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30.7 7.3折 42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全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1503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0352720

上书时间2024-06-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
一、中国近代法律变革与法律近代化
二、中国近代部门法律体系的形成
三、中国近代法制史学研究与教学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
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变革
节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法东渐”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西文化交流
二、鸦片战争之后的中西关系与文化交流
三、西学东渐与“西法东渐”
第二节 领事裁判权与近代法律变革思潮的兴起
一、领事裁判权及其在近代中国
二、领事裁判权对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影响
第三节 “中体西用”与近代法律变革
一、“中体西用”的思想渊源
二、张之洞《劝学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三、《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四、“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宪法与宪政
节 清末政局与立宪运动
一、日俄战争及南方革命活动对立宪运动的影响
二、清末的立宪运动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1901―1911)
一、《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
二、资政院和咨议局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与宪政(一)(1911―1928)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宪法和宪政及其影响
二、北京政府时期宪法与宪政运动
三、中华民国初期宪政运动的得与失
第四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与宪政(二)(1928―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制宪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与宪政运动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民商事法制
节 中国传统民事法制
一、中国传统民法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传统民事法律与民法近代化
三、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与民商事立法
第二节 清末的民商事立法
一、清末民法的产生
二、《大清民律草案》的立法成就
三、清末商事立法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商事立法
一、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商事立法
二、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商事立法
三、中华民国时期民商事立法的历史成就
第四节 中国近代民商事法律习惯调查
一、民商事法律习惯与民商事立法
二、法律本土化与近代民商事法律习惯调查
第四章 中国近代刑事法制
节 《大清律例》与中国传统刑事立法
一、《大清律例》的产生、内容及其基本特点
二、中国传统刑事立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清末法制改革与刑事立法
一、清末新刑法的修订过程
二、《大清现行刑律》――一部过渡性法典
三、《大清新刑律》――中国部近代刑法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立法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刑事立法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立法
第四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刑事立法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法律的发展概况
二、刑事法律对国际化的追求
三、刑事法律对本土化的追求
第五章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制
节 中国传统司法与民事诉讼法制
一、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法制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民事诉讼法制的特点
第二节 清末法制改革与民事诉讼立法
一、清末过渡性的民事诉讼立法
二、《民事诉讼律草案》
三、《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和《法院编制法》
第三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民事诉讼立法
一、中华民国初期的民事诉讼立法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民事诉讼立法
第四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事诉讼立法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事诉讼立法
二、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立法的特点与原则
第六章 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制
节 中国传统司法与刑事诉讼法制
一、中国传统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二、司法独立与近代刑事诉讼立法
第二节 清末法制改革与刑事诉讼立法
一、《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
二、清末其他刑事诉讼立法
第三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立法
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刑事司法制度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立法
第四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立法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刑事诉讼立法
二、南京国民政府刑事诉讼法律原则
第七章 中国近代行政法制
节 中国传统行政法制
一、中国传统行政法制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行政法制的特点
三、清代的行政法制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与行政立法
一、《钦定行政纲目》和其他行政立法
二、清末的行政诉讼法
第三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立法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法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诉讼法
第四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立法
一、行政组织、行政执行和行政管理法
二、行政法院和行政诉讼法
第八章 中国近代法律机构
节 中国近代的立法机构
一、晚清立法机构
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时期的立法机构
三、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机构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司法机构
一、中国传统司法机构
二、司法独立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确立
三、中国近代司法机构的产生和演变
第九章 中国近代法律文化
节 中国近代法律思潮
一、中国近代的法律变革思潮
二、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
三、中国近代的人权和法治思潮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多元法制
一、传统法律文化与近代法律文化
二、主流法律文化与非主流法律文化
第十章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
节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法律教育
二、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开端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法律职业
一、中国传统司法制度、西法东渐与近代法律职业
二、清末新政、法律改革与近代法律职业
三、学堂选官制度、法政教育与近代法律职业
四、国际法律环境与近代法律职业
附录一 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各部门法主要法律(草案)一览表
附录二 清末、中华民国时期主要宪法(草案)文本
附录三 征引文献和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曹全来所著的《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是靠前部以六法为线索、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专著型教科书。 本书按照现代法学部门法知识体系和比较法律史学方法,对发生于中国清末、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国民政府近半个世纪的法制变革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书着重围绕形成于近代中国的《六法全书》法律体系所包含各部门法的立法沿革、传统特点及其发展成就等,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基本问题,全面回顾了近代中国在“靠前化”与“本土化”双重目标指引下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复杂历程。 “以法律的眼光对待法律问题”的学术立场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法史学方法,是本书两个鲜明的特点。《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资料详实,体系严整,方法新颖,视角独特,是近年来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制史和法律近代化问题研究的近期新成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