这样,散淡、不经意之处却埋藏深意,要一遍遍细读,不断去探寻!

  当时课堂上我所说的“一圈一圈”,就是从“买橘子的背影”到“祸不单行的家境”到“再三叮咛”到“家庭琐屑,父子失和”到“大去之期不远矣”到“八年后的愧疚、自责”,这是课堂讨论的纵深,归根结底还是这篇散文的“纵深”,试想:如果删掉那些重复和渲染,舍去八年后回忆时愧疚、自责的视角,这篇文章还会那么打动我们吗?学生读散文,易关注“直笔”,而忽略“曲笔”;易关注直接的描写,而忽略不经意的“闲笔”,如何让学生于“灯火阑珊处”也寻得散文的芳影,是散文教学须着力之处。

  再补叙一笔。2009年暑期,我参加全国中语会“西部行”支教活动,到甘肃天水讲课,课题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活动上午由天水当地老师上三节课,下午是我上课。没想到的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上的正是《背影》,更没想到所用班级的学生是初二的学生,再过十几天就上初三了,他们早已经学过《背影》,执教教师对此始料未及,只好尴尬地说“我们重学一遍吧”,上课效果自然不很理想。上午活动结束,我再三叮嘱会议主持者下午要调没学过《背影》的学生来,他说他会尽力。午饭后,我没有休息,赶时间准备了一个预案,我在想,假如下午调来的学生也学过,就把《背影》这篇散文当作一个写作的范本,把阅读课改成写作课上吧。下午上课一问,果然是已经学过的学生,再仔细一辨认,我傻眼了,竟然是上午刚刚上过《背影》的那一拨学生!天哪,难道再让他们简单重复一遍?我稳了稳神,按照中午做出的预案,开始了教学。整个一节课,集中讨论了一个主问题:把这篇《背影》当作一篇中考作文来看,它有哪些优点可供你借鉴,请你给这篇作文加些“旁批”和“总批”。学生读书,批注,讨论,发言,竟也忙得不亦乐乎。有说这篇文章好在“前后照应,反复点题”,有说“层层铺垫,反复渲染”,有说“视角独特,一般写人写正面,他偏写背面”,有说“动作描写细致”,有说“人物的语言描写简洁,符合情境”,有说“几次反语用得好”,有说“文章语言朴实却蕴含深情”等等。课堂气氛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为什么会想出这样一个预案呢?当时想到了两点,一是想到了“学情”,假如学生学过了《背影》,又马上读初三,就要参加中考,你拿一篇早已学过的课文反复揉搓,他们会多么厌倦和无奈啊,这样去教学会有什么“有效性”可言呢?能否利用《背影》教一些学生愿意学的东西呢?于是想到把《背影》当作写作的范本来用,把它处理成教学的“用件”。二是想到了刚读过不久的钱理群的一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当年第2期的《“做”与“不做”之间——读朱自清的散文〈绿〉〈背影〉和〈春〉》,钱先生注意到朱自清反复申述过一句话“我是个国文教师”,他据此分析《背影》等三篇散文,并得出结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多亏了钱先生,是他的一篇文章,无形中为我化解一次教学突发事件提供了灵感和底气。

  ……


【1元秒杀专区】

主编推荐

  课标视点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教?王鹏伟、李卫东、孙立权、沈艳春、石馨、黄宝国等一线名师、教研员等为您解析、示范。


【作者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